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临川六中、临川区第五实验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临川六中、临川区第五实验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六中学、第五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近期,某同学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并拍摄了以下两张照片。据此可知该展览的主题是( )
A.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 B.法典之美:古巴比伦文明
C.种姓之森严:古印度文明 D.民主之高峰:古希腊文明
2.这是一部人类早期的法典,其序言称法典制定者为“巴比伦之太阳”,并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使“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反映了朴素的法律价值观。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3.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土了具有印度河谷文明特色的石印章、玛瑙珠子;印度河谷遗址出土了一些具有美索不达米亚雕刻风格的小人像。这一现象表明( )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B.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
C.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文明 D.东西方间文化交流频繁
4.伯里克利实行公职津贴制,即为包括陪审员等在内的政府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给予膳食费,后来发展到参加公民大会也可以领取津贴,甚至出席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表演也可以领取“观剧津贴”。这旨在( )
A.提高雅典消费水平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促进社会阶层平等 D.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5.地中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2世纪时,有一位旅行探险者想要环游地中海,他应该前往(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6.在书写系统出现以前,古希腊人常在陶瓶上绘制图像记述历史,后来古希腊人用陶瓶图像与文字共同记述历史,如下图“奇吉陶瓶”描绘了当时的战争场景,其饰带上出现了神话人物身份的题名,这反映了古希腊( )
A.城邦衰落源于连年战争 B.陶瓶兼具叙事性与艺术性
C.艺术作品渗透理性精神 D.城邦的历史均由陶瓶记载
7.在苏格拉底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灵魂、思想,并追求善; 对于人来说,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善,致力于自己灵魂的净化和最大改善,才是他们最要紧的事情。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
A.善良是人类的本性 B.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C.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D.万物由“原子”组成
8.在中世纪西欧,封君通过授予封臣土地,构建起双方权利与义务交织的社会等级秩序。在同时期的庄园中,领主将土地分配给佃户耕种,佃户通过劳役和缴纳租税来换取土地的使用权。这表明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的共同点是( )
A.以军事为核心的服务关系 B.以分封为基础的阶级关系
C.以宗教为依托的统治关系 D.以土地为纽带的契约关系
9.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逐渐被公认为新的社会成分。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完全摆脱了封建领主控制 B.社会经济发展落后
C.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D.在规模上微不足道
10.建于12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地处意大利北部交通要塞,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为此建立了这所以法律见长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建立反映出(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教会势力的削弱 C.文艺复兴的扩展 D.商品经济的繁荣
11.如下是“罗马法学演变”流程图,对其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习惯法属于定罪量刑有文字依据的成文法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罗马民法大全》编纂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D.公民法和万民法构成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12.恩格斯指出,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现了艺术繁荣,这像是古典时代的反照。据此可知,拜占庭文化( )
A.重塑了希腊罗马昔日的荣光 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推动欧洲中世纪时代的到来 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13.日本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取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 )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C.提倡“文明开化” D.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4.尚劝余在《阿拉伯帝国》中写道:“阿拉伯民族对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史所做出的不朽贡献,不得不说是人类的一大幸运,也是一大旷世奇迹。”下列成就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医学集成》
C.《查士丁尼法典》 D.《荷马史诗》
15.观察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租地农场的兴起 B.手工业行会的发展
C.工厂制度的形成 D.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16.中世纪晚期,工商业者进入英国的最高法院和税务法庭、法国的财政和司法机构任职,甚至还有的在一些国家担任了除财政、司法大臣以外的顾问和国家各部大臣。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封建贵族势力强大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D.封君封臣制度强化
17.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在《歌集》中写道:“我同时燃烧又冻结,爱恋又憎恨,渴望又恐惧……我的心被两种相反的力量撕扯。”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其作品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早期的思想内核。彼特拉克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
A.反对宗教束缚,倡导科学理性 B.肯定人性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C.批判封建专制,主张民主政治 D.推崇古典文化,复兴希腊罗马
18.下面是哥伦布《航海日记》里的一则材料,该材料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 )
当地(美洲)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哥伦布)以为,无须返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A.背景 B.动机 C.过程 D.影响
19.下面内容节选的是15—17世纪部分欧洲国家的殖民历史。它们共同揭示了( )
·1493—1600年,葡萄牙人仅在非洲就掠走了超过27万公斤的黄金。 ·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黄金20多万公斤,白银1800万公斤。 ·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通过种植园和黑奴贸易获得巨额利润。
A.西欧庄园制度的建立 B.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0.以下是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撰写的历史小论文标题,他们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论文1 《从庄园到城市:生产方式的蜕变之路》
论文2 《从禁锢到解放:人文主义引领思想潮流》
论文3 《航海冒险: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论文4 《血腥掠夺:资本原始积累背后的真相》
A.古代欧洲庄园探秘 B.人文主义诞生及发展
C.欧洲社会迈向近代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综合题
21.徜徉历史长河,领略文化与思想的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梨俱吠陀》中的一首赞美诗简要叙述了世界的产生和等级的起源。“众神牺牲了宇宙的原人,婆罗门是他的嘴,他的双臂成为罗阇尼亚(后发展为刹帝利),他的双腿成为吠舍,从两足生出首陀罗。月亮由心意而生,太阳由两眼产生。……”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如图,达·芬奇故居位于佛罗伦萨城外两公里处,曾经是一座农舍,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小型博物馆。这里展出了一些达·芬奇的发明模型和生平介绍,让你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1)材料一中描述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什么?这一描述有何作用?
(2)独特的建筑艺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篇章。
图片所示内容属于文献史料的有(填序号) 。
图片所示内容属于实物史料的有(填序号) 。
(3)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请以史实说明他为欧洲文化思想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4)有人说“14世纪的欧洲是黑暗与希望并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理由。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日本书纪》记载,608年,日本第二次派遣隋使,并在向隋炀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日本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天皇”一词。
1970年,陕西省出土了日本“和同开珎”银币五枚,其形制跟唐朝铸造的“开元通宝”相似。
材料二 资料1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资料2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统治者重视知识,推行了发展文化事业的举措,因此,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此基础上,阿拉伯文化进一步发展。
(1)材料一图文信息共同印证了哪些历史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请再列举一例史实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国家疆域与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对两大帝国发展的认识。
三、材料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雅典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要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服从和效忠国家的公民。因此其在教育内容上扩大了范围,使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相结合,并要求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内容设置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能履行公民职责的新一代。在办学形式上,雅典既有国家办学,也有私立学校,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当然,这种教育仅针对男性,雅典妇女一般局限在家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程禹文《古代雅典的教育及其特点》
材料二13世纪末,欧洲各国世俗学校普遍建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应进行了重大调整。西方近代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摘编自孙雪《近代西方教育观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并评价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教育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3)结合所学,请你再举一例说明教育对社会的贡献。
24.漫长的中世纪孕育了欧洲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14世纪,租地农场出现,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土地,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市民阶级的法律地位和政治权利。
——齐世荣《世界历史》
材料二 随着庄园制度的发展,农奴渐渐地受领主的司法权管辖。……有司法权的领主支配着佃户的人身和财产,……甚至对他人拥有生杀大权。当时存在的庄园法庭,审理各种诉讼案件,……由当地全体居民出席,依习惯法判决。
——布莱恩、西德尼《西欧中世纪史》
材料三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四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 奴隶,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马克思《资本论》 “三角贸易”简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领域出现的变化。试分析“农场主”与“农业工人”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庄园具有哪一权力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庄园法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试指出它的实质。
(4)根据材料四,填写A处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角贸易”给欧洲和非洲分别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B
6.B
7.B
8.D
9.C
10.D
11.B
12.D
13.D
14.B
15.D
16.C
17.B
18.B
19.B
20.C
21.(1)史称:种姓制度。作用:神话种姓制度的起源。(强化种姓制度等级秩序,巩固统治。)
(2) ②④ ①③
(3)史实说明: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4)理由:14世纪的欧洲,黑暗与希望并存。黑暗的因素: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黑死病在欧洲流行等。希望的因素:资本主义的萌芽;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新兴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的统治等。
22.(1)历史信息:隋唐时期中日之间存在交往;中国文化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实:鉴真东渡。
(2)认识: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且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其统治疆域内有着希腊罗马文化、两河流域文化等,帝国的统一与繁荣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帝国独特的地理优势、统一的政治版图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特殊地理条件,有利于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3.(1)特点:以培养公民为目标;教育内容扩大;办学形式灵活;男女不平等。
影响:促进了公民身心和谐发展;增强了公民的民主意识等。
(2)变化:世俗学校逐步普遍;人才培养不限于神职人员,范围逐步扩大;教育思想发生转变,由“以神为本”到更突显人的价值。
原因:文艺复兴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
(3)举例: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24.(1)变化:出现租地农场、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司法权。作用: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既维护了领主的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3)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A:非洲黑人奴隶(黑奴贸易)。影响:①对欧洲:加速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非洲: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