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日月潭》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描绘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不同的秀丽风光。课文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发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积累语言,学会生字新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中国地图。学生:预习生字新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的景色美不美?(生自由说)这就是美丽的日月潭,今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作者笔下的日月潭美景吧!同学们请看图:这就是宝岛台湾的日月潭。(板书课题)你想知道日月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吗?那我们赶快去那里游览吧。小资料。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小资料。老师补充出示:日月潭是中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二、师范读课文,生看图欣赏1.出示图片欣赏,了解“潭”的意思。2.听老师读完《日月潭》后,你有什么感受?三、生自主读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2.师生交流,检查初读的效果。3.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4.变换语言环境识字。(读词语,找出生字)5.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浇—绕 镜—境6.自读课文,圈出重点词语,理解词语,并用词语说一句话。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本课指日月潭附近的山区风景优美还是历史遗迹。暑假我去参观了很多名胜古迹。风光秀丽:风景清秀美丽。本课指日月潭风景很美丽。我的家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本课指晨星和灯光倒映在水中的样子很模糊。我隐隐约约地看到巍峨的顶峰上有个小亭子。清晰:清楚明晰。本课指中午阳光下的日月潭美景看得很清楚。我们清晰地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朦胧: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本课指雨中日月潭的景物很朦胧。朦胧的月光笼罩着田野和村庄。四、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读一读。注意两个前鼻音的字(弯、现)要读准。2.发现规律。同结构:生字中有五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下结构,两个是半包围结构的字。3.示范书写:提示易写错的字。区:半包围结构,被包围部分要写得紧凑,且重心要稳。先写横,再写撇,撇要从横的中间稍靠左的位置起笔,最后写竖折。岛:上下结构,上宽下窄。“鸟”字作为上部,要写得宽扁一些,以覆盖住下面的“山”字;“山”字的中竖要垂直且居中,两边的竖折折钩要对称,转折处要圆润。整体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部分的呼应和连贯。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亦”字要写得紧凑小巧,位于整个字的上方;“弓”字要写得略宽扁,且与“亦”字的中心对齐;中间的长竖要垂直有力,弯钩要写得舒展、圆润,且有一定的弧度。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间距和比例关系,使整个字看起来协调美观。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王”字旁要写得窄长一些,最后一提不要写得过长;“见”字的撇画要舒展,与左边的部分相呼应,竖弯钩要写得圆润、流畅,且重心要稳。左右两部分要紧密配合,避免出现松散或不协调的情况。就: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当。“京”字要写得端正、稳重,中间的竖钩要垂直有力;“尤”字的撇画要向左下方伸展,与“京”字的最后一点相呼应,右上的点要写成短撇,且位置要恰当。整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左右部分的高低错落和比例协调,使字体看起来既规整又有美感。五、朗读感悟1.请同学们,自读感悟,思考:(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我会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读后交流:文中哪个句子最能表达你读文的感受?(2)“日月潭”这个名字是不是很动听,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你能找到答案吗?2.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汇报交流: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圆圆的太阳日潭,弯弯的月亮月潭。4.课文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请同学们快去课文里找找答案吧!课文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六、实践活动查找有关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板书设计日月潭湖区胜岛弯现就外3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