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基础题组 题号 1 2 3 4 5 6 7
难易度 ★ ★ ★★ ★ ★ ★★ ★★
知识点 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 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原因 2010-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变化 中国高铁迅速发展的原因 英法海底隧道的影响 1958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难易度 ★ ★ ★★ ★★ ★★ ★★ ★
知识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飞机的发展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的最重要意义 1952年中国民航局的管理 交通变迁缩短通行时间 地铁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 1922年上海公共汽车公司广告 美国汽车旅行发展
提升题组 题号 1 2 3 4 5 6
难易度 ★★★ ★★★ ★★★ ★★★ ★★★ ★★★
知识点 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建设 中国、欧洲、美国建设高铁成本对比 我国交通运输注重可持续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推动边疆经济发展 中美快递业对比
知识点一 陆海交通的发展
1.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240美元一辆。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  )
A.资本家的购买力降低了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C.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
D.苏联汽车工业的竞争
答案:C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答案:C
解析:轿车生产滞后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国情考虑,也就是需求不足,故C项正确。
3.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后,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经过40多年,美国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千米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原因是(  )
A.国内市场的需要 B.联邦政府的支持
C.加强国防的需要 D.垄断资本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这是出于加强国防的考虑,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市场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因素,排除A、D两项;联邦政府支持是为了加强国防,排除B项。
4.下图为2010-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变化图(单位:万千米)。这反映了该时期的中国(  )
A.高速公路在交通中居主导地位
B.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C.高速公路的里程位居世界首位
D.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高速公路里程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
5.下列对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 ②努力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 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生命力 ④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6.1994年,经过多年建设,英法海底隧道把孤悬在大西洋中的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紧密地连接起来,这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这一工程(  )
A.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C.实现了英国同欧洲大陆贸易往来
D.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英法海底隧道连接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方便了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故选A项。B、C、D三项说法错误,均排除。
7.邮票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右图邮票纪念的是1958年11月27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该邮票折射出(  )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B.列强对中国的水运垄断被打破
C.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带来较大成果
D.中共八大路线体现急躁冒进倾向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58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一五”计划完成,“跃进号”远洋货轮下水,证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带来较大成果,故选C项。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始于1961年,排除A项;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垄断,排除B项;中共八大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方向,排除D项。
知识点二 航空的发展
8.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各国民用机场星罗棋布,把人们带入星空时代。这从本质上体现出(  )
A.飞机出现适应了社会经济和生活需要
B.窄体客机脱离时代要求已被淘汰
C.飞机制造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D.飞机已成为人们的第一出行方式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各国民用机场星罗棋布”可得出,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各国的民航事业得到了发展,C项正确。飞机早已出现,排除A项;窄体客机并没有被淘汰,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飞机是第一出行方式,排除D项。
9.1950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的成立对当时新中国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初步建立了一套有关航空经营管理的制度
B.便利了中国与苏联的往来
C.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对外航空交通的封锁
D.培养了一批骨干技术人员
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敌对政策,当时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建立有利于打破西方对中国对外航空交通的封锁,C项正确。A、B、D三项是意义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均排除。
10.1952年5月,中央军委、政务院决定将民航划归空军建制,并将民航行政管理和业务经营分开,改设民航局作行政领导机构,设民航公司为经营业务的机构。这表明当时中国民航局(  )
A.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B.奉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政企合一体制 D.重视拓展业务范围
答案:A
解析:民航被划归空军建制,体现了半军事化管理的特征,A项正确。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排除B项;民航局行政管理和业务经营分开,说明民航局不是实行政企合一体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拓展业务范围,排除D项。
知识点三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11.商朝的驿使48天能走600千米,清朝的快马一昼夜可行400千米,现在的高铁已经超过350千米每小时。这说明(  )
A.高速铁路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B.交通的变迁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
C.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了交通工具的速度
D.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答案:B
解析:从商朝的步行,到清朝的快马,以至今天的高铁,人们的出行速度越来越快,这说明交通的变迁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B项正确。高铁只能反映部分材料内容,排除A项;驿使和快马与科技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生活质量,排除D项。
12.二战后,地铁受到各国广泛重视。从经营情况看,兴建地铁是亏本的,但各国政府仍不惜花费巨资建设地铁。这主要是因为地铁(  )
A.具有高速与舒适的优点
B.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
C.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D.缩短了城市人流和物流时间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地铁的修建从经营方面看是亏本的,但是地铁的修建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B项正确。A、D两项是地铁的优点,但不足以成为亏本也要修建的理由,均排除;C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
13.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由此可见,新式公共交通的兴起(  )
A.适应了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要求
B.大大加快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C.推动了报纸、广告等大众传媒的变迁
D.宣告旧式交通工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可知,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节省时间,这适应了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要求,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科学转化为生产力,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大众传媒的变迁,故C项错误;旧式交通工具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故D项错误。
14.托勒密在《未来的冲击》中记述:“一般有汽车的美国人每年平均开车1万英里……总的里程数更是大得惊人。例如1967年10800万名美国人共进行过3.6亿次离家100英里并在外地过夜的旅行,单单这些旅行的总路程就有3120亿英里。”这种情况的出现(  )
A.得益于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
B.说明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发展
C.表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D.重塑了美国人的社会等级观念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汽车行驶总里程增长迅速,汽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汽车工业和道路建设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只列举了汽车一种出行方式,未反映出“立体化”,排除B项;仅旅行不能代表美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时间 1901年 1908年 一战前
汽车业工人人数 1773人 12400人 5万多人
年产量 884辆 5547辆 2万辆
这些数据说明了德国(  )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
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这说明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得出,排除;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轻重工业比例问题,排除D项。
2.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公路、水运、民航、铁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手段,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联运,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建设关注的重点。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交通联运网络成为不同国家发展的必需
B.利于形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序竞争的局面
C.西方国家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
D.交通运输速度和准确性得以保证
答案:B
解析:西方国家在交通建设方面注重整合各种交通运输手段,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实现交通联运,这有利于形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序竞争的局面,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西方发达国家对交通建设的关注,排除A项;“关注”不代表“健全了”,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3.2015年6月签订的伊朗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协议,85%的造价款由中国提供贷款融资;而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建设1千米高速铁路,成本为1700万-2100万美元;欧洲则为2500万-3900万美元,美国更高。这说明(  )
A.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国际共识
B.伊朗通过铁路建设提振经济
C.中国高铁国际化具有相对优势
D.铁路建设成本和国力成反比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高铁建设成本低于欧美国家,这说明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着相对的优势,C项正确。A、B两项材料不能体现,均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
4.能耗强度就是创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量。阅读下表:“我国三种交通方式的能耗强度变化(单位:Kgoe/ton km)”。由此可知,我国(  )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2000年
铁路 0.0137 0.011 0.0097 0.0081
公路 0.1234 0.0704 0.0579 0.0675
航空 2.451 1.1676 1.0664 0.6686
A.铁路成为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
B.公路运输的成本不断下降
C.交通所用能源的结构变化明显
D.交通运输注重可持续发展
答案:D
解析:1980-2000年,我国三种交通方式的能耗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反映了我国着力提高运输效能,注重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耗能低不等于效率高,排除A项;1990-2000年,公路的能耗强度有所上升,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交通所用能源,排除C项。
5.2009年,中国民航总局局长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距昆明659千米,山高陆深,经济落后,但投资2.56亿元的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于1999年建成通航后,“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该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01-2005年年均增长21.5%。材料强调(  )
A.第三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B.民航运输使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C.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D.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这反映了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不是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排除D项。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美国加快建设州际公路网,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公路里程持续上升,并最终超越了铁路,于1956年建立起全国性的、拥有跨越全美48个州的公路干线网络。更重要的是,生产企业为降低库存成本,提出了大批量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时限的要求,速度便成为快递业的制胜关键。快递行业将门到门运输作为重要的增值服务,时效性和可靠性更高的公路迅速抢占了铁路快递市场。随着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工业的崛起,高附加值商品的快递需求增加。成立于1907年、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美国联合包裹速递在这一时期成为行业领导者。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至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从153万件提升到507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1.5%。2018年,中国建成230多个邮政和快递类专业物流园区,邮路和快递服务网路单程长度达到3944.8万千米,拥有各类营业网点27.5万处。全行业拥有3家货运航空公司,运营全货机115架,邮政、快递服务汽车32.2万辆,电商班列、高铁快递等运营模式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全国建成200多个智能化分拨中心,电子运单使用率超96%,极大提高了各环节处理效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得到加快应用,行业开始出现“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先进业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美国快递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快递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中国快递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以时效性和可靠性更高的公路运输为主;强调速度;高附加值商品的快递需求增加。
(2)不同之处:起步晚,发展快;运输手段多样;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高。
影响: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时效性和可靠性更高的公路迅速抢占了铁路快递市场”“速度便成为快递业的制胜关键”“随着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工业的崛起,高附加值商品的快递需求增加”分别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至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从153万件提升到507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1.5%”可知,起步晚,发展快;根据材料二“全行业拥有3家货运航空公司,运营全货机115架,邮政、快递服务汽车32.2万辆,电商班列、高铁快递等运营模式取得重大进展”可知,运输手段多样;根据材料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得到加快应用”可知,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高。第二小问,快递业属于第三产业,其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快递业的发展基于交通的发展,同时也能进一步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基础题组 题号 1 2 3 4 5 6 7
难易度 ★ ★ ★★ ★ ★ ★★ ★★
知识点 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 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原因 2010-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变化 中国高铁迅速发展的原因 英法海底隧道的影响 1958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难易度 ★ ★ ★★ ★★ ★★ ★★ ★
知识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飞机的发展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的最重要意义 1952年中国民航局的管理 交通变迁缩短通行时间 地铁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 1922年上海公共汽车公司广告 美国汽车旅行发展
提升题组 题号 1 2 3 4 5 6
难易度 ★★★ ★★★ ★★★ ★★★ ★★★ ★★★
知识点 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建设 中国、欧洲、美国建设高铁成本对比 我国交通运输注重可持续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推动边疆经济发展 中美快递业对比
知识点一 陆海交通的发展
1.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240美元一辆。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  )
A.资本家的购买力降低了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C.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
D.苏联汽车工业的竞争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3.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后,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经过40多年,美国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千米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原因是(  )
A.国内市场的需要 B.联邦政府的支持
C.加强国防的需要 D.垄断资本的发展
4.下图为2010-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变化图(单位:万千米)。这反映了该时期的中国(  )
A.高速公路在交通中居主导地位
B.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C.高速公路的里程位居世界首位
D.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
5.下列对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 ②努力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 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生命力 ④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1994年,经过多年建设,英法海底隧道把孤悬在大西洋中的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紧密地连接起来,这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这一工程(  )
A.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C.实现了英国同欧洲大陆贸易往来
D.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7.邮票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右图邮票纪念的是1958年11月27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该邮票折射出(  )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B.列强对中国的水运垄断被打破
C.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带来较大成果
D.中共八大路线体现急躁冒进倾向
知识点二 航空的发展
8.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各国民用机场星罗棋布,把人们带入星空时代。这从本质上体现出(  )
A.飞机出现适应了社会经济和生活需要
B.窄体客机脱离时代要求已被淘汰
C.飞机制造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D.飞机已成为人们的第一出行方式
9.1950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的成立对当时新中国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初步建立了一套有关航空经营管理的制度
B.便利了中国与苏联的往来
C.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对外航空交通的封锁
D.培养了一批骨干技术人员
10.1952年5月,中央军委、政务院决定将民航划归空军建制,并将民航行政管理和业务经营分开,改设民航局作行政领导机构,设民航公司为经营业务的机构。这表明当时中国民航局(  )
A.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B.奉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政企合一体制 D.重视拓展业务范围
知识点三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11.商朝的驿使48天能走600千米,清朝的快马一昼夜可行400千米,现在的高铁已经超过350千米每小时。这说明(  )
A.高速铁路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B.交通的变迁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
C.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了交通工具的速度
D.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2.二战后,地铁受到各国广泛重视。从经营情况看,兴建地铁是亏本的,但各国政府仍不惜花费巨资建设地铁。这主要是因为地铁(  )
A.具有高速与舒适的优点
B.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
C.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D.缩短了城市人流和物流时间
13.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由此可见,新式公共交通的兴起(  )
A.适应了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要求
B.大大加快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C.推动了报纸、广告等大众传媒的变迁
D.宣告旧式交通工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14.托勒密在《未来的冲击》中记述:“一般有汽车的美国人每年平均开车1万英里……总的里程数更是大得惊人。例如1967年10800万名美国人共进行过3.6亿次离家100英里并在外地过夜的旅行,单单这些旅行的总路程就有3120亿英里。”这种情况的出现(  )
A.得益于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
B.说明城市交通呈现立体化发展
C.表明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D.重塑了美国人的社会等级观念
1.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时间 1901年 1908年 一战前
汽车业工人人数 1773人 12400人 5万多人
年产量 884辆 5547辆 2万辆
这些数据说明了德国(  )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
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2.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公路、水运、民航、铁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手段,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联运,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建设关注的重点。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交通联运网络成为不同国家发展的必需
B.利于形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序竞争的局面
C.西方国家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
D.交通运输速度和准确性得以保证
3.2015年6月签订的伊朗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协议,85%的造价款由中国提供贷款融资;而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建设1千米高速铁路,成本为1700万-2100万美元;欧洲则为2500万-3900万美元,美国更高。这说明(  )
A.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国际共识
B.伊朗通过铁路建设提振经济
C.中国高铁国际化具有相对优势
D.铁路建设成本和国力成反比
4.能耗强度就是创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量。阅读下表:“我国三种交通方式的能耗强度变化(单位:Kgoe/ton km)”。由此可知,我国(  )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2000年
铁路 0.0137 0.011 0.0097 0.0081
公路 0.1234 0.0704 0.0579 0.0675
航空 2.451 1.1676 1.0664 0.6686
A.铁路成为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
B.公路运输的成本不断下降
C.交通所用能源的结构变化明显
D.交通运输注重可持续发展
5.2009年,中国民航总局局长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距昆明659千米,山高陆深,经济落后,但投资2.56亿元的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于1999年建成通航后,“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该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01-2005年年均增长21.5%。材料强调(  )
A.第三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B.民航运输使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C.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D.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美国加快建设州际公路网,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公路里程持续上升,并最终超越了铁路,于1956年建立起全国性的、拥有跨越全美48个州的公路干线网络。更重要的是,生产企业为降低库存成本,提出了大批量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时限的要求,速度便成为快递业的制胜关键。快递行业将门到门运输作为重要的增值服务,时效性和可靠性更高的公路迅速抢占了铁路快递市场。随着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工业的崛起,高附加值商品的快递需求增加。成立于1907年、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美国联合包裹速递在这一时期成为行业领导者。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至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从153万件提升到507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1.5%。2018年,中国建成230多个邮政和快递类专业物流园区,邮路和快递服务网路单程长度达到3944.8万千米,拥有各类营业网点27.5万处。全行业拥有3家货运航空公司,运营全货机115架,邮政、快递服务汽车32.2万辆,电商班列、高铁快递等运营模式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全国建成200多个智能化分拨中心,电子运单使用率超96%,极大提高了各环节处理效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得到加快应用,行业开始出现“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等先进业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美国快递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快递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中国快递业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