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说明: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生活之味,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那个儿子tān 痪,整日小心翼翼的母亲,心中感慨有谁诉?那个散步时面对分歧,想要一家人各得其所的父亲( ① )满满责任溢心间;那个变成金色花,躲在暗处匿笑,天真烂漫惹人爱;那个雨夜徘徊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的女子,以荷叶喻母亲,颂伟大母爱……
生活之味,源于细节,伴以温情,辅以责任。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tān( )痪 (2)徘徊( )
2.(1分)在①处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3.(2分)文中划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个变成金色花,躲在暗处匿笑的孩子,天真烂漫惹人爱。
B.那个变成金色花,躲在暗处匿笑,天真烂漫惹人爱的孩子。
C.那个金色花,躲在暗处匿笑,天真烂漫惹人爱。
D.那个金色花,天真烂漫惹人爱,躲在暗处匿笑。
4.(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春的季节,春光在万山怀抱里,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②夏日,荷花们都沉醉在月色当中,悠悠地吐着香气,那优美的姿态和沁人的醇香,真是令我如梦初醒!③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夜里皓月当空,柳林摇曳,晚风轻拂,桂花飘香。④冬天如西北汉子粗犷豪放而又不失礼节,他带着洁白的礼物来到人间,早晨推开大门,整个世界粉妆玉砌,分外妖娆。
A.“季节”“里”“香气”都是名词。
B.“沉醉”是动词,“优美”“洁白”都是形容词。
C.第②句有语病,应将“如梦初醒”改为“如痴如醉”。
D.第④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方法。
5.(2分)选出下列语句中朗读的重音和停顿不恰当的一项( )
标注符号:重音“·”,停顿“|”。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C.“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D.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4分)
【甲】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①解②与月徘徊。
【注】①风船:风里飘荡的船;②解:能够,会。
6.(2分)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首句写竹里馆即诗人所在地的环境,塑造了一位身居茂密竹林的独处者形象。
B.甲诗第二句中诗人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情感,表现了诗人的孤单寂寞难以消解。
C.乙诗一、二句描绘自由成长的鱼鳖和荷花,突出表现了夏日湖中特有的野趣。
D.从诗题和内容来看,乙诗是诗人在望湖楼酒后描绘夏日湖景的七言绝句。
7.(2分)两诗写月都别有情趣:甲诗将明月与深林置于同一画面,突出了环境 的特点,乙诗中则将月拟人化,描绘了一幅这样的画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卓茂让马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默然解以与之,而自挽车而去。将去,顾之曰:“若非公之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①丞相府归马,叩头谢之。 (改编自《后汉书·卓茂传》)
【注】①诣:到……去。
8.(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顾( ) (2)若( ) (3)之( )
9.(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
(2)心知非是,默然解以与之,而自挽车而去。
10.(3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觉得文中哪一个人物值得你学习?说说你的理由。
(三)默写。(6分)
11.(1)曹操的《观沧海》中“ , ”两句勾画沧海轮廓,描写了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的景象。
(2)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比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3)乡愁是萦绕在世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四)课内文言词语积累(4分)
12.按课文内容解释加点词语。(每空0.5分)
(1)东临碣石 ( ) (2)次北固山下 ( )
(3)陈太丘与友期行 ( ) (4)去后乃至 ( )
(4)下车引之 ( ) (6)相委而去 ( )
(7)元方入门不顾 ( ) (8)太丘舍去 ( )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6分)
油菜花描着春天的眉眼儿
葛取兵
①油菜花绝对上不了大雅之堂。在春天,百花齐放,桃李争艳,这么一大堆花花草草中,油菜花是最平民最草根的了,但它热烈、奔放,毫不忸怩作态,也不孤芳自赏,在田野里,热热闹闹,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色彩,常引来翩翩彩蝶、嗡嗡蜜蜂,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子飞舞于花间,平添了乡间田园缤纷的景致。
②油菜花,还真的不同凡响。金灿灿,娇艳艳,明晃晃的。一穗穗,一长吊一长吊的,翠玉杆上,碧叶铺张,小花儿你开了我开,他开了她开,热闹着,闹腾着,那么长、那么长的时日,晃着你的眼。近看、细看,油菜花四片小小的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朴实个性。花片质如宣纸,嫩黄微薄的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细的纹路,那是技艺多么高超的雕刻家也无法雕琢出来的。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悄悄话。它有坚韧的根茎、茂密的叶,有着像栽种它们的农民们一样的纯朴与粗犷。
③对于出生农村的人来说,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熟悉得如同自己的亲人,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村庄就是在花开花落中过着小日子,油滋滋的,美着哩。油菜花开了,田野就有了梦的气息。碧油油的油菜叶像绿色的海,黄灿灿的油菜花就像金色的浪。绿海金浪,延绵推涌,煞是好看。站在田野路旁,怔怔地看着这花的浩瀚海洋,看着这金黄色的波涛一波一波地奔涌向前,直到消失在田野远远的尽头。
④九油十麦。刚忙完秋收,乡亲们来不及歇口气,就赶紧忙着种油菜。要赶在秋雨的小脚到来之前忙着晒田耕田整田,又吆喝着耕牛,将刚做完丰收梦的泥土推推搡搡地翻转来,耙碎,耙平,齐整整地锄成行,然后分垄起沟作畦,土一定要弄得细细的,均匀疏松再把一棵棵油菜移栽。一切忙完了,冬天又赶着呼呼的寒风来,搅得田野一片静寂,油菜不动声色,似停滞了生长,其实,油菜的根却在向下向下。随着节气的推移,顶着三九严寒,一枝一叶地努力往上窜,渐渐地由浅绿变成浓绿。来年,春节一过,一场春雨,两三声炸雷,油菜像被唤醒了似的,疯一般地往上窜,抽苔,扬花、结荚。初夏,收割下的菜籽送到榨油坊,榨出香喷喷的菜籽油,让整个村庄生动起来。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这油是万万不可少的。再加上锅碗瓢盆交响曲,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和家人,一起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也许再简单平淡不过,却是最难得的幸福。
⑤此时,站在油菜花里,想起乡下的父老乡亲。他们一边耕种,一边歌唱,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那已流逝了几百上千年的劳作方式,没有刀光剑影,更没有风花雪月,有的是简简单单,有的是从从容容。
⑥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走进油菜花里,慢慢地看,慢慢地玩,守着日子,一点点地消融。累了,用石板做枕头,躺在一节细草茸茸的田埂上歇息。看一线窄窄的天空撩开浓密的油菜花,把那种青翠欲滴的蓝滴到脸上、嘴上;看一朵朵油菜花停在半空中,像一只只亭亭的蜜蜂,嗡嗡地叫唤着,却不肯飞走——我就是那蝴蝶、那蜜蜂,以花蕊为床,以花瓣为被,舒舒展展地睡在了花朵中,一万年不醒。
⑦天上的风儿,轻轻地飘着,不紧不慢;田野的菜花,默默地开着,不艳不妖。若能,居一间农舍,拥半亩花田,喝一杯淡茶,看几本闲书,沐一身乡间野趣,于此男耕女织,养儿育女,心无旁骛,安之若素,岂不快意人生!
13.(2分)阅读全文,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第①段在内容上写出了油菜花的普通,结构上为下文写它不同凡响作铺垫。
B.第⑤段作者由眼前油菜花的描写联想到乡下父老乡亲,与文章内容无关,有跑题之嫌。
C.文章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述、描写、抒情等为一体。
D.本文语言简洁,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却又不缺乏文采,饱含真情实感。
14.(4分)阅读全文,概括油菜花的外形特点和内在品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6分)
材料一:
阅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滋养精神最有效的方式,然而阅读也有“深”“浅”之分。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这种阅读方式如今广为流行。
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向、实现精神跨越的过程。
材料二:
[注]数字化阅读方式有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数据来源于《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今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阅读方式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人们运用数字阅读工具,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获取大量信息,方便快捷。二是由于浅阅读负载的文本信息集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于一体,视觉图像脱离了高度抽象的文字编码,人们不需要解码,直接经由视觉感受就可以完成。三是浅阅读不再受阅读者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限制,只需具备一般的视觉感知能力即可,轻松愉快。
浅阅读多是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这种浅显化、碎片化的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弱化,知识难成系统。浅阅读中,读者只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量地占有信息。这种功利性的阅读心态,使读者对外来信息只简单接受,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浅尝辄止。同时数字阅读中各种各样的链接和音像让青少年很难养成集中精力阅读的习惯,弱化了他们的专注力和阅读理解力。浅阅读一旦成为习惯,必导致思考力和文化感受力的萎缩。
材料三:
只有深入思考,深度挖掘,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也才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怎样才能深阅读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寻找关联
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联想,从本书的其他章节或者其他书籍里面,寻找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二、纵向挖掘
遇到一些重要或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要去深度挖掘它背后的原理和背景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知识融会贯通。
三、精准转化
在真正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后,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整理和讲述。这是一个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和整理,然后重新阐述的过程。当你进入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你就迈进了深阅读的门槛。
四、圈画批注
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把问题或内在的理解感悟转化成文字。通过思维导图、文字批注等方法,来实现你与所读材料的互动,让阅读向纵深行进。其实,阅读的“深”与“浅”可以并行不悖。鲁迅主张读书既要“泛览”“多翻”,又要“专精”“读活”。书海无涯,采用何种方式阅读最终取决于个人的阅读能力及阅读目的。
(根据《阅读的正餐与快餐——深浅阅读的利弊分析》等文章改编)
15.(2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剧增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但没有改变人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介质。
B.2020-2022年,国民图书阅读率逐年增加,说明深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浅阅读的人数逐年减少。
C.利用数字化阅读工具进行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D.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是一种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追求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容易浅尝辄止。
16.(4分)根据材料三,请你为小语解决阅读困惑。
《秋天的怀念》该怎样进行深阅读呢?请你帮我推荐一种方法,并结合内容说明如何运用。 你的解决方法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5分)
我爱戈壁滩的风
①2013年,我因工作在甘肃的戈壁滩修建铁路。因为戈壁滩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风给了戈壁滩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象。刚到那里时,一眼望去都是荒芜苍茫的戈壁滩,只有几棵芨芨草在风中摇曳,虽然荒凉,却让人瞬间有了天宽地阔之感。
②戈壁滩上的一场风,要从春刮到冬。千百万年来,这不变的风里其实带着满腔的热情,仿佛当年马背上的胡人,蒙纱骑马挎着柳叶细刀,呼啸着沧桑。它好像是战于沙场的最后一个武士,横刀立马于戈壁,默默地守望着哺育了自己生命的地方,向戈壁展示着它的冷酷、刚毅、豪迈与狂放,向人类倾诉它的凄楚孤寂、无尽惆怅和深深幽怨。
③戈壁滩上的夏,当太阳把戈壁烤得像一口即将爆裂的油锅的时候,戈壁滩上的大多数生灵正在东躲西藏;无处藏身的芨芨草、骆驼刺等戈壁植物只能耷拉着脑袋享受阳光。这时的戈壁风,在烈日的炙烤下也显得疲惫不堪,躺在戈壁滩上有气无力地呻吟。当天空出现一片片云彩的时候,它们慢慢地爬起来,像一个酩酊大醉的酒鬼一样,迷迷糊糊、晃晃悠悠、踉踉跄跄地挪动着脚步,撞到人的脸庞和手臂等裸露处时,给人一种针灸的刺痛。有时,它们趁着酒兴,以它们特有的豪迈和狂放翩翩起舞,与阳光一起,在浩瀚无垠的戈壁深处,建造起一座座精美绝伦、形态逼真、若隐若现、亦梦亦幻、或动或静的海市蜃楼,给死一般沉寂的戈壁,增添了无限生机和万千气象。
④戈壁滩上的秋,风变得阴柔、清冷。它们像从封闭已久的魔窟中刚刚逃跑出来的魔鬼一样,一个个青面獠牙、面目狰狞。开始,它们还是一绺一绺的,不时发出一些细微的阴阳怪气的声响,但随着全身筋骨的舒展,就变成一股一股的,音调也变成清脆响亮的嗖嗖声。在戈壁风的号令下,野兔、田鼠等动物爬出洞穴,在红柳树中奔走觅食,雄鹰展翅蓝天,俯视着寻找猎物,茫茫无涯的戈壁上出现了少有的生机。这时,空气中好像有了阴冷潮湿的气息,戈壁也隐约有了大海的影子。极目远眺,茫茫戈壁,“浪花”滚滚,一丛丛灌木、一个个沙丘好似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叶叶扁舟,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蔚为壮观。有时候,魂魄不宁的戈壁风会一团团地聚到一起,形成一个个或细弱、或粗壮的龙卷风,使尽浑身力气旋转着、升腾着,直插蓝天,在雄浑高远的戈壁上矗立起一根根柱子,将天地连为一体。
⑤戈壁滩上的冬,风冷酷极了。那何止是风,简直是长了眼睛的刀子!无论你穿得多么厚实,它都要想方设法钻进你的裤腿、袖筒和领口之中,让人透心地凉,打在脸上,像针刺一样,钻心地痛。它们一缕一缕地呼啸而过,无情地撕扯着戈壁滩上少得可怜的枯萎干瘪的植被。当他们感到寒冷、孤独的时候,就结伴奔跑起来,沙子和尘土成了它们的棉衣。它们就这样守望着戈壁,捍卫着自己的尊严。每当雪花降临戈壁时,他们唯恐失去自己生存的领地,使出浑身解数驱赶着雪花胡乱地飞舞,把天空搅得混混沌沌、迷迷茫茫。但在经过一番搏击、广袤的戈壁披上银装后,戈壁风就慢慢地屈服了、顺从了。它们悄悄地躲进戈壁深处,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召唤。这就是戈壁风——万年不息、四季轮回的戈壁风——让人类胆寒、让人类颤抖的戈壁风!千年不语的戈壁风啊,是什么让你变得如此冷酷、如此无情?到底怎样才能化解你的孤寂,消除你的幽怨呢?
⑥戈壁滩上的风四季不同,风的韵味也不同,我在那里留下青春的足迹和美好的怀念。后来,不管我身处何方,只要刮风,我都会想起戈壁上吹起的沙沙风响。
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爱吟诵这首诗里的风,但我更爱戈壁滩上的风。
(5分)本文描写戈壁滩不同季节的风,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请补全两位组员的对话。
小语:第③段划横线句子运用了(1) 和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天戈壁滩的风在有云时,逐渐恢复生机的情态。
小文:我觉得该句还调动了(2) 和 (两种感官)进行描写,比如写夏天戈壁滩的风“撞到人的脸庞和手臂等裸露处时”,准确写出了

18.(4分)组员小言想参加朗诵比赛,请帮他将第五段画线句子进行重音部分的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那何止是风,简直是长了眼睛的刀子!
朗读设计:
理由:
19.(2分)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点题,写出了“我”对戈壁滩的风的总体印象:一年四季,各不相同。
B.戈壁滩夏天的风有时疲惫不堪、有气无力,有时豪迈、狂放;而秋天的风冷酷、孤独,冬天的风阴柔、清冷。
C.作者在戈壁滩留下青春的足迹和美好的怀念,爱戈壁滩的风,其实是热爱那一段难忘的戈壁滩的生活。
D.本文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情感饱满。
20.(4分)老师建议组员们将本文和朱自清的《春》进行比较阅读,请你找找两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中任选一个角度举例进行分析。
四、名著阅读(10分)
21.(2分)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告别了多姿多彩的百草园,来到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读书,三味书屋死气沉沉,让作者感受不到丝毫乐趣。
B.《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先从她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面的文章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D.《朝花夕拾》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22.(4分)《朝花夕拾》的原题《 》,取名《朝花夕拾》的意思是
。这组 (选填“小说”“诗歌”“散文”“议论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
23.(4分)在《朝花夕拾》中,有一些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阿长、寿镜吾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等。请你从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具体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个人物进行介绍。
五、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选择一个方面,把它写下来。请以“初中印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
要求:①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于都县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三)(6分)
(三)(15分)
七年级语文答题卡
12.(1)
18.(5分)(1)

的修辞手法

(2)

(两种感官)
(2)


(3)
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处
(3)
考生
缺考考生,由监考老师贴条形码,
禁填
并用2B铅笔填涂左边缺考标记
(四)(3分)》
19.(4分)朗读设计: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学校填写清楚,
正确填涂

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考生信息。
13.(1)
(2)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
理由:
错误填涂
黑色签
内作答,

超出答愿区
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案无效。
(3)
(4)
4.保持答题卡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
语言文字运用(9分)

1.(2分)(1)
(2)一
2.(1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20.(2分)四⑧C回
3四 回
4四B C 可
5四B D
(-)(6分)
21.(4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14.(2分)四B 回
(一)(4分)
15.(4分)
6.(2分)四BC四
7.(2分)
四、名著阅读(9分)
(二)(11分)
(二)(6分)
22.(2分)四 @回
8
(把这句话抄在横线上再断句)
16.(2分)四BCD
23.(1分)
9.(3分)(1)(
)(2)(
)(3)(
(2分)
17.(4分)
10.(4分)(1)
(1分)选填
(2)
24.(4分)
11.(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五、写作(50分)
25.
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2×22=44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2×22=484
(七语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