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七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七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七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今年9月天文现象齐上阵,先是月全食,接着是土星冲日……冲日是指运行在地球公转轨道之外的行星,在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的位置,地球恰好位于该行星和太阳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球相比,土星( )
A.表面温度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 C.体积质量较小 D.公转轨道较长
2.下列能够正确反映“土星冲日”位置的示意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与土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
A.太阳光照稳定 B.地形平坦开阔 C.公转轨道安全 D.地表温度适宜
在课后复习巩固中,小明常常通过绘制示意图,帮助自己理解所学的地理必备知识。下图为小明绘制的地球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表示地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乙圈层( )
A.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B.位于下地幔的顶部
C.对人类活动没有影响 D.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地震波自地面向下通过E界面时( )
①横波速度变快②横波速度变慢③纵波速度变快④纵波速度变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年,我国科研团队在青藏高原科考时,于距今约2500万年的地层中,采集到的一片珍贵的棕榈(当今棕榈科植物属于热带植物,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叶片化石(如图),通过研究证实青藏高原抬升过程远比现在了解的复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化石里的棕榈科植物生活在( )
A.早古生代 B.中生代 C.晚古生代 D.新生代
8.推测当时棕榈科植物的生存环境是( )
A.地势起伏的山间峡谷 B.波涛汹涌的广阔海洋
C.农田广布的平原地区 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下图为某地连续两日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描述正确的有( )
①第1日,十点以后逐渐增强②第2日,十点前后达到最大值
③第2日,正午之后逐渐减弱④第1日,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影响该地连续两日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季节变化 D.海拔高度
11.与第一日相比,该地第二日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日均温度明显下降 B.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
C.光伏屋顶发电增多 D.阳台盆栽浇水量增加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下图为某学生创作的生物圈的组成及范围手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要素属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是( )
A.大气 B.水体 C.岩石 D.动植物
1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①大气圈底部 ②水圈全部 ③岩石圈上部 ④地幔顶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关于地球外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圈随着高度的增加密度增大 B.水圈是规则但不连续圈层
C.各圈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D.生物圈指地球上全部生物
贵阳市某校学生暑期赴赤水河流域(图1)进行野外实习。实习期间,同学们来到茅台水文站,探究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并设计了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旱情监测方案(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人工相比,采用遥感技术获取灌溉区土地利用数据( )
A.能探测的范围小 B.获取信息的速度快
C.探测消耗时间多 D.受地面条件限制大
16.同学们绘制的灌溉区旱情监测系统结构框图中,“旱情监测报告输出”环节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系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恒星系统,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太阳系中的地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存在智慧生命的天体。我国科研团队通过火星地震数据,发现火星壳上部(5.4~8千米深度)可能存在液态水,估算液态水总量为520-780百万立方米,这为理解火星的宜居环境演变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也为未来的探索任务奠定了基础。下图示意“生命宜居带”(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
(1)指出“生命宜居带”距离恒星的远近与恒星质量的关系。
(2)简述地球存在智慧生命的自身条件。
(3)若未来人类要“移民”火星,简述需要对火星进行改造的环境条件。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黑子具有周期性变化,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以日面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年份)为横坐标,绘制出太阳黑子分布图。由此发现,在一个太阳黑子周期内,黑子出现过的区域所组成的图案就像蝴蝶的两只翅膀;如果把一系列太阳黑子周期的图案绘制在一起,就构成了一连串翩翩起舞的“蝴蝶”影像(下图)。
(1)指出一个太阳黑子周期的时长,并写出简要计算过程。
(2)据图描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时间、空间、动态)分布规律。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生代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三叶虫属于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生活在寒武纪至二叠纪的海洋中,多数在浅海底栖爬行,部分在深水中漂浮游泳,以动物尸体或微小生物为食,是寒武纪最为繁盛的动物。三叶虫化石(图1)是判断古生代地层的重要依据。图2示意地质年代简表。

(1)简述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特征。
(2)简述古生代生物演化历程。
(3)指出研究三叶虫化石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A 6.B
7.D 8.A
9.D 10.B 11.A
12.C 13.A 14.C
15.B 16.C
17.(1)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距离恒星越远;恒星质量越小,“生命宜居带”距离恒星越近。
(2)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地球有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
(3)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平均温度较低,需要营造出适宜的温度条件(减小昼夜温差,提高夜晚温度等);火星体积、质量比地球小,需要创造合适的大气环境(提高大气密度、氧气含量等);创造合适的水环境(科学获取火星地下可能存在的液态水),保证火星表面有足够的液态水存在,供人类使用等。
18.(1)时长:约为11年。
计算过程:自1880年至2010年的130年间,共出现了12个太阳黑子周期,因此一个太阳黑子周期的时长,约为11年(130年除以12,约等于10.83年)。
(2)时间: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一个周期约为11年。
空间:太阳黑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太阳南北纬30°内,且南北对称。
动态:在一个周期内,太阳黑子从南北纬35°开始,逐渐向太阳赤道位置集中。
(3)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干扰人类的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轰击”高层大气,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影响地球上的降水变化;干扰电子设备、电网,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安全等。
19.(1)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位置越偏下(偏上),地层年龄越老(新);地层越老(新),含有的化石越简单(复杂)。
(2)植物从藻菌类向蕨类演化,末期出现裸子植物;动物从无脊椎向鱼形(有脊椎),再向两栖类演化,末期出现爬行动物;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3)确定三叶虫化石发掘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了解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变化;促进生物演化过程的研究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