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口语交际:安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安慰在生活中的意义,体会其温情力量。2. 学习安慰的方式方法,尝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能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3. 培养文明和谐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养成关爱他人的品质。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设身处地想被安慰者的心情,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 难点:安慰时能做到话语得体,并借助语调、手势恰当表达情感。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卡片、安慰天使徽章(课堂奖励)。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安慰(约5分钟)1. 情境导入:教师描述自己紧张的心情(例如:“今天站上讲台,我有点紧张,心跳加速……”),引导学生对老师进行安慰。2. 分享经历:提问学生是否安慰过别人或接受过安慰,并分享当时的感受和方式。3. 小结链接:教师肯定学生的分享,点明“这些温暖的话就是安慰”,并引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揭示课题。结合单元导语“童年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说明成长中难免有烦恼,需要安慰与鼓励。(二)范例引路,学习方法(约10分钟)1. 创设情境:出示教材中“小峰在运动会接力赛摔倒”的情境。2. 探讨心情与需要: · 引导学生思考小峰此时的心情(伤心、自责),并追问“如果你是小峰,希望听到什么?” ·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安慰要点:肯定付出、表示理解、给予鼓励。3. 学习方法: · 语言技巧:教师示范或引导学生说出安慰语,例如:“小峰,你努力奔跑的样子我们都看到了,这次意外不要紧,下次我们一起加油!” · 非语言技巧:启发学生除了语言,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关心?(如拍拍肩膀、一个拥抱、竖起大拇指)。4. 归纳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安慰小妙招。 · 安慰前:了解对方不顺心的原因,设身处地体会对方心情。 · 安慰时:选择合适的方式,说一些同情、鼓励、建议的话;说话语调柔和;可以自然地借助手势、动作表达关心。(三)情境演练,体验安慰(约15分钟)1. 模拟情境: · 情境A:小丽要搬家,不想离开好朋友。 · 情境B:小冰弄丢了妈妈送的生日手表。2. 角色扮演: · 学生两人一组,选择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安慰者与被安慰者)。 ·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并提示非语言沟通的运用。3. 展示与评价: · 邀请小组上台展示。 · 引导其他学生从“是否设身处地、话语是否得体、表情动作是否恰当”等角度进行评价。(四)拓展运用,链接生活(约8分钟)1. 倾诉与安慰:开展“真情港湾”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倾诉自己近期的小烦恼,组内伙伴给予安慰。2. 实践与反馈:被安慰的学生如果感觉心情好转,可以向安慰者表示感谢,或赠送一枚“安慰天使”贴纸。3. 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真诚与友爱,鼓励大家在生活中继续传递安慰的温暖。(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约2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安慰如夏日的凉风,冬日的暖阳,能给人带去温暖和力量。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做一名“安慰天使”,用真诚的言语和行动,将关爱带给身边的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