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家小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卷五年级语文(满分:100分 时间:90 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分) 白鹭的身影 qīng chéng( ),在田间 xián yì( )觅食,宛如诗画。 做人要 chéng kěn( ),摒弃 jiǎo huá( )与 xū wěi( )。 爷爷储存的 liáng shi( )能抵御寒冬,地窖里的 méi tàn( )散发着温热。松鼠的 shū lǐ( )过的皮毛 shùn huá( ),爪子锐利能攀爬树杈。 这种药有 shā jūn( )功效,需在适宜的 shè shì( )度下保存。 (二)给加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4 分) 间隔(jiān jiàn) 强逼(qiáng qiǎng) 垂蔓(màn wàn) 眼睑(jiǎn liǎn) 细菌(jūn jǔn) 誊写(téng juān) 苔藓(xiǎn xiān) 树杈(chà chā)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协调 懒惰 理所当然 B. 讯期 俯冲 震天动地 C. 迷惑 爱慕 难以致信 D. 迟廷 酬谢 众星拱月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做事总是理所当然,从不考虑别人感受。 B. 面对威逼利诱,他负荆请罪,毫不动摇。 C. 这幅画的孔雀栩栩如生,仿佛活了一般。 D. 大家同心协力,终于完成了艰巨任务。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班会,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B. 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C. 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提升能力。 D. 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4.下列对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B. 到太阳上去,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列数字) C. 鲸的种类很多,可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分类别) D. 松鼠的叫声比黄鼠狼还尖些。(举例子)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搭石》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品质。 B. 《将相和》包含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 C. 《落花生》告诉我们要做外表体面的人。 D. 《少年中国说》激励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奋斗。 (四)按要求写句子(7 分)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力布对乡亲们说:“我说的话千真万确,请你们相信我。”(改为转述句)(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温和” 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3 分) (形容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鹭》) 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太阳》和《松鼠》都是__________体裁,前者语言__________,后者语言__________,描述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之舟》的作者是__________,文中的父爱藏在难忘的__________中;《“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中父亲的__________与母亲的慈爱形成对比。 魏征说:“__________,戒奢以俭”;朱用纯说:“一粥一饭,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20 分) (一)课内阅读(8 分)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花生__________的品格。(4 分) 2.画横线句子是文章的__________,揭示了全文主旨。(2 分)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 “有用的人” 的理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12 分) 故乡的芦苇 ①多年来,尤其令我梦牵魂绕的,是故乡的芦苇。 ②那些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绿色的轻云,给乡村添了几分恬静。 ③几乎所有的河沟、沼泽都有芦苇的身影。春天,芦苇钻出泥土,嫩黄的芽尖惹人喜爱;夏日,芦苇长得茂密,连成绿色的屏障,是我们的天然乐园 —— 我们在芦苇丛中捉迷藏、听鸟鸣,用芦苇叶折成小船放进河沟。 ④芦苇的用处可多了。收割后的芦苇能编苇席,铺在炕上格外舒服;能扎成扫帚,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晒干的芦苇还是上好的燃料,冬天能暖手暖脚。奶奶说,芦苇的根还能入药,能治一些小毛病呢。 ⑤如今身在异乡,每当看到芦苇,我就想起故乡的河沟,想起童年的欢乐。芦苇啊,你承载着我对故乡最深的思念。 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芦苇的特点。(3 分)2.第②段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写出了芦苇的__________。(4 分) 3.作者为什么说芦苇 “承载着我对故乡最深的思念”?(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种事物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言综合运用(5 分) 班级开展 “民间故事会” 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你喜欢的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写一句推荐语。(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荐同桌担任主持人,请写出推荐理由。(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习作(20 分) 题目:我熟悉的一种__________ 要求:1. 补充题目(动物或植物均可);2. 抓住事物特点,运用至少两种说明方法;3. 语句通顺,400 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1. 清澄 闲逸 2. 诚恳 狡猾 虚伪 3. 粮食 煤炭 4. 梳理 顺滑 5. 杀菌 摄氏(二)1. jiàn qiǎng 2. màn jiǎn 3. jūn téng 4. xiǎn chà (三)1. A 2. D 3. D 4. D 5. C (四)1. 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 海力布对乡亲们说,他说的话千真万确,请乡亲们相信他。 3. 示例:(气候)春天的江南气候温和,适合踏青。(性格)老师总是用温和的语气教导我们。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答出前两句即可)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说明文 平实准确 生动形象 准确 清楚 有条理 吴冠中 场景 严厉 居安思危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三、阅读理解 (一)1. 桃子 石榴 苹果 朴实有用(不求虚名) 2. 中心句 3. 示例:“有用的人” 是能为他人、社会做贡献的人,比如清洁工默默打扫卫生,教师辛勤培育学生,他们不求外表光鲜,却很有价值。 (二)1. 外形 生长环境 用途 2. 比喻 芦苇 绿色的轻云 恬静飘逸 3. 因为芦苇伴随作者童年成长,承载着童年欢乐,更寄托着对故乡的记忆与眷恋 4. 示例:故乡的老槐树,它见证了我的童年,夏天能乘凉、摘槐花,现在看到槐树就想起故乡的时光。 四、语言综合运用 示例:《牛郎织女》讲述了跨越银河的爱情故事,既有动人的情节,又藏着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值得一听! 示例:小林语言表达流畅,熟悉民间故事,做事认真负责,能很好地串联活动流程,推荐他当主持人。 五、习作(略,根据以下标准评分) 一等(18-20 分):补题恰当,抓住事物特点,说明方法运用准确,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二等(15-17 分):补题合适,有一定特点描写,能运用说明方法,语句较通顺 三等(12-14 分):补题基本合理,特点不够突出,说明方法运用较少,语句通顺。四等(12 分以下):补题不当,内容不具体,缺乏说明方法,语句不够通顺。第3页,共6页 第4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