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金太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金太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明矾[化学式:]可用于净水,明矾属于
A. 盐 B. 混合物 C. 氧化物 D. 碱
2. 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的分散系是浊液
B. 溶液的分散质是
C. 将适量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生成胶体
D. 当光束通过稀盐酸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3.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要使灯泡发光,可向装置M中加入
A. 干燥的NaOH固体 B. 稀硫酸
C 酒精溶液 D. 蒸馏水
4. 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5. 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将通入溶液中:
B. 与稀盐酸反应:
C.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硝酸反应:
D. 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6.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7. 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浓)(未配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元素被氧化
B. 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C. 浓硫酸发生氧化反应
D. 电子由碳原子转移至硫原子
8. 误食亚硝酸钠()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该过程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毒过程中作氧化剂 B. 解毒过程中维生素C表现出还原性
C. 解毒过程中得到电子 D. 的氧化性强于
9.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CO具有还原性 CO可用于高炉炼铁
B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浓硫酸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 受热易分解 可作抗酸药
D 盐酸易挥发 盐酸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A. A B. B C. C D. D
10.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钠的硬度很大 B. 可用干燥的沙土盖灭燃烧的钠
C. 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 D. 钠的密度小于煤油
11. 已知氧化钠在氧气中加热可生成过氧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B. 过氧化钠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
C. 该反应消耗分子和转移电子的个数比为
D. 氧化钠不能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12.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溶液和溶液的焰色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蘸取溶液灼烧时,可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B. 蘸取溶液灼烧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C. 该方法可用来鉴别溶液和溶液
D. 蘸取溶液完成实验后,可直接蘸取溶液进行后续实验
13. 将少量氯气通入溶液中,可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于水时,伴随着放热现象
B. 该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C. 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D. 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小于
14. 自然界中的一种碳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合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不是电解质,所以的水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吸收过程中,海水吸收后的溶液呈碱性
D. 钙化过程中会发生反应:
15. 为了探究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三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编号 1 2 3
操作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A. 通过实验1可知,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B. 实验2中的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溶液里只含有和
C. 实验3中生成的气体经干燥后,在加热时可将CuO还原为Cu
D. 向实验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铜片,铜片溶解
16. 一定条件下,与一定量的反应后,得到固体(固体中不含单质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固体中只含有
B. 消耗的质量为
C. 该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4.3%
D. 该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最大质量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 现有下列物质:
①空气 ②铝 ③KMnO4 ④食盐水 ⑤CuSO4 ⑥葡萄糖 ⑦乙醇(C2H5OH) ⑧SO2 ⑨Ba(OH)2 ⑩H2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 Ba(OH)2和H2SO4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SO2可以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配平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铝与CuSO4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18. 实验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同学们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钠的性质。
(1)下列关于金属钠与水(滴有少量酚酞试液)反应的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填标号)。
A. 钠熔成光亮的小球 B. 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C. 烧杯中液体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D. 生成了无色无味气体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镁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写出两点)。
Ⅱ、查阅资料发现,与反应的过程中会生成。同学们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与水的反应。
(4)写出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气泡消失后,加入少量,可观察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试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19. 钠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标有序号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填序号)。
(2)反应①的反应条件是______;是一种______(填颜色)固体。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写出一种鉴别固体和固体的方法:______。
(6)将一定量的通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含有和。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通入的质量为______。
20. 纯碱在工业上广泛用于造纸,纺织和玻璃、洗涤剂的生产。一种制备纯碱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氨气极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气体在反应Ⅰ中能被充分吸收,和气体的通入顺序为______(填标号)。
A先通再通气体 B.先通气体再通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模拟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
(3)写出反应Ⅱ生成纯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在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
(5)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写出纯碱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高一化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⑥⑦ ②. ③⑤ ③. ③⑤⑨⑩
(2)
(3)
(4)
【18题答案】
【答案】(1)C (2) ①. ②. 置换反应 ③.
(3)烧杯中液体的红色变浅,生成白色沉淀
(4)
(5)试管中有,加入可催化分解生成(或其他合理答案)
【19题答案】
【答案】(1)①②④ (2) ①. 加热或点燃 ②. 白色
(3)
(4)
(5)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的是固体(或其他合理答案)
(6) ①. 5 ②. 6.6
【20题答案】
【答案】(1)A (2) ①. 过滤 ②. 漏斗、烧杯
(3)
(4)作氮肥 (5) ①.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