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十二 人体的呼吸(20分钟 13分)【基础达标】1.(1分)某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该插管从口腔进入后,不需要经过的结构是(C)A.咽B.喉C.食管D.气管2.(1分)(2025 齐齐哈尔学业考)人体生命活动不断地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最终部位分别是(B)A.肺泡、组织细胞B.组织细胞、组织细胞C.组织细胞、肺泡D.毛细血管、肺泡3.(1分)(2025 江西学业考)某班同学制作了人体健康科普海报,部分内容如表所示,表中①与②应填入的是(C)A.膈 呼吸运动B.膈 气体扩散C.呼吸道 呼吸运动D.呼吸道 气体扩散4.(1分)吹气球是肺部疾病患者进行肺部康复训练的方法之一。在吹气使气球胀大时,会出现(C)A.胸廓扩张B.膈肌收缩C.肋骨向下D.肺部气压降低5.(1分)(2024 齐齐哈尔学业考)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探究呼吸运动,下图中能正确展示呼气时肺和膈肌状态的是(C)6.(1分)(2025 成都学业考)尘肺病人的肺、由于长期吸附、沉积粉尘出现了纤维化、硬化现象,进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粉尘能经过呼吸道进入肺泡B.呼吸道对粉尘的黏附能力有限C.肺纤维化、硬化后会影响气体交换D.尘肺病人血液中氧含量比正常人高7.(1分)如图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A.过程①中膈肌舒张时气体被吸入肺B.过程②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C.人体缺铁会影响过程③中氧气的运输D.过程④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8.(1分)在学校的体质健康监测中,测得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C)①F点的数值就是该同学肺容量的最大值②AB段表示吸气过程③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④D点表示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能力提升】9.(1分)(2025 烟台学业考)支气管末端膨大成肺泡。图示为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1、2、3表示结构、A、B表示气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1是肺泡,其外缠绕着毛细血管B.2、3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D.血液流经1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10.(1分)(2025 广安学业考)为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B.呼吸道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C.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完成D.人在吸气时,胸腔容积变大,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11.(1分)(2025 云南学业考)如图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结合化学知识“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可助燃”,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①②组对照,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B.③④组现象为③组小木条燃烧时间比④组长C.①④组对照,可验证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D.图中四组实验装置可以形成三组对照实验12.(1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b、c模拟呼吸系统的相应结构,橡皮膜模拟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图中a、b、c分别模拟支气管、气管、肺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液面A下降C.向下拉橡皮膜,c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D.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B下降13.(1分)体外膜肺氧合,被称为“人工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图),在对肺炎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人工肺”被认为是阻挡死神的最后一道防线。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C)A.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B.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C.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D.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十二 人体的呼吸(20分钟 13分)【基础达标】1.(1分)某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该插管从口腔进入后,不需要经过的结构是( )A.咽B.喉C.食管D.气管2.(1分)(2025 齐齐哈尔学业考)人体生命活动不断地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最终部位分别是( )A.肺泡、组织细胞B.组织细胞、组织细胞C.组织细胞、肺泡D.毛细血管、肺泡3.(1分)(2025 江西学业考)某班同学制作了人体健康科普海报,部分内容如表所示,表中①与②应填入的是( )A.膈 呼吸运动B.膈 气体扩散C.呼吸道 呼吸运动D.呼吸道 气体扩散4.(1分)吹气球是肺部疾病患者进行肺部康复训练的方法之一。在吹气使气球胀大时,会出现( )A.胸廓扩张B.膈肌收缩C.肋骨向下D.肺部气压降低5.(1分)(2024 齐齐哈尔学业考)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探究呼吸运动,下图中能正确展示呼气时肺和膈肌状态的是( )6.(1分)(2025 成都学业考)尘肺病人的肺、由于长期吸附、沉积粉尘出现了纤维化、硬化现象,进而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粉尘能经过呼吸道进入肺泡B.呼吸道对粉尘的黏附能力有限C.肺纤维化、硬化后会影响气体交换D.尘肺病人血液中氧含量比正常人高7.(1分)如图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膈肌舒张时气体被吸入肺B.过程②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C.人体缺铁会影响过程③中氧气的运输D.过程④使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8.(1分)在学校的体质健康监测中,测得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①F点的数值就是该同学肺容量的最大值②AB段表示吸气过程③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④D点表示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能力提升】9.(1分)(2025 烟台学业考)支气管末端膨大成肺泡。图示为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1、2、3表示结构、A、B表示气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1是肺泡,其外缠绕着毛细血管B.2、3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D.血液流经1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10.(1分)(2025 广安学业考)为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B.呼吸道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C.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完成D.人在吸气时,胸腔容积变大,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11.(1分)(2025 云南学业考)如图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结合化学知识“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可助燃”,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组对照,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B.③④组现象为③组小木条燃烧时间比④组长C.①④组对照,可验证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D.图中四组实验装置可以形成三组对照实验12.(1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b、c模拟呼吸系统的相应结构,橡皮膜模拟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c分别模拟支气管、气管、肺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液面A下降C.向下拉橡皮膜,c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D.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B下降13.(1分)体外膜肺氧合,被称为“人工肺”,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见图),在对肺炎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人工肺”被认为是阻挡死神的最后一道防线。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B.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C.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D.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十二 人体的呼吸 - 学生版.docx 十二 人体的呼吸.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