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 动物的类群(20分钟 16分)【基础达标】1.(1分)(2025 上海学业考)科学家在三峡地区5.5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夷陵虫化石。经研究,夷陵虫身体分节,有背腹分化和两侧对称的特点,如图所示。目前对夷陵虫所属类群尚无定论,从形态特征上看,夷陵虫最接近于(C)A.刺胞动物B.线虫动物C.环节动物D.软体动物2.(1分)(2025 苏州学业考)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蒸发的作用。下列具有外骨骼的动物是(D)3.(1分)(2025 绥化学业考)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D)A.水螅B.河蚌C.蛔虫D.家兔4.(1分)(2025 安徽学业考)某研究小组在野外考察时,观察、记录了很多动物,并拍摄了照片。下列照片中的动物,属于昆虫的是(B)A.身体不分节,有足B.身体分节,有3对足C.身体分节,有4对足D.身体分节,有多对足5.(1分)(2025 广安学业考)下列诗句中提到无脊椎动物的是(A)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6.(1分)2024年我国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一个新物种,命名为招龙棱蜥,其四肢短小,身体背部覆盖起棱的鳞片,陆地产卵。据此推断招龙棱蜥属于(C)A.鱼类B.两栖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7.(1分)穿山甲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昼常匿居洞中,夏末秋初发情交配,随之入洞内妊娠、分娩与哺育,翌年初春,幼仔即由母兽携带出洞。由此可以推测其属于(D)A.两栖动物B.节肢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8.(1分)烟台市滨海景区海鸥成群飞舞,鸣叫嬉戏,吸引了游人驻足观赏。关于海鸥适于飞行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胸肌发达B.在肺和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C.长骨中空D.前肢变成翼9.(1分)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明显差异。下列脊椎动物中,属于变温动物且进行体内受精的是(B)10.(1分)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C)A.蛔虫寄生在人体内会使人患病B.蝗虫啃食农作物可引发蝗灾C.蛭唾液中的蛭素用于生产止血药D.海蜇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能力提升】11.(1分)(2025 安徽学业考)在观察水槽内鲫鱼的游动后,同学们总结了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其中错误的是(C)A.①B.②C.③D.④12.(1分)青蛙和龟既能在水中游泳,又能在陆地生活。但是,龟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其原因是龟(C)①体表有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生,卵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A.①②⑤ B.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13.(1分)下列动物与其相对应的特征匹配错误的是(C)A.涡虫——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水螅——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复杂D.蚯蚓——身体分节,靠刚毛辅助运动14.(1分)(2025 连云港学业考)以下关于生活中几种常见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C)A.鲫鱼用鳃呼吸,有利于在水中生活B.家兔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C.青蛙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是在陆地进行的D.蝗虫有外骨骼,能减少水的散失,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15.(1分)(跨学科实践题目—模型构建)模型制作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如图是小林同学制作的鸟的呼吸模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输液袋模拟的是气囊B.气球模拟的结构能进行气体交换C.输液管模拟的是气管D.呼气时气球模拟的结构体积扩大16.(1分)在学习了鱼鳃的作用后,小西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于是进行了如下表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步骤 鱼缸① 鱼缸②1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 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2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BTB溶液缓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在鱼缸的水中以同样的速度滴入等量BTB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3 重复以上实验三次4 实验现象:鳃盖后缘流出的水呈黄色 实验现象:水呈蓝色(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A.步骤3中进行一次实验即可得出结论B.设置鱼缸②的目的是形成对照C.鲫鱼呼吸时口与鳃盖后缘同时张合D.水流经鱼鳃后,其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五 动物的类群(20分钟 16分)【基础达标】1.(1分)(2025 上海学业考)科学家在三峡地区5.5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夷陵虫化石。经研究,夷陵虫身体分节,有背腹分化和两侧对称的特点,如图所示。目前对夷陵虫所属类群尚无定论,从形态特征上看,夷陵虫最接近于( )A.刺胞动物B.线虫动物C.环节动物D.软体动物2.(1分)(2025 苏州学业考)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蒸发的作用。下列具有外骨骼的动物是( )3.(1分)(2025 绥化学业考)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水螅B.河蚌C.蛔虫D.家兔4.(1分)(2025 安徽学业考)某研究小组在野外考察时,观察、记录了很多动物,并拍摄了照片。下列照片中的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A.身体不分节,有足B.身体分节,有3对足C.身体分节,有4对足D.身体分节,有多对足5.(1分)(2025 广安学业考)下列诗句中提到无脊椎动物的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6.(1分)2024年我国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一个新物种,命名为招龙棱蜥,其四肢短小,身体背部覆盖起棱的鳞片,陆地产卵。据此推断招龙棱蜥属于( )A.鱼类B.两栖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7.(1分)穿山甲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昼常匿居洞中,夏末秋初发情交配,随之入洞内妊娠、分娩与哺育,翌年初春,幼仔即由母兽携带出洞。由此可以推测其属于( )A.两栖动物B.节肢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8.(1分)烟台市滨海景区海鸥成群飞舞,鸣叫嬉戏,吸引了游人驻足观赏。关于海鸥适于飞行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胸肌发达B.在肺和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C.长骨中空D.前肢变成翼9.(1分)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明显差异。下列脊椎动物中,属于变温动物且进行体内受精的是( )10.(1分)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蛔虫寄生在人体内会使人患病B.蝗虫啃食农作物可引发蝗灾C.蛭唾液中的蛭素用于生产止血药D.海蜇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能力提升】11.(1分)(2025 安徽学业考)在观察水槽内鲫鱼的游动后,同学们总结了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12.(1分)青蛙和龟既能在水中游泳,又能在陆地生活。但是,龟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其原因是龟(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生,卵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A.①②⑤ B.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13.(1分)下列动物与其相对应的特征匹配错误的是( )A.涡虫——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水螅——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复杂D.蚯蚓——身体分节,靠刚毛辅助运动14.(1分)(2025 连云港学业考)以下关于生活中几种常见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用鳃呼吸,有利于在水中生活B.家兔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C.青蛙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是在陆地进行的D.蝗虫有外骨骼,能减少水的散失,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15.(1分)(跨学科实践题目—模型构建)模型制作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如图是小林同学制作的鸟的呼吸模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输液袋模拟的是气囊B.气球模拟的结构能进行气体交换C.输液管模拟的是气管D.呼气时气球模拟的结构体积扩大16.(1分)在学习了鱼鳃的作用后,小西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于是进行了如下表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步骤 鱼缸① 鱼缸②1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 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2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BTB溶液缓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在鱼缸的水中以同样的速度滴入等量BTB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3 重复以上实验三次4 实验现象:鳃盖后缘流出的水呈黄色 实验现象:水呈蓝色(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A.步骤3中进行一次实验即可得出结论B.设置鱼缸②的目的是形成对照C.鲫鱼呼吸时口与鳃盖后缘同时张合D.水流经鱼鳃后,其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五 动物的类群 - 学生版.docx 五 动物的类群.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