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校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由林则徐领导的是( )
A.虎门销烟 B.二次革命 C.萍浏醴起义 D.金田起义
2.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中被封为“翼王”的是( )
A.韦昌辉 B.石达开 C.冯云山 D.萧朝贵
4.下列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的是( )
A.曾国藩 B.康有为 C.陈玉成 D.杨秀清
5.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世界近百年史上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整个世界。”左宗棠的历史功绩是( )
A.战死于虎门炮台 B.收复台湾 C.黄海海战中殉国 D.收复新疆
6.《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作者是( )
A.李鸿章 B.洪仁玕 C.章炳麟 D.陆皓东
7.中山装是民国时期的重要礼服之一,它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 )
A.民有 B.民生 C.民治 D.民享
8.1912年下诏退位的清朝皇帝是( )
A.乾隆帝 B.道光帝 C.宣统帝 D.咸丰帝
9.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宋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天京事变 D.二次革命
10.“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中法战争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军阀割据
11.下列图片所体现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列强侵略 B.思想解放 C.近代改革 D.革命团体
12.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查找到一张学生文凭,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这张文凭应该出现于( )
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19年
13.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一项是( )
A.扶助农工 B.民族 C.民权 D.民生
14.五四运动中,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人们奋起斗争的人物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毛泽东
15.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性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该国趁火打劫,前后掠夺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材料二 1895年,清政府在战败后签订不平等条约,造成台湾离开祖国怀抱达半个世纪之久,清政府付出了大量战争赔款,造成了中国的进一步沉沦。
材料三 1901年,清政府在战败后签下了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此时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1)材料一中的“该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涉及条约的名称是什么?该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涉及条约的名称是什么?该条约对人民的反帝活动是如何规定的?
(4)通过对三则材料中历史的回顾,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应该怎样做?
三、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开始动工兴建汉阳铁厂。它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
材料二 他在主编《时务报》时期,写出了《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1898年,他参与并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开展,但变法最终归于失败。
材料三 1905年,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领导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在他的领导下,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1)材料一中人物当时参与的是哪场运动?材料中的“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是在哪一主张下创办的?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戊戌变法“最终归于失败”,但在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指的是谁?“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指的是什么?材料中涉及的“革命”的名称是什么?
(4)三则材料中人物及其活动对中国的影响有何共同之处?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倒行逆施。这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非洗刷干净不可。
材料二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毛泽东
(1)根据材料一写出“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
(2)材料二的图一人物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他是谁?材料二中图二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他创办的哪一报刊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材料三说明“新文化运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写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关系。
四、简答题
19.南京和北京作为两大古都,南北相望,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缩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京篇】
(1)有人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是多少?
(2)1853年,太平天国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在这里发生的哪一事件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同年3月颁布了一部法律文献,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该文献的名称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地位?
【北京篇】
(4)1860年和1900年,北京都曾被列强攻占,相关的两场战争分别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后,这两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对这两座城市的发展提出一点建议。
20.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关天培和邓世昌分别是哪场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
(2)聂士成牺牲在哪次战役中?
(3)请写出1898年被捕遇害的“戊戌六君子”中的人物三位。
(4)1907年因安庆起义而死难的光复会会员是谁?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D
6.C
7.B
8.C
9.D
10.D
11.B
12.B
13.A
14.A
15.C
16.(1)国家:俄国。
(2)名称:《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名称:《辛丑条约》。
如何: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做法:我们应当不忘国耻,居安思危,努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等。(符合题意即可)
17.(1)运动:洋务运动。主张:求富。
(2)人物:梁启超。方面:思想文化方面。
(3)人物:孙中山。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革命:辛亥革命。
(4)共同之处:推动了社会进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等。(符合题意即可)
18.(1)斗争矛头:封建思想。
(2)人物:胡适;报刊:《青年杂志》。
(3)作用:解放了思想;关系: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19.(1)数额:2100万银元。
(2)事件:天京事变。
(3)名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建议: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城市规划建设、改善城市交通等。(符合题意即可)
20.(1)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战役:天津保卫战。
(3)人物: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三位即可)
(4)会员:徐锡麟。
(5)行动: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拼搏,勇于创新,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等。(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