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C1 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培养“碳中和”领域专门人才的新型研究型学院。下列科学研究对实现“碳中和”没有帮助的是
A.研究开采“可燃冰”设备,提高开采效率
B.研究新型化学反应实现原子利用率100%
C.开发新型催化剂直接利用太阳能和水制备氢气
D.开发新型光伏电池材料,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2.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是
A.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B.拉瓦锡建立氧化学说
C.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3.下列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葡萄糖溶液 B.鸡蛋清溶液 C.纳米级氯化钠 D.油水混合物
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仪器①可用于分离乙醇与水 B.仪器②可用于称取5.85g氯化钠固体
C.装置③的圆底烧瓶中应加沸石,以防暴沸 D.装置④从箭头方向进气,用排空气法可收集H2
5.下列物质的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Cu丝可用作导线 B.NaCl可用作调味品
C.N2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D.可用作供氧剂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Mg(OH)2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B.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C.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D.向足量盐酸中滴入氨水:
7.钠元素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
B.碳酸氢钠俗称苛性钠,可用来去除油腻
C.氢氧化钠溶于水呈碱性,其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D.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少量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8.某同学在家中将白醋和食用碱面混在一起后,产生了大量的气泡,他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此气体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其中合理的是
A.观察(气体的基本特征)→分类(预测气体的性质)→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
B.分类(预测气体的性质)→观察(气体的基本特征)→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
C.观察(气体的基本特征)→实验→分类(预测气体的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D.实验→分类(预测气体的性质)→观察(气体的基本特征)→比较并得出结论
9.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Na受热先熔化然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蓝色的烟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红热的木炭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苏打溶液中:
B.无色溶液中:
C.pH=13的溶液中:
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04x1024个水分子中氢原子数为
B.常温常压下,1molCO2含有的原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D.常温常压下,56g由CO和N2组成的混合气中分子数为
12.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
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x、y、z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y、z可能是
A.NaOH、CuSO4、Na2CO3
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
13.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产物BaSO4不是电解质
B.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说明过量的Ba(OH)2发生电离
D.BC段溶液中:和Cl-可以大量共存
14.现有14.4g由CO与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L。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
图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气球中气体的分子数为
A.0.1NA B.0.2NA
C.0.3NA D.0.4N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用分类思想研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按一定方法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分类方法的名称为 。
(2)上述9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是 ,属于Y处的物质有 。
(3)② (填“属于”或“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⑨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为 。
(4)①与⑤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②与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14分)某溶液可能大量含有中的若干种,取适量溶液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1的化学式为 ,经过第一步操作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 。
(2)生成白色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某同学根据生成白色沉淀2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该同学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判断的理由: 。
(4)实验中使用的盐酸是1mol·L-1的HCI溶液,该溶液是利用浓盐酸稀释而成,浓盐酸的标签如图所示。
①若要配制500 mL 1 mol·L-1HCI溶液,需用量筒量取 mL浓盐酸。
②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 (用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字母只用一次)→G。
A.上下颠倒摇匀;B.量取;C.洗涤;D.定容;E.稀释;F.移液;G.装瓶
③进行配制操作时,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填字母,下同)。
a b c d
④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量取浓盐酸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c.量取浓盐酸后,洗涤量筒倒入烧杯中
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17.(14分)工业上氯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研究氯水性质实验的部分活动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文字或反应)
观察氯水颜色 ① 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
向氯水中滴入NaHCO3溶液 有无色气体生成 ② (写离子方程式)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品红试纸上 红色褪去 ③
(2)“价-类”二维图是研究元素的重要方法,如图为氯及其化合物的价态“价-类”二维图。
①二维图缺失的类别A是 ;B的化学式为 ;C 是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钾盐,则C为_(填化学式)。
②Cl2O7是酸性氧化物,写出与H2O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84”消毒液露置于空气中,其有效成分在空气中CO2的作用下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HCIO,另一种是酸式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是用强光照射密闭广口瓶中新制氯水时,用数字化传感器采集的图y[增强(大)或加深],HClO是弱酸。下列纵坐标(y)代表的物理量与图像相符的是 (填字母)。
a.溶液颜色的变化
b.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溶液的导电能力
18.(16分)现有mg含有杂质的样品,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测定其杂质含量: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其中CaCO3属于 (填“酸”“碱”或“盐”)。
(2)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
(3)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D,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写出装置C中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结束后,装置F中水的体积为VmL,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1,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列出计算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