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丹东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总复习阶段测试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丹东市2026届高三总复习阶段测试
历史
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姜寨聚落遗址中心有一个约4000平方米的中央广场,四周分布若五群房屋,每群均
有20间左右,包括大型房屋一座、中型房屋一、二座及小型房屋约近20座。“广
场”和“大房子”频能反映该聚落
A贫富分化加剧
B.存在氏族集会
C.商业活动频繁
D.进入阶级社会
2.粮食作为民生之本,其交易情况一直是国家经济情况的观察窗口,班固在《汉书·食
货志上》中评价:“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西
汉政府曾实施与此相关的政策是
A与民休息
B.统一货币
C.均输平准
D.征收算缗
3.隋唐时期司法官员对于诉讼案件,通常是恳切劝谕,力使人们深明大义,“皆以争讼
为耻”,从而调解纠纷,消除诉讼,达到“民风淳朴”“刑措而不用”的社会效果。
此现象表明当时
A司法重教化轻诉讼
B.律令儒家化程度加深
C.立法遵循宽简原则
D.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历史试卷
第1页共8页
4.元吴时期西夏已控制丝绸之路东段的主要通道,改变了外商直接来中原贸易的方式。
外商先与西夏贸易换回中原和辽的商品,外国商品再通过西夏辗转进入中原地区,
西夏商人东进辽、宋,西出西域各国进行中转贸易。此中转贸易
A避免了政权间的战争冲突
B.推动了西夏经济发展
C.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畅通
D.满足了北宋商品需求
5.1686年,康熙帝差副都统马喇等往黑龙江督理农务,次年又下达谕令:“黑龙江官
兵口粮,关系至重,屡次转运米数并黑龙江、墨尔根地方接续所种米数,宜加察明…
游手无事之人可分设官屯,广开田亩,以为恒产。”这反映出康熙帝
①重视黑龙江地区的农业开发
②若眼于边疆防务的需要
③主张广纳流民稳定社会秩序
④要求地方实现自给自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864年,清政府同西班牙签订了《和好贸易条约》。该条约对华工赴西属地区务工,
做出了华民必须情甘出洋、必须签订条约作为凭据等规定,为以后华工赴古巴提供
了制度规范。这一现象反映了清政府
A摆脱了被侵略的境地
B.初步具备近代外交意识
C.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D.贸易入超局面得到改善
7.1898年,严复在《译<天演论>自序》中说,“中国欲图自存,必先通西语:通西语,
必先译西书。译事不兴,则中国永为聋哑之国。”据此可知严复意在
A普及西学教育
B.学习西学救国
C.沿用中体西用
D.传播民主科学
8.图1选自1916年出版的《民国日报》。漫画中,紧接若“滇”“黔”,广西也竖起
了独立的大旗。关于漫画所反映的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图1
A.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B.结束军阀割据局面
C.使广西成为革命中心
D.导致“府院之争”
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