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D2.A3.B4.A5.C6.A7.C8.D9.D10.A11.D12.C13.B14.C
15.B16.A
17.(1)示例
儒家:孟子。(1分)人性善;仁政。(2分)
墨家:墨子。(1分)兼爱;尚贤。(2分)
道家:庄子。(1分)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2分)
法家:韩非。(1分)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2分)
(答出流派及思想家得1分,共2分,流派与思想家不符不得分;核心思想各写两点,共4分,
流派、思想家、核心思想不相符不得分;答兵家、农家等思想流派也可)
(2)表现: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君主专制体制逐渐建立。
经济: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
思想:百家争鸣,知识分子对时代发展提出不同的主张,形成不同的流派。
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阶级:士阶层崛起。(8分,答出四点即可)
18.(1)历史意义:推动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密切了中原与西域的联
系,拓展了中原人对西域的认知;为汉朝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
(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原因: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稳定;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代经济繁荣;
中国对外政治影响扩大。(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1)特点:南方农业优势进一步扩大,水稻地位跃升;区域发展不平衡,南方内部呈现梯度差
异;北方农业呈局部恢复态势;部分边疆地区农业得到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具体贡献:
辽:开创南北面官制,为多民族治理提供范式;创制契丹大字、小字,记录契丹历史与文化,推
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吸收中原儒家文化,促进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2分,答出一点
即可)》
宋:完善科举制,该制度被后世沿用;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分化地方权力),为后世维护国
家统一提供了制度参考;手工业(如制瓷、纺织)和商业(如纸币“交子”、海外贸易)高度发达,
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与繁荣;理学兴起,融合儒、释、道思想,成为后世封建王朝的
官方哲学,强化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文学艺术(如宋词、话本、山水画)高度繁荣,丰富了中
华文化的内涵。(2分,答出一点即可)
西夏:与宋、辽开展榷场贸易,促进了西北边疆与中原的物资交流;创制西夏文字,翻译中原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025-2026:
的率常新
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二煤烟
雪,第解中留常命支双,款生能超

期美是那下物,图州所供能
论炎金下行数地国列
任酰圆中总至体司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罗无养”乘,激≤侧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泰,金,寒出,宋国

气党部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三单元。
空更衣为人。南谛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良诸古城遗址(约公元前3300年一公元前2300年)面积有280多万平方米,外
部存在一个由11条坝体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遗址出土了大量能反映社会高度分化和王权
出现的礼器。据此可知,良渚古城遗址
平本浴高坐时素现
A.证明中华文明最早出现在长江流域
举称会等越中自杂
B.保留了原始社会的部落生活形态
二得格

C.是奴隶制国家走向成熟的重要佐证
D.是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重要实证
2西周时期,天子是天下之大宗,诸侯是一国之大宗。同姓诸侯相当于天子之小宗,异姓诸侯则
通过婚姻,与天子维持甥舅之亲,全国近似一个大家庭。这体现西周治理模式的特点是
A.家国同构
B.华夷一体
C礼法结合
D.地方自治
3.春秋后期,鲁国的政治权力从国君转移到以季氏、孟氏、叔孙氏三家(合称“三桓”)为核心的贵
族手中。公元前505年,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把“三桓”首领囚禁,自己掌握了鲁国的国政。这
现象反映了当时

A.社会环境宽松
B.宗法分封制趋于瓦解
球株的
人衣流《来
C.兼并战争频发
D.士阶层整体地位提升
4,表1所示内容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
表1李悝变法、商鞅变法概况
时间
国家
变法
变法内容
废世卿世禄制;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实行法
公元前422年
魏国
李悝变法
治,编定《法经》
公元前350年
秦国
商鞅第二次变法
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编丁入户,按人口收税
A.各国借变法推动社会转型
B.秦魏两国实力相当
快民数整商出,累
C.废除井田制成为社会共识
。合
D.法家思想深得民心
【高一历史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