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城南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城南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城南四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函数中,变量是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2.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2),那么函数图象在(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第二、三象限
3.对于反比例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象经过 B.图象在第三、四象限
C.随的增大而减小 D.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4.下列方程中,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为常数)
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
A. B. C. D.
6.一元二次方程x2﹣6x=3,用配方法变形可得( )
A.(x+3)2=3 B.(x﹣3)2=3 C.(x+3)2=12 D.(x﹣3)2=12
7.不解方程,判定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A.无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D.只有一个实数根
8.已知点A(-2,a),B(-1,b),C(3,c)都在函数的图象上,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c<b<a C.c<a<b D.b<a<c
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k与(k为常数,k≠0)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10.如图,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P和点Q,点M在x轴上,且,若的面积为,则k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是 .
12.已知某市的耕地面积约为375 km2,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km2/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则S与n的函数关系式是 .
13.为方程的解,则的值为 .
14.已知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k2﹣2)x+2k+4=0的一个根,则k的值为 .
15.在正数范围内定义运算“*”,其规则为a*b=a+b2,则方程x*(x+1)=5的解是 .
16.如果直线y=mx与双曲线y=的一个交点A的坐标为(3,2),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 .
17.如图所示,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垂直轴,垂足为点,若,则的值为 .
18.反比例函数为常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在的图象上,轴于点,交的图象于点,轴于点,交的图象于点,当点在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当点是的中点时,则点是的中点,其中正确结论是 .
三、解答题
19.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
20.已知反比例函数,为常数,.
(1)若点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的值;
(2)若,试判断点,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21.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边,其中a=1,c=4,且关于x的方程x2﹣4x+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
22.已知:关于x的方程,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3.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A)是电阻R(Ω)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当R=10Ω时,求电流I(A).
24.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A、B两点.求:
(1)根据图象写出A、B两点的坐标并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
25.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求出线段AB,曲线CD的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3)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19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数最低达到36,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26.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交于C(4,﹣3),E(﹣3,4)两点.且一次函数图象交y轴于点A.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COE的面积;
(3)点M在x轴上移动,是否存在点M使△OC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你直接写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A D A C B C
1.A
【详解】解:A、,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
B、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C、,y与x-1成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D、,自变量的次数为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2.B
【详解】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2),
∴,得:m=-4,
∴该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B.
3.D
【详解】解:A、把x=2代入得,y=3,则(2,-3)不在图象上,选项错误;
B、∵6>0,则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选项错误;
C、当x<0时或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选项错误;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选项正确;
故选D.
4.C
【详解】解:A. 是分式方程,不是整式方程,故选项错误;
B. 可变形为3x-2=0,是一元一次方程;
C. 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选项正确;
D. (为常数),当a=0时,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A
【详解】解:
则,
∴x-1=0或x+4=0,
∴x1=1,x2=-4.
故选A.
6.D
【详解】解:x2﹣6x=3,
方程两边加上9得:x2﹣6x+9=12,
写成平方得形式:(x﹣3)2=12.
故选:D.
7.A
【详解】解:方程整理得:,∵△=,∴方程无实数根,故选A.
8.C
【详解】解:∵点A(-2,a),B(-1,b),C(3,c)都在函数的图象上,
∴,,,
∴c<a<b
故选:C.
9.B
【详解】选项A中,由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知k<0,由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知k>0,矛盾,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中,由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知k>0,由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知k>0,正确,所以选项B正确;由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知,函数图象从左到右上升,所以选项C、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解:设,
则,
∵点M在x轴上,且,
∴,
∴,
∴,
∴,
解得(舍去)
∴.
∵P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
故选:C.
11.
【详解】解:方程整理成一般式为,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是,
故答案为:.
12..
【详解】解:晋江市的耕地面积约为375km2,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 km2/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S与n的函数关系式是:
故答案为:S=.
13.6
【详解】解:依题意得:a2+a-5=0,
解得a2+a=5,
所以a2+a+1=5+1=6.
故答案是:6.
14.﹣3
【详解】把x=2代入kx2+(k2﹣2)x+2k+4=0得4k+2k2﹣4+2k+4=0,
整理得k2+3k=0,解得k1=0,k2=﹣3,
因为k≠0,
所以k的值为﹣3.
故答案为﹣3.
15.x=1
【详解】∵x*(x+1)=5,
∴x+(x+1)2=5,
整理得x2+3x-4=0,
(x+4)(x-1)=0,
所以x1=-4(舍去),x2=1,
即x=1
16.(﹣3,﹣2)
【详解】因为直线y=mx过原点,双曲线y=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其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A的坐标为(3,2),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 3, 2).
故答案为(-3,-2 ).
17.6
【详解】解:在反比例函数中,,
解得.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
故答案为:6.
18.
【详解】解:由于、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则与的面积相等,都为,正确;

又矩形、三角形、三角形为定值,
则四边形的面积不会变化,正确;
连接,点是的中点,
则和的面积相等,
的面积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
与的面积相等,
与的面积相等,
点一定是的中点,正确;
故答案为:.
19.(1),
(2),
【详解】(1)解:,

或,
即,.
(2)解:,



或或或y,
即,.
20.(1);
(2)点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点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理由见解析.
【详解】(1)解:∵点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
解得:;
(2)当时,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当时,,
故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当时,,
故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21.△ABC为等腰三角形
【详解】解:∵方程x2﹣4x+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4)2﹣4b=0
∴b=4
∵c=4
∴b=c=4
∴△ABC为等腰三角形.
22.见解析
【详解】证明:,
∵无论k取何值,,
∴,即,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3.(1);(2)3.6A.
【详解】解:(1)由电流I(A)是电阻R(Ω)的反比例函数,设(k≠0),
把(4,9)代入得:k=4×9=36,
∴.
(2) 当R=10Ω时,=3.6A.
24.(1)、;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2)或
【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
将点代入到反比例函数中,
可得,解得,
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将点、点代入到一次函数中,
可得 ,解得,
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2)由图象,知当或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
25.(1)AB解析式为:y1=2x+20(0≤x≤10);曲线CD的解析式为:y2=(x≥25);(2)第30分钟注意力更集中.(3)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详解】(1)设线段AB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1=k1x+20,
把B(10,40)代入得,k1=2,
∴AB解析式为:y1=2x+20(0≤x≤10).
设C、D所在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2=,
把C(25,40)代入得,k2=1000,
∴曲线CD的解析式为:y2=(x≥25);
(2)当x1=5时,y1=2×5+20=30,
当x2=30时,y2=,
∴y1<y2,
∴第30分钟注意力更集中.
(3)令y1=36,
∴36=2x+20,
∴x1=8,
令y2=36,
∴36=,
∴x2=≈27.8,
∵27.8-8=19.8>19,
∴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
26.(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2)S△COE=S△AOE+S△AOC=×1×3+×1×4=3.5.
(3)点M坐标为M1(8,0)或M2(5,0)或M3(﹣5,0)或M4(,0).
【详解】
试题解析:(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C(4,﹣3),
∴﹣3=,∴k=﹣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y=ax+b的图象经过C(4,﹣3),E(﹣3,4)两点,
∴,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与y轴交于点A(0,1),∴S△COE=S△AOE+S△AOC=×1×3+×1×4=3.5.
(3)如图,∵C(4,﹣3),∴OC==5,
①当CM=OC时,可得M1(8,0).②当OC=OM时,可得M2(5,0),M3(﹣5,0).
②当MC=MO时,设M4(x,0),则有x2=(x﹣4)2+32,解得x=,∴M4(,0).
综上所述,点M坐标为M1(8,0)或M2(5,0)或M3(﹣5,0)或M4(,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