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5 年秋季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高一物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第1至第7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第8至第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中,描述“月亮穿行”所选的参考系是月亮
B.研究“胶囊高铁”从甲城到乙城的平均速度时,能将它看成质点
C.“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考系是天上云朵
D.在某次“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有个小黑点(金星)缓慢走过,则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静止的
2. 2021年10 月我国将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假设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卫星轨迹是以O为圆心、半径等于R的圆周。P、Q为轨迹上两点,且OP⊥OQ。则关于卫星从P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Q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路程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
B. 位移大小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R
C. 若运动时间为t,则平均速度大小为
D. 若运动时间为t,则平均速率大小为
3. 近年来很多汽车开始启用全新的动力标识,新的命名方式直接与车辆的加速性能联系起来,如图,前面的那组数字称为值,单位为,计算公式为“”,式中为从静止加速到时速100公里的速度变化量,为不同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值越大,车辆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B. 值越大,车辆的加速度越大
C. 时速100公里是指车辆百公里加速的平均速度
D. 标识为55TFSI的车辆百公里加速时间约为
4. 2025年9月22日,央视首次公开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视频,歼-35、歼15T和空警600在福建舰上完成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在航空母舰上电磁弹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已知某舰载机在静止的航母上利用电磁弹射装置使飞机获得一定初速度后,再由飞机发动机使其获得的加速度在航母上匀加速前进后升空起飞。已知飞机安全起飞的速度为,若要使飞机安全起飞,通过电磁弹射装置使飞机获得的初速度至少为(   )
A. B. C. D.
5. 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过程可看成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刹车开始第一秒内与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之比为,刹车距离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B. 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C. 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 汽车从减速开始,内运动的距离为
6.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途中用Δt=0.2 s的时间通过一个窗口,窗口的高度为2m,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屋檐到窗口上边沿的距离为(  )
A.4.05 m B.19.8 m
C.0.2 m D.1.8 m
7.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0 m/s2 B.10 m/s2 C.5 m/s2 D.无法确定
8. (多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的距离为30m
B.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内和在0~6s内的物体的位移相同
D. 在0~2s的物体加速度小于在4~6s的加速度
9.(多选)如图所示,制作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A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一把长50cm的直
尺的顶端,B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零刻度线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在A同学放开
手指让直尺下落时,B同学立刻捏住直尺。读出B同学捏住直尺的刻度,就是直尺下落的高度,根据
自由落体公式算出直尺下落的时间就是B同学的反应时间。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若将该直尺的刻度改造成“反应时间”,则其刻度是均匀的
B.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0.4 s,则可以用该直尺测量该同学的反应时间
C.测量时,B同学把手放在零刻度线下少许的位置,测量的反应时间小于真实的反应时间
D.“反应时间测量尺”标注的时间刻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
10.(多选)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喜欢燃放烟花庆祝,我国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冲天炮这种烟花(如图)。若冲天炮从地面由静止发射,竖直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 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 s末掉出一可视为质点的碎片,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   )
A.碎片离地面的最大距离为40 m
B.碎片离地面的最大距离为60 m
C.碎片从掉出到落回地面用时2 s
D.碎片从掉出到落回地面用时(2+2) 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1.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乙图是 (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者“电火花计时器”)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填“交变8V”或“交变220V”)电源,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Hz)时,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2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小
B.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C.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两种打点计时器使用时都必须用复写纸
12.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多选)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2)如图乙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A,依次标记为点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02 s,各计数点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求打点计时器打出点D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     m/s,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电源的实际频率大于50 Hz,测得的加速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计算题(解答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及计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要求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题 3 个小题,共 38分)
13.(10分)根据《民法典》和《刑法》的相关规定,高空抛物属于严重的违章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一位七楼的住户不小心将阳台的花盆碰落,所幸没有发生意外,已知阳台上的花盆到地面的高度为20 m,花盆可视为由静止开始下落,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花盆从开始下落到着地的时间;
(2)花盆着地的速度大小;
(3)花盆在最后1 s下落的距离。
14.(12分)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某标准足球场长105 m,宽68 m。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路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12 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5 m/s2。
(1)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多大
(2)若足球被踢出的同时,该前锋队员由静止沿边线向前追赶足球。他奔跑的加速度最大可以达到1.6 m/s2,奔跑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8 m/s,该前锋队员最快要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15.(16分)红绿灯是城市里交叉路口的重要交通指挥工具,某城市道路汽车行驶限速=15 m/s,如图是该市一个十字路口前红灯时的情况,第一辆车的车头与停止线齐平,该路口绿灯时间是Δt=30 s,已知每辆车长均为L=4.5 m,绿灯亮后,每辆汽车都以加速度a=1.5 m/s2匀加速到最大限速,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保证安全,前后两车相距均为L0=1.5 m,绿灯亮时第一辆车立即启动,后一辆车启动相对前一辆车均延后t0=1 s。交通规则:黄灯亮时,只要车头过停止线就可以通行。求:
(1)绿灯亮后,第一辆汽车的车尾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停止线?
(2)绿灯亮后,停止线后第3辆车的车头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停止线?
(3)绿灯亮后,通过计算判断:停止线后第17辆车在本次绿灯期间能否通过该路口?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5 年秋季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中,描述“月亮穿行”所选的参考系是云朵,月亮相对云朵运动,故A错误;研究“胶囊高铁”从甲城到乙城的平均速度时,其大小可以忽略,能将它看成质点,故B正确;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两者相对静止,故C错误;观察到太阳表面有个小黑点(金星)缓慢走过,则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A.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一直增大,最终为: 。故A错误;
B.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最终为: 。故B正确;
C.若运动时间为t,则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
D.若运动时间为t,则平均速率大小为: 。故D错误。
3.【答案】B
【解析】AB.由题设所给的值的公式可知,值越大,该车的加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率越大,故A错误,B正确;
C.时速100公里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
D.100km/h≈27.8m/s,根据公式可得:,故D错误。
4.【答案】B
【解析】由题意,设满足条件初速度的最小值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
代入数据有: 求得: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B.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根据逆向思维法,则最后一秒的位移
第一秒的位移为: 又: 解得: 由得 AB错误;CD.由上分析可知刹车时间: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为:,6s内运动的距离等于刹车距离为: C正确,D错误。
6.【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窗口的高度为d=2 m,设屋檐到窗的上边沿的距离为h,雨滴从屋檐运动到窗的上边沿时间为t0,则此过程中,有h=g;雨滴从屋檐运动到窗的下边沿的过程中,有h+d=g(t0+Δt)2,联立解得h=4.05 m。
7.【答案】B
【解析】设超声波往返的时间为2t,根据题意汽车在2t时间内位移为a(2t)2=20 m,所以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的位移为at2=5 m,则超声波在2t时间内的路程为2×(335+5)m,由声速340 m/s可得t=1 s,a=10 m/s2,B项正确。
8.【答案】BCD
【解析】A.由图可知,5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故A错误;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故B正确;
C.0~4s内,物体位移为:
0~6s内,物体位移: 故C正确;
D.0~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4~6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故D正确。
9.【答案】 CD
【解析】 根据t=,可知t与h不是线性关系,则若将该直尺的刻度改造成“反应时间”,则其刻度是不均匀的,故A错误;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0.4 s,则下落的高度h=gt2=×
10 m/s2×(0.4 s)2=80 cm>50 cm,不可以用该直尺测量该同学的反应时间,故B错误;测量时,B同学把手放在零刻度线下少许的位置,下落高度的测量值偏小,可知测量的反应时间小于真实的反应时间,故C正确;根据 h=gt2,可知h越小,t越小,则“反应时间测量尺”标注的时间刻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即刻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故D正确。
【答案】 BD
【解析】冲天炮竖直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末掉出一可视为质点的碎片,碎片脱离火箭时的速度v=at1=5 m/s2×4 s=20 m/s,碎片离地面的最大距离为H=+a=60 m,故A错误,B正确;根据-a=vt-gt2,解得碎片从掉出到落回地面用时t=(2+2) s,故C错误,D正确。
11.【答案】 电磁打点计时器 交变220V 0.06s AB
【详解】(1)根据图中结构可知为电磁打点计时器。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变220V。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2个点未标出,说明一共有3个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所以时间为
(3)A.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同样的时间间隔物体运动的距离越短,得物体运动的越慢,A正确;
B.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故B正确;
C.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让物体运动,故C错误;
D.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时必须用复写纸,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时必须用墨粉纸盘,故D错误。
12.【答案】 (1)BD (2)0.58 9.6 (3)偏小
【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通过振针的周期性振动而在纸带上留下点迹,接的是低压交流电,故 A错误;为了不浪费纸带,同时获取更多的数据点,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B正确;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造成的误差,重物最好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材料,故C错误;开始时应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这样做可以节约纸带同时保证重物有足够的下落距离,获得更多的数据点,故 D正确。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位移所用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因此可得打点计时器打出点D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vD = = ≈0.58 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逐差相等公式有Δh=gt2,
可得g = = = ≈9.6 m/s2。
(3)若实际电源的频率大于50 Hz,则根据频率与周期之间的关系T=,
可知,打点的实际周期小于0.02 s,故测量得到的加速度偏小。
13.【答案】 (1)2 s (2)20 m/s (3)15 m
【解析】 (1)根据h=gt2, 解得t=2 s。
(2)根据v=gt, 解得v=20 m/s。
(3)花盆下落第1 s内下落的高度h1=g,
最后1 s下落的距离h2=h-h1, 解得h2=15 m。
14.【答案】 (1)48 m (2)8.5 s
【解析】 (1)依题意,足球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由速度与时间关系得v1=a1t1,
代入数据得t1=8 s, 根据x1=t1,代入数据得x1=48 m。
(2)前锋队员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
t2==5 s,x2=t2=20 m。
之后前锋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其位移为x3=v2(t1-t2)=24 m,
由于x2+x3=44 m故足球停止运动时,前锋队员还没有追上足球,然后前锋队员继续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追赶足球,根据x1-(x2+x3)=v2t3,解得t3=0.5 s。故前锋队员追上足球的时间为t=t1+t3=8.5 s。
15.【答案】 (1)(2)6 s (3)第17辆车在本次绿灯能通过该路口
【解析】 (1)绿灯亮后,设第一辆汽车的车尾经过t秒匀加速通过停止线,则:L= at2 ,
解得t=
汽车加速到最大限速的时间:t加=>t,假设成立。
(2)在绿灯亮后,设第三辆车等待时间为t1,运行时间为t2,则
t1=2t0=2 s
2(L+L0)=a
解得t2=4 s
停止线后第3辆车车头过停止线的时间t=t1+t2=6 s。
(3)绿灯亮后,设第17辆车经过时间t3启动,车头与停止线距离为x1,则
t3=16t0=16 s
x1=16(L+L0)=96 m
设第17辆车经过时间t4速度达到限速vm=15 m/s,通过的距离为x2,则vm=at4,x2=a
解得t4=10 s,x2=75 m
匀速时间t5==1.4 s<Δt-t3-t4
所以第17辆车在本次绿灯能通过该路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