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相关液体,
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B


D
A.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均属于内环境
B.①的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比②高
C.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①
D.内环境成分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的相对稳定
B.内环境稳态只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C,机体主要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D.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
第1页(共8页)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两大类细胞。下列有关这两大类细胞的叙述,
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主要由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B.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
C,神经胶质细胞不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表,当在A点施加一
定的刺激时,甲、乙电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细胞体
轴突
D.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5.某种毒蜘蛛的外分泌腺能够合成并分泌一种毒素蛋白,它能够麻痹其他动物的神经。当
毒蜘蛛捕食或防御敌害时,会将毒素蛋白注入被攻击动物的体内,引起其肌肉持续性痉
挛而导致动物死亡。关于该毒素蛋白的作用机理的推断,错误的是
A.促进突触前膜持续性释放相关神经递质
B.抑制神经元细胞膜上Na+通道蛋白活性
C,抑制神经元细胞膜上K+通道蛋白活性
D.抑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相关神经递质分解
6.如图为眨眼反射的示意图,、b表示神经节两端的不同突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大脑皮层
人。
6
眼脸
脑干
A脑干中有控制呼吸、心跳和生物节律的中枢
B.a、b突起分别是传人神经末梢和传出神经末梢
C.战士训练长时间不眨眼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眨眼反射需要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参与才能完成
第2页(共8页)2025一2026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解析】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
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由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液等组成,③细胞
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的总量较组织液少,而蛋白质含
量较组织液高,B错误;CO2是细胞呼吸产生的,因此CO2的浓度最高的液体为③,C错误;
内环境成分与海水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海洋是生命起源地,D正确。
2.D【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和组成成分保持相
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内环境稳态既受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的影响,也受体内细胞
代谢活动(如乳酸积累)的影响,B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网络,缺少免疫调节,表述不完整,C错误;维持内环境稳态需要机体各个器官、系统(消化、
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协调配合,D正确。
3.C【解析】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树突负责接收信号,轴突负责传递信号,
A正确;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具有支持、营养、保护神经元等功能,B正确:
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例如形成髓鞘以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并参与物质运输和
免疫调节,C错误: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够接受刺激并传递信号,D
正确。
4.A【解析】当刺激A点时,产生的兴奋在相应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则甲电表的左侧导
线所在膜的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时,右侧导线所在的另一神经纤维的膜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
则甲电表的两接线柱之间有电位差,会导致甲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到两个神经元之间时,
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不能逆向传递,所以右侧的神经元不兴奋,乙电表的两侧导线的膜外均是正电荷,无电位差,
乙不偏转,A正确。
5B【解析】促进突触前膜持续释放神经递质会增加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浓度,持续激活突触后
膜,导致肌肉痉挛,A正确;抑制Na通道蛋白活性会阻止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无法形成,
神经冲动无法传递,肌肉无法收缩,更不会痉挛,B错误;抑制K+通道蛋白活性会阻碍K*外
流,导致静息电位不能恢复,可使神经元持续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引发肌肉痉挛,C正确:抑
制神经递质分解会使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引发肌肉痉挛,
D正确。
第1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