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3日下午4点至6点,绵阳某学校约(31.5°N,104.7°E)组织了英语考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半球位置及移动方向( )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2.该校学生发现当日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对之后一个月内的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3.英语开考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
A.12日1时 B.12日15时 C.13日2时 D.13日3时
4.英语考试结束时,与绵阳所处在同一日的范围占全球的( )
A.1/6 B.1/4 C.5/6 D.11/12
5.该日该校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
A.25.5° B.37.5° C.52.5° D.62.5°
6.该日北京时间12时,该校考生正前往食堂,看见太阳位于( )
A.正南方位 B.头顶正上方 C.西南方位 D.东南方位
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由古近纪时期的陆地湖相多种岩石构成,且赤壁丹崖广泛发育,还形成了许多不同造型的微小地貌。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7.岩浆岩侵入的地质年代范围为( )
A.寒武纪之后,三叠纪之前 B.泥盆纪之后,侏罗纪之前
C.三叠纪之后,古近纪之前 D.古近纪之后,三叠纪之前
8.图中侵入体的岩石类型为( )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中南段的北大山上,是世界上独有的花岗岩地质奇观,该石林形成过程中,尤其是雏形阶段与冰川有密切关系,亦被称为冰川石林。阿斯哈图石林景区所在地平均海拔1100米,昼夜温差大。下图2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观图,下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形成图2石林景观的岩石属于图1中的( )
A.甲 B.乙 C.丁 D.戊
10.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雏形阶段的地貌最可能是( )
A.海蚀柱 B.峰林 C.角峰 D.石笋
11.该石林形成过程是( )
A.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B.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岩浆侵入
D.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海底热液喷口是海底地壳裂缝中高温、富含矿物质的海水喷发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常被称为“黑烟囱”或“白烟囱”。科学研究发现,红海(如下图)海底1800m至3700m的水深范围存在多处热液喷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下列有关图示甲、乙两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板块为非洲板块 B.乙板块为亚欧板块
C.甲板块均为陆地 D.乙板块均为陆地
13.红海海底热液喷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板块挤压碰撞 B.板块张裂分离 C.板块俯冲运动 D.海底地壳下沉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据图可推断( )
A.甲地是向斜成山 B.①岩层垂直抬升
C.②是花岗岩 D.③是石灰岩
15.图中地区( )
A.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乙地可能有丰富矿藏
C.丙地适宜修建大型水库 D.丁地宜扩大耕地面积
某地理老师尝试用AI工具查阅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所蕴含的地理知识,并生成了一组关于庐山的地理试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中庐山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地壳运动 D.风化侵蚀
17.从地貌观察角度分析,“跃上葱茏四百旋”所描述的景象是( )
A.丘陵连绵,道路在山丘间迂回 B.地势平坦开阔,道路笔直延伸
C.山谷幽深,道路在谷底曲折向前 D.山峰陡峭,道路呈“之”字形
18.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山体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海拔升高 B.山顶变陡 C.坡度变缓 D.岩石变硬
河流阶地是河谷两岸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下图示意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①②③为不同岩层,T1、T2阶地上覆砾石的平均粒径T1>T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河谷地区( )
①西岸为凹岸②西岸为凸岸③东岸以沉积为主④东岸以侵蚀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与T2发育前的稳定期相比,T2形成后~T1发育前的稳定期河水流速较快。下列可作为推断依据的是( )
A.阶地的宽度 B.阶地基岩岩性 C.阶地上覆砾石粒径 D.阶地相对高度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成都平原的地方,为无坝引水工程。岷江江心所筑分水堰称为鱼嘴,将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宽而浅;东边为窄而深的内江,流入宝瓶口。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合理,并且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进水能力时,水和沙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大大提高了防洪抗旱效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李冰父子采用火烧岩石的方法使岩石爆裂,凿穿玉垒山,开通宝瓶口,引水入成都平原。以上处理岩石的方法所蕴含的原理类似于( )
A.高纬度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B.花岗岩石蛋地貌形成过程
C.河流中鹅卵石的形成过程 D.西北新月形沙丘形成过程
22.都江堰工程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地处理了泥沙问题。进入成都平原的泥沙量较小的原因是( )
A.飞沙堰将泥沙阻挡在内江一侧 B.内江位于凹岸,表层水流入,含沙量小
C.内江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 D.在宝瓶口处流速减慢,泥沙在内江沉积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中的冲积扇,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和退积是扇三角洲发育过程中常见沉积方式。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扇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该扇三角洲( )
A.面积不断扩大 B.前缘颗粒较大 C.扇顶低扇缘高 D.扇面沟谷发育
24.据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
①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②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③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面朝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此河流位于( )
A.赤道上 B.回归线上 C.南半球 D.北半球
26.若此河流是一条自南向北流动的河流,受侵蚀的是(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地名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符号,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活动的产物,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语言等科学内涵,是中华历史的活化石。华北平原北部以海河流域为主,下图示意海河流域近2000年来旱涝等级变化。旱涝等级数大于30,表示干旱;小于30表示湿润;等于30表示基本正常。完成下面小题。
27.秦汉时代,华北平原北部的地名多以“丘”“陵”、“阜”命名。推测当时人们聚居在这些地方要目的是( )
A.躲避洪水 B.选择墓址 C.利用光照 D.抵御外敌
28.当前,华北平原北部的“丘”“陵”“阜”多已消逝,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旅游发展 B.泥沙淤积 C.风力侵蚀 D.盗墓破坏
29.“阴”“阳”在我国地名中非常常见,一般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处于江汉平原的湖北汉阳却在汉江南面,推测其原因是( )
A.海拔较高,光照充足 B.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C.北有高山,取名为阳 D.汉江改道,城未改名
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区的河湖相沉积物经长期风力侵蚀,辅以间歇性流水冲刷与风化作用,形成的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风蚀地貌。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在气候变化、内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全球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下图为柴达木盆地鸭湖地区水上雅丹地貌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鸭湖地区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bdca B.dcba C.bacd D.bdac
31.b时期在水上雅丹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辅以间歇性的流水冲刷 B.为雅丹地貌提供水环境
C.形成深厚的湖相沉积层 D.增加干旱地区空气湿度
32.由图可知,c时期该地区形成的地理现象是( )
A.岩层错位 B.海陆变迁 C.地形倒置 D.风向突变
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现象。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造成图中降温区北宽南窄现状特点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格局 C.植被覆盖 D.洋流性质
34.31日最可能降水且升温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5.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最可能为(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台风
当南下的冷空气遇云贵高原山地阻挡,其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来回摆动,便形成了昆明准静止锋。研究发现,昆明准静止锋在不同年份位置变化较大。下图为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下图中符合图示锋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7.不同年份昆明准静止锋位置变化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势起伏的状况 B.大气中水汽含量 C.冷空气势力强弱 D.近地面大气温度
38.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贵阳地区的居民应( )
A.外出常备雨伞 B.预防高温中暑 C.警惕洪水威胁 D.调低空调温度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日23时前后,台风“康妮”的中心在浙江省沿海过境。中央气象台自10月30日以来,持续发布台风预警。下图为2024年10月30日23时~11月2日23时“康妮”路径概率预报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9.10月31日23时~11月1日23时,“康妮”风速下降,与之关联性最大的最可能是( )
A.海水温度变低 B.季风风向改变
C.地转偏向力变大 D.下垫面水汽增多
40.11月1日23时受台风影响,上海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二、综合题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阿尔卑斯山脉纵贯新西兰南岛,山地形成和形态演变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作用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其中西坡河流侵蚀强于东坡,导致南阿尔卑斯山脉分水岭向东移动。考察发现,南阿尔卑斯山脉断层附近的山体中富含硬度大、具有铁矿斑点的石英岩(砂岩与岩浆侵入的接触带形成)。下图示意新西兰南岛地理位置。
(1)描述新西兰南岛的地形特征。
(2)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南阿尔卑斯山脉海拔升高的主要原因。
(3)从降水和流水侵蚀角度,分析南阿尔卑斯山脉分水岭向东移动的原因。
(4)描述南阿尔卑斯山脉断层附近石英岩自形成至广泛出露的地质作用过程。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昌位于武汉的东南方向,某天气系统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先后控制武汉和南昌。下表是该天气系统影响下武汉和南昌的天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5日 6日 7日
武汉 雨,6﹣9°C 晴,3﹣10°C 晴,3﹣11°C
南昌 晴,10﹣18°C 晴,10﹣18°C 雨,7﹣10°C
(1)根据材料判断该天气系统的类型,说出判断的依据。
(2)指出天气系统前沿位于南昌与武汉之间的日期,并说明原因。
(3)分析7日与武汉相比,南昌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C 6.D
7.C 8.A
9.C 10.C 11.B
12.A 13.B
14.D 15.B
16.C 17.D 18.C
19.A 20.C
21.B 22.B
23.D 24.C
25.C 26.D
27.A 28.B 29.D
30.A 31.C 32.C
33.B 34.D 35.A
36.C 37.C 38.A
39.A 40.C
41.(1)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原面积狭小,沿海分布;地势起伏大,中部高,东西低,坡度西陡东缓。
(2)该山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使山脉海拔升高。
(3)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充沛,河流流量大;西坡地势起伏更大,流水侵蚀(溯源侵蚀)作用更强。
(4)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发生沉积作用形成砂岩;岩浆侵入到地壳岩石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浆周边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石英岩;后经地壳运动,强大作用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地壳抬升,石英岩经外力风化、侵蚀后,广泛出露。
42.(1)冷锋;依据:该天气系统的运动方向为西北向东南;受此系统影响,南昌由晴转雨,气温下降。
(2)5﹣6日;原因:根据冷锋雨区的位置,冷锋雨区位于锋后,5日武汉降水,武汉位于冷锋后,也就是5日后冷锋位于武汉与南昌之间;7日南昌降水,此时南昌位于冷锋后;因此可以推测出在7日前,即南昌转雨之前,冷锋前沿位于南昌与武汉之间,其日期是5﹣6日。
(3)南昌日温差较小。原因:7日南昌为阴雨天气,云量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间,大气逆辐射作用明显,起到保温作用,故其日温差较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