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练习物理试题(一)
一、单选题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台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A
B.1块新铅蓄电池的电压为2V
C.1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6×10-9C
D.实验室里的电压表的电阻约为0.1Ω
2.下列现象中与诗词“花气袭人知骤暖”中“花气袭人”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麦浪起伏 B.尘土飞扬 C.美酒飘香 D.大雪纷飞
3.在2025年9月3日的盛大阅兵中,7架歼-10表演机拉出14道绚丽彩烟(如图所示),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多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光明前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构成飞机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表演机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使自身的热量增加
C.表演机发动机内燃料燃烧时发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表演机在飞行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消失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城市里修建人工湖或湿地公园可以调节气温,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小的特点
B.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当温度降低到0℃时,其内能为零
C.通常情况下,人体、大地、石墨、玻璃都是导体
D.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不一定有电流
5.图文店用于裁纸的裁切机原来只有一个相当于开关的按钮,一只手按住按钮裁切机就工作,而操作中闲着的那只手由于不注意往往容易受伤。后来设计员进行巧妙地改进,设计了两个按钮,只有两只手都按住按钮时,裁切机才能工作。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受伤情况。下列原理图符合改进要求的是(  )
A. B.
C. D.
6.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的转速是2400r/min,则此汽油机每秒完成的冲程个数和对外做功次数分别是(  )
A.完成80个冲程,对外做功20次
B.完成80个冲程,对外做功40次
C.完成40个冲程,对外做功10次
D.完成40个冲程,对外做功40次
7.如图所示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丝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而呈“章鱼”状
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章鱼”不能落下的原理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8.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灯L1、L2并联
B.当闭合开关S2、S3,断开开关S1时,电源被短路
C.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灯L1、L2串联
D.当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只有灯L2亮
9.如图所示,甲为可调亮度台灯,乙为电位器的结构图,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只将a、c接入电路,转动旋钮灯泡亮度改变
B.若只将b、c接入电路,转动旋钮灯泡亮度不变
C.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
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来改变灯泡亮度
10.小明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为5Ω
B.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
C.当在导体甲的两端加上2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4A
D.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A
二、多选题
11.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水蒸气将塞子冲出后,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B.乙图,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紧压后,下方可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
D.丁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已知定值电阻R1=6Ω,R2=12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6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总电阻为18Ω B.通过R1的电流为1A
C.R1两端电压为6V D.电源电压为9V
三、填空题
13.将质量为10kg的水由10℃加热到30℃,吸收的热量是 J,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提供,至少需要 g酒精。[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酒精的热值是3×107J/kg]
14.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4:3,则通过、的电流之比为 ;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 。
四、实验题
1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1)实验前,按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 (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
(3)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作 (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升温较高。(均填“A”或“B”)
16.为了比较煤油和菜籽油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时的水温/℃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1)实验时必须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 相等。实验中还需要控制被加热的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以便于比较两种燃料燃尽时 ;
(2)实验时可以通过观察燃料燃尽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来比较热值,但是小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时燃料还没有燃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做法是 ;
(3)问题解决后,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4)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又计算出了煤油的热值,他的计算结果是不可靠的,理由是 。
17.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图乙实验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使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重新连接电路。
(3)若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出现图丙中的实验现象,原因是 ;
(4)在正确连接电路后的实验过程中,灯L2突然熄灭,灯L1亮度不变,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灯L2 (填“短”或“断”)路;
(5)排除故障后,小明更换多组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重复实验,测量并记录了A、B、C处的电流分别为IA、IB、IC,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出表达式);
实验次数 IA/A IB/A IC/A
1 0.28 0.18 0.46
2 0.16 0.20 0.36
3 0.38 0.22 0.60
(6)小明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通过开关的开闭,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18.小明按照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灯断路,则两端 选填“有”或“无”电压。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压、和。其中测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V。接着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并多次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实验次序 电压 电压 电压
1
2
3
①分析数据,得到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
②为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可将灯泡换成其他类型用电器多次实验。此外,还可以 。
19.小芳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导体的材料;B.导体的长度;C.导体的横截面积;为验证上述猜想,小芳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
(1)连接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验证猜想B,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①、③两金属丝接入图中M、N两点间,电流表的示数不同,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电阻跟 有关;分别将③、④两金属丝接入图中M、N两点间,是为了验证猜想 。
20.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恒压为4.5V),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15Ω)、R4(20Ω)、R5(25Ω),滑动变阻器 (50Ω),电压表 (0~3V,0~15V),电流表 (0~0.6A,0~3A),开关,导线若干。小燕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的电流为 A;
(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用R2替换R1再闭合开关S,并向 (填“左”或“右”)移动滑片P才能满足实验要求;
(3)分别将定值电阻R3、R4、R5接入电路重复以上实验,并依据实验数据绘制出I-R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得出实验结论: ;
(4)为了完成该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Ω。
五、科普阅读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顿冷却定律
当一个物体表面温度比周围环境高时,就会向周围环境散热,散热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散失热量的多少来表示。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物体散热快慢与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差成正比。后人研究发现,在温度差不太大的情况下(小于15℃),这个结论符合实际散热规律,称为牛顿冷却定律。如果散热快慢用 q表示,则牛顿冷却定律可以表示为 q=k(t物-t环),其中 k 是散热系数,与物体的表面性质、表面积、周围环境性质等因素有关,和物质种类无关,如果上述因素相同,不同物质的散热系数就相同。
(1)物体向周围散热,内能减少,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作 。
(2)物体与环境的温差越 (填“大”或“小”)时,物体散热越快。
(3)散热系数与 有关。(写出一条即可)
(4)一个物体温度为 30℃,周围环境温度保持 20℃不变,此时物体的散热快慢为q;当该物体温度降低到 29℃时,散热快慢为 。
六、简答题
22.如图所示,它们的电路连接情况不可见.闭合开关, 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个小灯泡同时熄灭. 不借助其他器材,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判断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
方法: .
七、计算题
23.某品牌国产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了汽油6L,汽车发动机功率为12kW,已知汽油的热值为,汽油的密度为。求该汽车匀速行驶100km过程中:
(1)消耗汽油的质量;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发动机的效率(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2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闭合开关S求:
(1)两端电压U1。
(2)电流表A1示数。
(3)R2的阻值。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B A D D C D
题号 11 12
答案 ABD AD
13. 8.4×105 28
14. 1:1 1:4
15.(1)自下而上
(2) 易拉罐 搅拌液体使其受热均匀
(3) 加热时间 转换法
(4) A B
16.(1) 质量 放出的热量
(2)减小燃料的质量
(3)煤油
(4)在实验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直接散失掉、一部分被烧杯吸收,同时水也会向外散热,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小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通过水吸收的热量得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进而计算燃料的热值。
17.(1) 断开 C
(2)
(3)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断
(5) 不同
(6)
18.(1)无
(2) 之和 改变电源电压并多次实验
19.(1)电流表指针偏转程度
(2)①②
(3) 导体的横截面积 A
20.(1)0.5
(2)右
(3)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4
21.(1)热传递
(2)大
(3)物体的表面性质
(4)0.9q
22.见详解
【详解】先断开开关,拆下一个灯泡,再闭合开关,若另一灯发光则说明两个灯泡可单独工作,电路为并联,不发光则为串联.
23.(1)4.2kg
(2)6×107J
(3)31%
【详解】(1)根据可得,消耗汽油的质量为
(2)根据可得,汽车行驶100km所用时间为
根据W=Pt可得,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3)根据Q=qm可得,汽油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
发动机的效率为
24.(1)6V;(2)0.3A;(3)30
【详解】解:(1)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 每个电阻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故两端电压为6V。
(2)电流表A1测通过的电流,其示数为
(3)
的阻值为
答:(1)两端电压为6V。
(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
(3)的阻值为30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