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万山区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情诊断试卷九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雾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密3.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试卷自留。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请将选出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国的青铜器,印度的梵文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A.统一性B.融合性C.多元性D.继承性2.14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说:“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他奋力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材料封体现的思潮是(A.专制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共产主义3.研究“古代亚非文明”,若要获取最直接、可信度最高的史料,以下选项优先选择(A.专题片《神秘的金字塔国度》B.古印度河流域摩亨佐·达罗遗址考古实物C.学术著作《解码汉谟拉比法典》D.神话故事集《古埃及传说》4.“封臣需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封君需保护封臣的荣誉与财产”的内容,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封君与封臣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等级森严不可逾越B.封君拥有绝对权威C.权利与义务相交织D.以宗教契约为基础5.九(1)班计划在假期开展以“古代亚非文明的发源地”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他们在如图所示区域自东向西探访人类文明。他们可以了解到的史实或遗存是()A.胡夫金字塔一《汉漠拉比法典》一摩亨佐·达罗遗址一甲骨文B.甲骨文一释迦年尼佛像一《汉谟拉比法典》一胡夫金字塔C.青铜工艺一释迦牟尼佛像一胡夫金字塔一《汉谟拉比法典》D.青铜工艺一空中花园一释迦牟尼佛像一帕特农神庙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6.“拜占庭帝国自14世纪初开始面临来自亚洲的新威胁,并于15世纪被其所灭。”这里的“新威胁”是指(A.阿拉伯帝国B.大唐帝国C.查理曼帝国D.奥斯曼帝国7,日本将军掌权,天皇成为傀儡的统治时期叫幕府统治时期。在古代日本,幕府统治开始于镰仓幕府,其建立者是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的()A.凯撒B.查理大帝C.源赖朝D.孝德天皇8.“星罗棋布在爱琴海上的诸多小岛屿难以走向政治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建立了大多以城邦式的弹丸小邦。”材料体现了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A.军事独裁B.小国寡民C.等级森严D.自给自足9.拜占庭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的语言文学、思辨智慧,古罗马的政治哲学和法律制度,还吸收了古代西亚和远东民族文化的营养。这强调了拜占庭文化(A.源远流长B.独树一帜C.兼收并蓄D.创新发展10.小王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下了“1世纪”“圣诞节”“耶稣”“什一税”等词语,可见他正在了解和学习()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11.现代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这既是欧洲经济复苏、城市兴起后,世俗国家和教会对高等教育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的产物,也是市民阶级力量崛起、世俗文化教育兴旺的表现。材料主要叙述了中世纪大学的()A.兴起背景B.发展历程C.突出特点D.深远影响12.伯里克利曾经骄傲地说:“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在雅典的民主政体中,最高权力机构是(A.主席团B.四百人议事会C.元老院D.公民大会13.它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高尔基成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它是(A.《伊索寓言》B.《天方夜谭》C.《格林童话》D.《医学集成》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4.7世纪初,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15.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16.古希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其中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17.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18.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武力斗争和三、综合题(第19题,共13分)19.文明探源·智慧传承。请你和同学组成探访小组,循着历史的足迹,进行世界古典文明的探寻之旅,并回答相关问题。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