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全优突破卷(原卷版 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全优突破卷(原卷版 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全优突破卷
数 学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八上·西湖期中)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内错角相等 B.三角形内角和是
C.是有理数 D.若,则
2.(2024八上·钱塘期中)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5,3 B.2,2,7 C.4,5,7 D.3,3,6
3.(2024八上·温州期中)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6和12,则它的周长为(  )
A.18 B.24 C.30 D.24或30
4.(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节水、节能、回收、食品四个标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2023八上·历下期中)将第一象限的“小旗”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符合上述要求的图形是(  )
A. B.
C. D.
6.(2023八上·赣州期中)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的依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7.(2023八上·余姚期中)已知实数满足,则以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20 B.16
C.20或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
8.(2023八上·红桥期中)如图,,,,,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9.(2024七上·兰溪期中)设 ,,.若,则的值是(  )
A.5 B.6 C.7 D.8
10.(2023·期中)如图,AD是的平分线,BD=CD,过D点作DE⊥AC于点E,DF⊥AB交BA于点F,则下列结论:①△CDE≌△BDF ②CE=AB+AE ③=④=,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有(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4八上·广州期中)计算:   .
12.(2024八上·瑞安期中)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   度.
13.(2023八上·龙湾期中)小慧用测角仪和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如图,她在同一直线上分别找两个观测点测量的度数以及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旗杆的高度.当,时,的比值为   .
14.(2023八上·郧西期中)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15.(2023八上·龙岗期中)如图,一只跳蚤从点出发,先向上爬了个单位,又向左爬行了个单位到达点,然后跳到点关于轴成轴反射的点,则点的坐标为   .
16.如图,中,,,若点是直线上一动点,连接,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若,求的最小距离为   .
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题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24八上·天河期中)①已知,,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
②已知坐标平面内有两点,,若点、关于轴对称,求的值.
18.(2024八上·浏阳期中)如图,在△ABC中,∠C=90°,∠B=3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E,DE交BC于点D,连接AD.
(1)求证:AD平分∠CAB;
(2)若CD=3,求BD的长.
19.(2023八上·章贡期中)如图,在中,,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E,交AC于点D.
(1)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2)若,的周长为20,求的周长.
20.(2023八上·禄劝期中)如图,在等边中,CD平分交AB于点D,交BC于点E.
(1)求证:是等边三角形;
(2)试判断BE与B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1.(2023八上·黄陂期中)(1)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2)直线过点,且与轴垂直,则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3)若点和点关于直线对称,求的值.
22.(2023八上·庄浪期中)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
(1)证明:△BCE≌△CAD;
(2)若AD=25cm,BE=8cm,求DE的长.
23.(2023八上·六安期中)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24.(2024八上·北京市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点,且平行于y轴.给出如下定义:点先关于y轴对称得点,再将点关于直线l对称得点,则称点是点P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
(1)已知,,,则它们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点D的坐标是,点D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是点,求线段的长;
(3)已知点,,,,以线段为边在x轴上方作正方形,若点P,Q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分别为,,且线段与正方形的边有公共点,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25.(2023八上·海淀期中)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w,底边上的高长为h,定义为等腰三角形的“胖瘦度”,设坐标系内两点,,,,若P,Q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这个等腰三角形为点P,Q的“逐梦三角形”.
(1)设是底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的“胖瘦度”   ;
(2)设,点Q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P,Q的“逐梦三角形”的“胖瘦度”,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
(3)以x轴,y轴为对称轴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为,且点A在第一象限,点,若正方形边上不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全优突破卷
数 学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内错角相等 B.三角形内角和是
C.是有理数 D.若,则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A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B、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故B是真命题,符合题意;
C、是无理数,故C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D、若,则,故D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实数的分类,绝对值的意义,结合真假命题的定义,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5,3 B.2,2,7 C.4,5,7 D.3,3,6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2+3=5,
∴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A不符合题意;
B、∵2+2<7,
∴2,2,7不能组成三角形,故B不符合题意;
C、∵4+5>7,
∴4,5,7能组成三角形,故C符合题意;
D、∵3+3=6,
∴3,3,6不能组成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3.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6和12,则它的周长为(  )
A.18 B.24 C.30 D.24或30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6和12 ,
∴第三边可能为6或12,
若第三边为6,则两边之和6+6=12,此时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故第三边为12,
∴三角形的周长为:6+12+12=30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根据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得出第三边可能为6或者12,再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第三边的长度,再根据三边之和得到周长.
4.下列节水、节能、回收、食品四个标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得D选项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D.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5.将第一象限的“小旗”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符合上述要求的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第一象限的“小旗”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
∴所得的小旗的点与原来小旗的点关于x轴对称,
∴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得:所得的小旗的点与原来小旗的点关于x轴对称,据此判断即可.
6.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的依据是(  )
A.SAS B.ASA C.AAS D.SSS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如图,分别连接,CD和如图,
由作图可知: ,

在和中,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故答案为:D .
【分析】分别连接,CD和,根据 , ,可得从而可得出 。
7.已知实数满足,则以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20 B.16
C.20或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y-8)2≥0,
∴x-4=0,y-8=0,
解得x=4,y=8;
若4为腰,4+4=8,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8为腰,则8-4=4<8<8+4=12,可以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8+8+4=2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和偶次幂的非负性,可得x和y的值;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是否能够构成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8.如图,,,,,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9.设 ,,.若,则的值是(  )
A.5 B.6 C.7 D.8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


,解得:,

故选:C.
【分析】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出,,再利用已知条件得到,展开后整体代入求值.
10.如图,AD是的平分线,BD=CD,过D点作DE⊥AC于点E,DF⊥AB交BA于点F,则下列结论:①△CDE≌△BDF ②CE=AB+AE ③=④=,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有(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因为AD是的平分线 , DE⊥AC于点E,DF⊥AB交BA于点F,
所以
在和中
∵,
所以,故①正确;
同理可证得: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故②正确;
设线段AC交线段BD于点O,
由前面的三角形全等知道
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知道:,
所以故③正确;
因为BD=CD ,
所以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
又因为
所以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到再结合已知条件利用HL即可证得从而判定 ① ,同理可证得可以得到进而可判断②;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即可判定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和等量代换即可判定④ .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计算: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12.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则图中∠α的度数是   度.
【答案】105
【解析】【解答】解:如图,
∵∠ABC=90°,∠CBD=45°,
∴∠ABD=∠ABC-∠CBD=45°,
∴∠α=∠A+∠ABD=60°+45°=105°.
故答案为:105°
【分析】由图可知,∠ABC=90°,∠CBD=45°,求出∠ABD,进而求解.
13.小慧用测角仪和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如图,她在同一直线上分别找两个观测点测量的度数以及之间的距离,即可计算旗杆的高度.当,时,的比值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
∵在中,,,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外角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含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
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答案】17m
【解析】【解答】解: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3m时,三边为3m,3m,7m,3+3=6<7,三边关系不成立,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7m时,三边为3m,7m,7m,三边关系成立,周长为3+7+7=17m.
故答案为:17m.
【分析】分类讨论:①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3m时,②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7m时,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分析求解即可.
15.如图,一只跳蚤从点出发,先向上爬了个单位,又向左爬行了个单位到达点,然后跳到点关于轴成轴反射的点,则点的坐标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一只跳蚤从M点出发,先向上爬了2个单位,又向左爬行了3个单位到达P点,
∴P(-3,3),
∵点P与点P1关于x轴对称,
∴P1(-3,-3),
故答案为:(-3,-3).
【分析】先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P1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
16.如图,中,,,若点是直线上一动点,连接,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若,求的最小距离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如图,取的中点,连接,
∵中,,,
∴,
又∵,
∴,
又∵等边三角形,
∴,,

∴,
∴,
∴,
又∵,
∴垂直平分,即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时,取得最小值,
如图,延长,交于点,过点作于点,则的长即为的最小值,
∵,,
∴,

又∵,
∴,
在中,,即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取的中点,连接,得到,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即可得到,然后根据得到,即可得到,发现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时,取得最小值,延长,交于点,过点作于点,则的长即为的最小值,求出∠F的度数,解题即可.
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题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①已知,,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
②已知坐标平面内有两点,,若点、关于轴对称,求的值.
【答案】解:①,,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a-bb,
,,

②点和点关于轴对称,

解得,

【解析】【分析】①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到,,再去绝对值,合并同类项即可求解.
②根据“关于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列方程组,求出、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18.如图,在△ABC中,∠C=90°,∠B=3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E,DE交BC于点D,连接AD.
(1)求证:AD平分∠CAB;
(2)若CD=3,求BD的长.
【答案】(1)证明:∵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DB=DA,
∴∠DAB=∠DBA=30°.
∵∠C=90°,∠B=30°,
∴∠CAD=∠BAD=30°,
∴AD平分∠CAB.
(2)解:∵AD平分∠CAB,DC⊥AC,DE⊥AB,
∴DC=DE.
∵DC=DE,CD=3,
∴DE=3.
∵∠B=30°,DE⊥AB,
∴BD=2DE=6.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垂直平线的性质可求得∠∠DAB=∠DBA=3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得∠BAC=60°,即可得出∠CAD=∠BAD=30°, 即 AD平分∠CAB;
(2)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CD=3,再根据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D=6即可。
19.如图,在中,,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E,交AC于点D.
(1)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2)若,的周长为20,求的周长.
【答案】(1)证明:∵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
∴,
∴是等腰三角形;
(2)解:∵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
∴,
∵的周长为20,
∴,
的周长为:
【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周长公式进行边之间的转换即可求出答案.
20.如图,在等边中,CD平分交AB于点D,交BC于点E.
(1)求证:是等边三角形;
(2)试判断BE与B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
∴,
∴是等边三角形;
(2)解:,理由如下:
∵是等边三角形,∴,
∵CD平分,∴,∴,·
由(1)知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再根据直线平行性质可得,,则,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则,再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1.(1)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2)直线过点,且与轴垂直,则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3)若点和点关于直线对称,求的值.
【答案】(1)
(2);
(3)解:由对称性可得:,
解得,

【解析】【解答】解:(1)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
∴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2,-3)
故答案为:(-2,-3).
(2)直线l为x=1;
∵点B(-1,2)与某一点关于直线x=1对称
∴该点为的横坐标为1+=3,纵坐标为2
∴该点为(3,2)
∴点C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为1+(1-m)=2-m,纵坐标为n
∴点C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m,n)
故答案为:(3,2);(2-m,n).
【分析】(1)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
(2)关于与x轴垂直的直线x=a对称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相加等于2a;
(3)根据关于直线x=a对称的点的坐标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将a和b的值代入,即可求出代数式的值.
22.如图,∠ACB=90°,AC=BC,AD⊥CE,BE⊥CE,垂足分别为D,E.
(1)证明:△BCE≌△CAD;
(2)若AD=25cm,BE=8cm,求DE的长.
【答案】(1)解:∵∠ACB=90°,BE⊥CE,
∴∠BEC=∠ACB=∠ADC=90°,
∴∠ACE+∠BCE=90°,∠BCE+∠CBE=90°,
∴∠ACD=∠CBE,
在△BCE和△CAD中,

∴△BCE≌△CAD(AAS);
(2)解:∵△BCE≌△CAD,
∴AD=CE,BE=CD,
∴DE=CE﹣CD=AD﹣BE=25﹣8=17(cm).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BEC=∠ACB=∠ADC,根据等式性质求出∠ACD=∠CBE,根据AAS证明BCECAD;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AD=CE,BE=CD,利用DE=CE-CD,即可解答.
23.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140°
(2)解:35°
【解析】【解答】解:(1)∵∠BDC=∠A+∠ABD,
∴∠ABD=∠BDC-∠A=60°-40°=20°,
∵是的角平分线,
∴∠ABC=40°,
∵DE∥BC,
∴∠BED=180°-40°=140°;
(2)∵,
∴∠ABD=∠A-20°,
∵是的角平分线,
∴∠ABC=2(∠A-20°),
∵DE∥BC,
∴∠C=180°-∠EDC=180°-65°=115°,
∴∠A+2(∠A-20°)+115°=180°,
∴∠A=35°。
【分析】(1)首先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ABD=2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C=4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ED=140°;
(2)根据 , 得出∠ABD=∠A-20°,进一步得出∠ABC=2(∠A-2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115°,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A+2(∠A-20°)+115°=180°,解方程即可求得∠A的度数。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点,且平行于y轴.给出如下定义:点先关于y轴对称得点,再将点关于直线l对称得点,则称点是点P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
(1)已知,,,则它们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的坐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点D的坐标是,点D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是点,求线段的长;
(3)已知点,,,,以线段为边在x轴上方作正方形,若点P,Q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分别为,,且线段与正方形的边有公共点,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解:∵点D的坐标是,
∴点D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
∴;
(3)或.
【解析】【解答】(1)解:∵,
∴点A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
∴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的坐标,
∵,
∴点B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直线l经过点,且平行于y轴.
∴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为,
∴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的坐标,
∵,
∴点C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
∴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的坐标;
故答案为:(3,0);;
(3)解:∵,,
∴,
∴,
∵,,
∴,或,
∴,或.
故a的取值范围为:或.
【分析】(1)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结合二次反射点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2)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结合二次反射点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3)根据,,二次反射点的定义得出,根据,,求出,或,即可求出答案.
(1)解:∵,
∴点A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
∴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的坐标,
∵,
∴点B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直线l经过点,且平行于y轴.
∴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为,
∴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的坐标,
∵,
∴点C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
∴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的坐标;
故答案为:(3,0);;
(2)解:∵点D的坐标是,
∴点D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关于直线l对称的点,
∴;
(3)解:∵,,
∴,
∴,
∵,,
∴,或,
∴,或.
故a的取值范围为:或.
25.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w,底边上的高长为h,定义为等腰三角形的“胖瘦度”,设坐标系内两点,,,,若P,Q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这个等腰三角形为点P,Q的“逐梦三角形”.
(1)设是底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的“胖瘦度”   ;
(2)设,点Q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P,Q的“逐梦三角形”的“胖瘦度”,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   ;
(3)以x轴,y轴为对称轴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为,且点A在第一象限,点,若正方形边上不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
【答案】(1)
(2)或.
(3)或或
【解析】(1)解:如图,
∵是底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
又∵是高,
∴,
∴等腰直角的“胖瘦度”;
故答案为:,
(2)
设以P,Q为顶点的“逐梦三角形”为,
因为,点Q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故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某条坐标轴垂直,有三种情况,、
①当为底边时,若轴,如图:
则底边上的高长为,
∵P,Q的“逐梦三角形”的“胖瘦度”,
∴,
∴,
∴此时点Q坐标为,
②当为底边时,若轴,为底边的高,如图:
则底边长为,
∵P,Q的“逐梦三角形”的“胖瘦度”,
∴,
∴,
∴此时点Q坐标为,
③当为底边时,若轴,为底边的高,如图:
则底边上的高长为,
∵P,Q的“逐梦三角形”的“胖瘦度”,
∴,
∴,
∴此时点Q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Q的坐标或.
(3)
①当时,点P在正方形内,如图:
此时点P到正方形边的两个较小距离,,
若正方形边上不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则,,
∴,解得,
②当时,点P与点A的重合,此时正方形边上不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③当时,点P在正方形外,如图:
+
此时点P到正方形边的两个较小距离,,
若正方形边上存在点使得,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当点Q在上,为“逐梦三角形”底边的高时,,
∵,即,
∴底边的一半为:,
,不等式无解,故此此时不存在点;
当点在上,为“逐梦三角形”为底边一半时,,,
,解得,
∴即时,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当点在上,为“逐梦三角形”高时,,“逐梦三角形”为底边一半为:,
,不等式无解,故此此时不存在;
当点在上,为“逐梦三角形”为底边一半时,“逐梦三角形”为底边为:,底边的高为:,
,解得,即时,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④到、的距离大于5,故、没有满足条件的点,
综上所述:当或或时不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的高可得,再根据“胖瘦度”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2)设以P,Q为顶点的“逐梦三角形”为,分情况讨论:①当为底边时,若轴,则底边上的高长为,根据“胖瘦度”定义可得,则,再根据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答案;②当为底边时,若轴,为底边的高,则底边长为,根据“胖瘦度”定义可得,则,再根据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答案;③当为底边时,若轴,为底边的高,则底边上的高长为,根据“胖瘦度”定义可得,即,再根据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答案.
(3)分情况讨论:①当时,点P在正方形内,根据“逐梦三角形”的定义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答案;②当时,点P与点A的重合,此时正方形边上不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③当时,点P在正方形外,根据“逐梦三角形”的定义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答案;④到、的距离大于5,故、没有满足条件的点,即可求出答案.
(1)解:如图,
∵是底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
又∵是高,
∴,
∴等腰直角的“胖瘦度”;
故答案为:,
(2)设以P,Q为顶点的“逐梦三角形”为,
因为,点Q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故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某条坐标轴垂直,有三种情况,、
①当为底边时,若轴,如图:
则底边上的高长为,
∵P,Q的“逐梦三角形”的“胖瘦度”,
∴,
∴,
∴此时点Q坐标为,
②当为底边时,若轴,为底边的高,如图:
则底边长为,
∵P,Q的“逐梦三角形”的“胖瘦度”,
∴,
∴,
∴此时点Q坐标为,
③当为底边时,若轴,为底边的高,如图:
则底边上的高长为,
∵P,Q的“逐梦三角形”的“胖瘦度”,
∴,
∴,
∴此时点Q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Q的坐标或.
(3)①当时,点P在正方形内,如图:
此时点P到正方形边的两个较小距离,,
若正方形边上不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则,,
∴,解得,
②当时,点P与点A的重合,此时正方形边上不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③当时,点P在正方形外,如图:
+
此时点P到正方形边的两个较小距离,,
若正方形边上存在点使得,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当点Q在上,为“逐梦三角形”底边的高时,,
∵,即,
∴底边的一半为:,
,不等式无解,故此此时不存在点;
当点在上,为“逐梦三角形”为底边一半时,,,
,解得,
∴即时,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当点在上,为“逐梦三角形”高时,,“逐梦三角形”为底边一半为:,
,不等式无解,故此此时不存在;
当点在上,为“逐梦三角形”为底边一半时,“逐梦三角形”为底边为:,底边的高为:,
,解得,即时,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④到、的距离大于5,故、没有满足条件的点,
综上所述:当或或时不存在点Q使得P,Q的“逐梦三角形”满足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