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济宁作为孔孟之乡,传统文化与民俗活动丰富多样,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传统及民俗活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祭灶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辞灶”时,家家户户大扫除并祭祀灶王爷,供奉麦芽糖、芝麻糖等,寓意粘住灶王爷的嘴以祈求平安
B.跑竹马:被称为“跑马灯”或“竹马灯”,融合戏曲元素展现传统技艺,以烛火产生的热力形成气流驱动叶轮旋转,带动灯屏剪纸影像形成动态画面
C.邹城平派鼓吹乐:以柔和婉转的曲风著称,清代形成并传播至周边地区,常用于节庆表演、戏曲等
D.阴阳板:祭祀求雨的舞蹈,明朝万历年间兴起,通过敲击竹板配合唱词进行祈福
2.探究“铜绿"性质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铜绿" B.加入盐酸
C.加热铜绿固体 D.处理废液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有白雾产生
B.在试管中滴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滴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C.将几粒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少量稀盐酸:锌粒逐渐消失,产生无色气体
D.在试管中加入约2 mL的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五彩斑斓的沉淀
5.艾灸是中国针灸疗法中的一种,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等功效。黄酮素(化学式为是艾草中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成分。下列有关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黄酮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黄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从类别看:黄酮素是单质
D.从质量上看:黄酮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8
6.电池的化学式因类型而异,常见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具有不同的化学反应式和组成。已知锂元素为+1价,下列有关电池成分的化学式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为:锂钴氧化物,其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B.铅酸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镍氢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氢氧化镍和氢气发生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D.铝镍电池的化学反应式为:中Al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7.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可应用于原子钟、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
D.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
8.化学上经常需要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进行物质的鉴别。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合理并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B.在实验室中用品尝的方法区别酒精、蒸馏水
C.生活中的白醋、白开水可通过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用过滤的方法区别蒸馏水和洁净的海水
9.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一种带电的微粒,则带电的微粒就是离子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D.钠离子、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10.一场魔术中,两位科学家表演了一个变声实验,他们分别吸入了两种神秘的气体。其中一位声音变得非常尖锐,另外一名声音非常低沉。后科学家就此揭秘:这两种气体是氦气与六氟化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两种气体与空气的密度相差较大。音调由气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密度小的气体振动的快,密度大的气体振动的慢,所以吸入的气体密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不同,于是便有了上述现象。结合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氦气与六氟化硫两种气体可用作变声实验说明两种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无毒性。
②氯气的毒性不是很强,而且氯气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振动产生的频率会较低,因此氯气也可用作该变声实验
③氦气的化学式是,六氟化硫的化学式是6FS
④虽然构成两种气体的微粒不同,但是它们的性质相同
⑤科学家吸入的这两种气体一定不是纯净物,其中一定都含有少量氧气,否则会窒息死亡。
⑥通过该魔术,发现化学不仅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且还可以给广大群众带来娱乐。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与简答
11.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氧化钙、氢氧化钠、铝粉、活性炭、还原铁粉、碳酸钠等
(1)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
(2)该成分中金属元素共有 种。
(3)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4)氢氧化钠中的阴离子: 。
12.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粒子A、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
(2)C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3)由图I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4)若图II表示的粒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粒子符号是 。
13.小林同学去大沙河公园游玩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1)人造骨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新型无机材料,它类似于人骨和天然牙的性质的结构。人造骨植入人体内需要人体中的Ca2+与PO离子形成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x]。
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x]中x= 。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乙酸,也叫醋酸、冰醋酸,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为食醋主要成分。
请回答: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0g乙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g。
三、实验题
15.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蜡烛燃烧的探究。
(1)实验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填“易”或“难”)溶于水,硬度小。
(2)实验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后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原因是: 。
(3)实验3: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发热,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 。
(4)如图1,取一支短导管,将其一端伸入焰心,等另一端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到导管口,观察到白烟可以被点燃,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若导管长度过长,则实验容易失败,原因是 。
(5)该小组同学还用数字化传感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曲线 (填“a”、“b”或“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
16.(一)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分子的性质,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由此可证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
(2)如上图,小明同学做了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发觉空气容易被压缩,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之间 ,且气态分子间隔较大。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利用如图装置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
实验二:换一根用酚酞溶液润湿的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
(3)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 。
(4)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 。
(5)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那么用酚酞溶液润湿的滤纸条 (填“会”或“不会”)变红。
四、科学探究题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水的组成及变化”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1(燃烧法):如图I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且烧杯外壁发热。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实验2(电解法):按如图II所示进行电解水实验,a管中收集的气体是 。
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
①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②氯化钠溶液是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
猜想I:氧气和氯气;猜想II:氢气和氧气;猜想III:氢气和氯气。
(3)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完成表中空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中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猜想 错误
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猜想Ⅲ正确
(4)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联系电解水的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加氯化钠溶液。
【实验结论】
(5)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
【拓展提升】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分解。
(6)由图III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为 。
五、计算题
18.冬季,汽车的水箱中常加入适量乙二醇,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凝固点是,有毒,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乙二醇和的水混合成的防冻液,防冻温度为。乙二醇的吸水性强,储存的容器应密封,以防吸水后溢出。常用作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
(1)乙二醇的用途有 。
(2)乙二醇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一个乙二醇分子中有 个原子。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C D C D A B D
11.(1)CaO
(2)4/四
(3)
(4)
12.(1)CE
(2)三/3
(3)19.00
(4)O2-
13.(1) 过滤 ac
(2) II 物理
14.(1) 2 25:26
(2) 40% 96
15.(1)难
(2)外焰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更充分
(3)二氧化碳/CO2
(4)在长导管中石蜡蒸气凝结成了石蜡固体,石蜡蒸气到不了导管的另一端
(5)c
16.(1)很小
(2)有间隔
(3)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4)小
(5)会
17.(1)H2+O2H2O
(2)O2/氧气
(3)II
(4)不可以
(5)氢元素氧元素
(6)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组为新分子
18.(1)用作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
(2)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