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安华侨中学、石狮八中、泉州外国语学校、泉州市城东中学
2025年秋期中四校联考
高一历史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内外服制度下,商王承认一些地方部族政权的合法性,这些部族将自己所在区域的玉石、铜矿、盐
等资源输送给商朝。商朝则会将铸造的青铜礼器授予这些部族,地方部族在得到青铜礼器后,将其作
为部族权威的象征。据此可知,内外服制度
A.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B.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C.巩固了中央集权体制
D.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
2.周襄王即位不久,他的弟弟王子带就联合戎、狄赶走了周襄王。后来晋文公诛王子带,迎周襄王复位。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诸侯势力发生分化,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B.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的地位衰落
C.诸侯维护天子权威,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D.礼乐制度趋于瓦解,诸侯僭越天子职权
3.按照西周的列鼎制度,在宗族祭祀和重大活动中,天子使用九鼎八簋(鼎:盛放肉制品;簋:盛放黍、
稷等粮食制品),诸侯用七鼎八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两簋甚至一鼎,西周的列鼎制度主要
反映了
A.宗法制的严密
B.畜牧业、农业的高度繁荣
C.礼制文化的形成
D.中央集权的政治形态
4.《史记 老子列传》记载,当年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的知识。老子对孔子说:“君子得其时则驾,
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下列哪句话体现了材料中老子的观点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都江堰灌溉系统利用地势和水势,科学地解决了岷江的分流和排沙等难题。其防洪、灌溉等功效至今
仍造福成都平原,它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办事的“天人合一”之作。该工程
A.是秦国称霸的决定因素
B.加速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C.展示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D.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6.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仁义不施”:陆贾认为“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柳宗元则强调“秦之
失,在政不在制”。这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
A.为政者残忍昏庸
B.农民起义频发
C.统治者不行仁政
D.社会矛盾激化
第1页
(共7页)
7.考古发现,今河北秦井陉古驿道和云南曲靖秦五尺道车辙宽度与当时规定的“舆六尺”(合今天1.39
米)基本一致,而秦始皇陵出土的两辆铜车轨距分别为1.90米和2.03米;陕西富县秦直道遗址发现
了1.10米、1.30米、1.40米三种车辙宽度。这可用来说明秦朝
A.国家治理具有灵活性
B.并未完成国家统一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中央集权日益削弱
8.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和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
当然的。但是,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
点的是
A.内阁制取代丞相制
B.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9.秦、隋尽管二世而亡,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建立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
B.开辟了南北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D.以思想统一促成政治统一
10.观察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结合所学分析,可以得出的合理推理是

长沙
西汉前期各封国大数范围
C西汉初期中央章府直接镜治的大数区域
图1战国后期政治形势图
图2西汉初期主要封国示意图
A.西汉恢复了战国时期的分封制
B.西汉并未继承秦朝的治国策略
C.西汉尚未确立大一统政治局面
D.历史演变具有传承性与曲折性
11.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9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表中信息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皇帝
和帝
殇帝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即位年龄
2
15
12
1
寿命
27
2
30
3
36
34
14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郡国并行制的实行C.外重内轻藩镇割据
D.少数民族内迁中原
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