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徐福东渡日本时,带去各种文书48种、孔子等人著作185卷及中国各类著作1800卷,并将高一历史试卷汉字初传日本,为日本民族文字形成提供了启示与“假借”基础。部分日本学者据此认为“日本之学始于徐福”,其主要依据是学校(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A.儒学思想成为日本学术源流B.官学体制确立日本学术传统考号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C.实用技艺催生日本学术萌芽D.汉字传播奠定日本学术基础装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有学者认为,“推恩”使中央与封国的矛盾转化为封国内部财产与权力再分配的矛盾。这一姓名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将答案书写在专设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观点说明“推恩令”的实施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A.直接削夺封地强化中央集权B.利用封国内部矛盾巩固统治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C.彻底剥夺各诸侯王的统治权D.强制推行政令改革地方管理合题目要求。5.北魏太和九年,冯太后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1.考古学者在洛阳二里头遗址发现碳化粮食种子,据《二里头:1999一2006》中的出土粮食颗订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据此推知北魏粒占比(如下表),可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A.放弃游牧传统全面转向农耕生活B.仿效西汉休养生息政策加强统治梁C.借鉴中原王朝制度促进农业发展D.推行均田制度导致游牧传统中断稻黍6.唐朝中后期,黜陟使李承实在沿海的通州、楚州一带修建堤坝。堤坝东靠大海、北连盐城,粒数1105956871542全长142里,能保护农田和盐灶,作用很大。这反映出该地粒数占比60.5%31.1%8.4%A.注重农业与手工业协同发展B.北方移民推动水利技术革新线A.中原百姓主食中粟占比大B.水稻是百姓主要食物来源C.已成为国家财赋的主要来源D.盐业发展倒逼水利工程建设C.农业呈现多作物并存格局D.粟种植技术水平最为先进7.丹丹乌里克遗址是安西都护府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址内出土了标注唐代年号的2.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其核心是倡汉文文书,以及与中原形制一致的陶俑、钱币。这些发现可以证明唐代导人们互助互利、共同发展。据此判断,该学派是A.西域地区手工业技术先进B.丝绸之路沿线的贸易繁荣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C.中原文化在西域广泛传播D.对西域地区实施有效管辖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高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