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学业达标测评(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学业达标测评(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学业达标测评
(范围:第一至四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
一、字词加油站(13分)
1. 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7分)
周末,爸爸带我们去郊外的科技馆参观。走进大厅,巨大的地球仪映入眼帘,上面标注着世界各地的fēng jǐng名胜;机器人展区里,机器人能灵活地xiū lǐ玩具、表演舞蹈,引来阵阵掌声;航天展区中,模拟火箭模型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火箭冲破云层、飞向太空的zhèn jīng画面。离开前,我们在纪念商店xuǎn zé了印有航天图案的笔记本,作为这次参观的珍贵jì niàn。回家的路上,大家兴奋地讨论着所见所闻,车里yáng yì着欢乐的气氛,每个人都觉得这次出行特别yǒu qù。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愚昧(yú) 窗框(kuāng) 呼风换雨
B. 花蕊(ruǐ) 船舶(bó) 愤愤不平
C. 照相(xiàng) 角色(jiǎo) 横七坚八
D. 弯曲(qǔ) 叶柄(bǐng) 精皮力竭
3. 下列动物与对应的“家”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马——厩 B. 鸡——窝 C. 鸟——巢 D. 兔——棚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员们个个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休息。
B.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C. 他上课总是东张西望,专心致志地做小动作,成绩一直不好。
D. 看到同学有困难,大家都各显神通,没人愿意伸出援手。
二、句子实验室(6分)
1. 照样子,仿写句子(3分)
例:由词语“震耳欲聋”,我想到了春节时,鞭炮齐鸣、响声震天的情景。
由词语“____________”,我想到了 的情景。
2. 照样子,仿写设问句(3分)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三、课文梳理台(13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1)美景在诗句中:“ ,远近高低各不同”,让我们领略了庐山的雄奇;“返景入深林, ”,展现了山林的幽静。
(2)智慧在谚语中:“立了秋, ”,提醒我们秋天来临,天气转凉;“夏雨少, ”,揭示了夏雨与秋霜的关联。
(3)哲理在名言中:“ ,自用则小”,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博学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指引我们学习的正确步骤。
2. 感受神话魅力:将下列神话人物与对应的事迹连一连,并在括号内写出人物的精神品质(8分)
神话人物 事迹 精神品质
大禹 炼五色石补天,斩鳌足以立四极
女娲 走遍九州,疏通河道,三过家门而不入 (2)
夸父 手持干戈,与太阳赛跑,渴死途中 (3)
后羿 弯弓搭箭,射下九日,拯救万民 (4)
四、实践演练场(6分)
学校即将举办“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班里的小宇却总说“读书太无聊,不如玩手机有意思”,不愿意参加。作为小宇的好朋友,请你有理有据地劝说他参与读书节活动。
阅读与鉴赏
五、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的观察日记,完成练习(14分)
观察日记:绿豆发芽
9月10日 星期三 晴
①今天我把绿豆放进透明的玻璃罐里,倒了没过绿豆的温水。绿豆圆滚滚的,穿着深绿色的“外套”,上面还有一道白色的小“眉毛”,像个调皮的小娃娃。我盼着它们快点发芽。
9月11日 星期四 多云
②早上一睁眼,我就跑去看绿豆。呀!绿豆已经喝饱了水,“外套”被撑得裂开了缝,露出了白白的“肚皮”,有的甚至把“外套”脱了一半,像在伸懒腰。我赶紧把罐里的水倒掉,换了浅浅的一层清水,再盖上湿纱布——妈妈说这样能保持湿润。
9月12日 星期五 晴
③今天绿豆的变化更大了!它们长出了细细的芽,像白色的小尾巴,有的芽儿弯弯的,有的直直的,长度大概有一厘米。脱了“外套”的绿豆瓣胖乎乎的,像两片小叶子紧紧抱在一起。我轻轻碰了碰芽儿,软软的,生怕把它碰断。
9月13日 星期六 晴
④芽儿长得更快了,已经有三厘米长了,颜色也从白色变成了嫩绿色。绿豆瓣完全分开,像张开的小嘴巴,芽儿从中间钻出来,底部还长出了细细的根须,像老爷爷的白胡子。我把玻璃罐放在窗边,让它们晒晒太阳,希望它们长得更壮。
⑤看着绿豆一点点长大,我既开心又激动。原来小小的绿豆里,藏着这么神奇的生命力!
1. 绿豆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发生的变化是( )(2分)
A. 长出细芽 B. 裂开“外套” C. 根须变长 D. 瓣儿分开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录了绿豆发芽的过程。
B. 日记中不仅写了绿豆的变化,还写了自己的动作和心情。
C. 作者只观察了一天,就记录下了绿豆发芽的全部过程。
3. 短文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中能感受到作者观察得 ,对绿豆充满 之情(4分)。
4. 请针对短文,从“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分别提一个问题(6分)
针对短文的内容提问 (1)
针对短文的写法提问 (2)
(二)课外阅读(18分)
家乡的柿子树
①我的家乡在山区,村口有一棵老柿子树,据爷爷说,它已经有五十多岁了。树干粗壮得要两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树皮是深褐色的,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却依然枝繁叶茂。
②春天,柿子树抽出嫩红的新芽,慢慢变成翠绿的叶子。到了四月,树枝上开出淡黄色的小花,像一个个小铃铛,藏在叶子中间,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微风一吹,小花轻轻摇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蜜蜂嗡嗡地来采蜜。
③夏天,柿子树的叶子长得特别茂盛,层层叠叠的,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我们最喜欢在树下玩游戏:有的跳皮筋,有的丢沙包,还有的趴在树根旁看书。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点点金光,落在我们的脸上、身上,舒服极了。爷爷常说:“这棵树啊,是咱们村的‘避暑亭’!”
④秋天是柿子树最热闹的时候。碧绿的叶子间挂满了柿子,刚开始是青绿色的,像小小的绿灯笼;慢慢变成橙黄色,最后变成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太阳挂在枝头。霜降过后,柿子更甜了。大人们搬来梯子摘柿子,我们小孩就捡掉在地上的熟柿子,剥开皮咬一口,甜甜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心里也甜滋滋的。奶奶会把柿子晒成柿饼,留到冬天给我们当零食。
⑤冬天,柿子树的叶子落光了,树枝光秃秃的,却依然挺立在寒风中。爷爷说:“它在为明年春天积蓄力量呢!”我摸着树干,仿佛能感受到它暖暖的生命力。
⑥这棵老柿子树,陪着我长大,藏着家乡的故事和味道。每次回到家乡,我第一眼就要看向它——它就像家乡的守护神,一直站在那里,等着我们回家。
1. 用“\”画去括号里搭配不当的词语(4分)
(1)微风一吹,小花轻轻(摇晃 摇摆),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2)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 落下)点点金光,落在我们的脸上。
(3)大人们(搬来 拿来)梯子摘柿子,我们小孩就捡掉在地上的熟柿子。
(4)这棵老柿子树,(陪着 伴着)我长大,藏着家乡的故事和味道。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6分)
(1)短文按照 顺序描写柿子树,分别写了柿子树在 、 、 、 四个季节的特点。
(2)作者不仅描写了柿子树的样子,还写了人们在树下的活动,比如夏天 ,秋天 ,从中能感受到作者对柿子树和家乡的 之情。
文中画横线的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分)。
4. 当作者回到家乡,看到老柿子树时,可能会想起哪些往事?请发挥想象写一写(4分)
写作与表达(30分)
六、习作(30分)
题目:我学会了______
提示: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学会了包饺子”“我学会了整理房间”等。2. 写清楚“学会”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的,以及学会后的心情和收获。3. 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少于350字。
2025-2026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学业达标测评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一、字词加油站(13分)
1. 看拼音写词语(每空1分,共7分)
风景;修理;震惊;选择;纪念;洋溢;有趣
2. B(2分。A项“窗框”读“kuàng”,“呼风换雨”应为“呼风唤雨”;C项“角色”读“jué”,“横七坚八”应为“横七竖八”;D项“弯曲”读“qū”,“精皮力竭”应为“精疲力竭”)
3. D(2分。“兔”的家应是“窟”,“棚”通常对应“牛、马”等大型牲畜)
4. A(2分。B项“人声鼎沸”与“安静”矛盾;C项“东张西望”与“专心致志”矛盾;D项“各显神通”指发挥本领,与“没人愿意帮忙”语境不符)
二、句子实验室(6分)
1.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分)
示例:由词语“欢天喜地”,我想到了过年时,全家团聚、举杯庆祝的情景。
2.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分)
示例:是谁把教室打扫得这么干净呢?当然是值日生。
三、课文梳理台(13分)
1. 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横看成岭侧成峰;复照青苔上
(2)把扇丢;秋霜早
(3)好问则裕;审问之
2. 神话人物连线与精神品质(连线2分,品质每空1.5分,共8分)
(1)无私奉献、坚持不懈
(2)勇敢担当、拯救苍生
(3)不畏艰难、勇于挑战
(4)为民除害、英勇无畏
四、实践演练场(6分)
(答案不唯一,有理有据即可)
示例:小宇,读书其实一点也不无聊呀!读书节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故事分享会”,我们可以把书中好玩的情节讲给大家听,还能听到别人分享的精彩故事;而且读课外书能让我们知道很多手机里没有的知识,比如历史故事、科学奥秘,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呢。咱们一起参加吧,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阅读与鉴赏
五、阅读理解(32分)
(一)观察日记:绿豆发芽(14分)
1. B(2分。根据日记内容,绿豆最先发生的变化是“外套裂开”,之后才长出细芽、根须变长、瓣儿分开)
2. C(2分。作者从9月10日到9月13日,连续观察了4天,并非“只观察一天”)
3. 比喻(1分);细致(1.5分);喜爱(1.5分)(共4分)
4.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每空3分,共6分)
(1)作者为了让绿豆顺利发芽,做了哪些事?
(2)短文多次用“外套”“小尾巴”等词称呼绿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课外阅读:家乡的柿子树(18分)
1. 画去搭配不当的词语(每空1分,共4分)
(1)摇摆 (2)落下 (3)拿来 (4)伴着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时间;春;夏;秋;冬
(2)在树下跳皮筋、丢沙包、看书;大人摘柿子、小孩捡柿子、奶奶晒柿饼;喜爱与思念
3. 比喻(2分);柿子在秋天不同阶段的颜色变化,以及成熟后红彤彤、饱满可爱的样子(2分)(共4分)
4.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4分)
示例:作者可能会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在柿子树下跳皮筋的场景,想起秋天和奶奶一起捡熟柿子的快乐,还会想起爷爷坐在树下讲柿子树历史的温暖画面,这些往事都藏着家乡的味道。
写作与表达
六、习作(30分)
评分标准
等级 得分范围 评分标准
一等(25-30 分) 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清晰写出 “学会” 的过程(包括困难、克服方法);细节描写生动,能体现 “学会” 后的心情与收获;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无明显错别字,字数达标(不少于 350 字)。
二等(18-24 分) 题目补充完整,内容较具体,能写出 “学会” 的主要过程;有一定细节描写,能体现 “学会” 后的感受;语句基本通顺,错别字较少,字数基本达标。
三等(12-17 分) 题目补充完整,内容较简略,“学会” 的过程描写不细致;细节不足,感受表达模糊;语句有少量不通顺,错别字较多,字数略少(300 字左右)。
四等(11 分及以下) 题目未补充或补充不当,内容零散,无法说清 “学会” 的过程;无细节描写,感受缺失;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字数严重不足(250 字以下)。
示例范文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