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酬乐夫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兰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河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被贬谪二十多年,“凄凉地”和“弃
置身”语带辛酸悲凉,蕴含诗人抑制已久的激愤心情。
B.颈联中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既有诗人的身世之感,又包含新陈代谢的自然
规律,比喻贴切,对仗工整,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
C.尾联看似平淡,实为点睛之笔。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
达了共勉之意。“长精神”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气概。
D.全诗意象丰富,感情真挚,层层递进,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感慨而不低沉,
惆怅而不颓废,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
16.古代诗词运用典故,语言凝练含蓄,表意丰富。请找出这首诗的用典之处并作分
析。(4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甲】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整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窒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富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九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第6页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六一居士传(节选)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颖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
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
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
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⑤者乎?而屡易其号…”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居士传》)
【注释】①谪:因罪而被降职或流放。②颖水:地名。③逃名:逃避名声而不居。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解释有误的一一项是(2分)
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弥漫的云气)
B.野芳发而幽香(芳香)
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关系)
D.是为五一尔(这)
18.下列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朗读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B.甲文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的“也”,表示判断语气。
C.甲文第②段依次写了山中四时及朝暮之景,体现了“乐亦无穷”。
D.乙文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解释了“六一居士”这个别号的含义。
19.将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20.“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别号。请结合甲、乙两文和下面的文化小贴士,说
说欧阳修不同时期的两个别号分别表达的志趣或思想。(4分)
.....
文化小贴士
古人的别号大多数是自己起的,也不受行辈和礼教约束,
比名和字显得自由,一般用以表达自己的志趣或恩想。
九年级语文期中救学质量监测第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