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新乡十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世界史的学习,你一定对这段历史有很多的了 解和感悟吧!现在为你提供一个自我检测的机会,让你小试牛刀、大展身手!请仔细读题, 认真作答,预祝你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创立了作为神权象征的法老,建造了规模宏大且数量众 多的金字塔,创造了表音与表意相结合的象形文字。该文明是( )
A. 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 古埃及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2.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汉谟拉比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3. 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 ·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 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 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 伊斯兰教
4. 古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国文明都位于北纬20度至40度的大河流 域。究其原因,在于相关区域适合( )
A.农业耕作 B. 游牧生活 C.海外贸易 D. 发展手工业
5. 罗马不再是拉丁--罗马城邦和城邦文化的象征,它吸收了叙利亚、希腊和其他地中海文 明,成为欧洲文明的先声。材料指出罗马( )
A.早期法律制度的背景 B.吸收希腊文化的原因
C. 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影响 D.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特征
6. 希腊建筑以其独特的廊柱结构,成为兼具物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的艺术代表之一。如 图建筑属于古希腊遗留下来的是( )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罗马大竞技场 D.紫禁城
7. 在古希腊,将比赛胜利者的雕像树立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成为一种风气。甚至有人认为, 没有奥林匹克运动会就不会有希腊雕塑。材料表明古希腊运动会( )
A. 促进艺术发展 B. 推动文化交流 C.消除政治分歧 D. 倡导和平理念
8. 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 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 庄 园 ( )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 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九上历史 第1 页 共 6 页
9. 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但也有些许光亮。这“些许光亮”就包括了欧洲中
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
A.城市的自治 B.庄园的流行 C. 大学的兴起 D. 教会的统治
10.《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
A.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B.标志“种姓制度”的建立
C. 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为后世法律制定提供借鉴
11 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
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和统一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 D.明治维新
12. 阿拉伯帝国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 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材料说明阿拉伯文 化繁荣的原因是( )
A. 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B. 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
C. 统治者轻视人才教育 D. 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
13. 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
垦殖运动
手工业者、商人、
农民经营手工业
租地农场
生产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化
农业
手工业
新的生产
和经营方式
)
A.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 手工工场 C.现代工厂 D. 手工业作坊
14.《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 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提倡( )
A. “忍耐顺从” B. 独尊安拉 C. 人文主义 D. “神权至上”
15.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来到亚洲,一方面让东南亚的香料有了更多的销路,另一方 面让欧洲人的餐桌上增加了调味品。美洲大陆的发现,让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经过漫长的 传播道路,跨越半个地球来到了中国。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 密切了世界联系 B. 发展了近代科学技术
C. 推动了教育普及 D. 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6. 由于殖民统治和传染病致使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西方国家开始从非洲贩卖 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在贩卖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死于瘟 疫,或葬身鱼腹。这体现了( )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 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C. 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意义 D. 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17.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国王不得侵犯议会 的征税权: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这表明( )
A. 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B.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
C. 民主共和制最终确立 D. 人民选举权得到保障
18.1803年,美国政府签署了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此举超过总统权限,总统将 协议交予国会,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后最终生效。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特点是( )
A.分权制衡 B.联邦体制 C.中央集权 D. 国会至上
19.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其共同作用是( )
英国《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宪法 法国《拿破仑法典》
A. 打击了封建统治 B.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C. 推翻了殖民统治 D. 促进了民族解放潮流
20. 如图是某班同学绘制历史板报时拟定的各板块题目。由此判断板报的主题是( )
(
A
封建时代亚洲文明的发展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
第一板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板块: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板块:法国大革命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30分)
21.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生 所古恶比伦王





5








尼尼缴
亚迷
C
可长把
比佗
)
图一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
(
古代希
n

)
图二古代希腊示意图
材料二 古代世界的许多重大战争都曾突破地域界限,导致不同区域联系的加强,出 现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和大融合,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代表了哪一文明类型 (2分)
(2)请从材料一的文明类型中任选一例史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2分)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发展的认识。(2分)
22.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 人 民 掌 握 。
——公元前5世纪后期某执政官《在阵亡将士葬礼的演说》
(
材料二
) (



薇兵段
1热主
抛供衣旗
土地

和深护
小速主





给下土地
)
(1)材料一 的“某执政官”指的是谁 他的执政有何影响 (2分)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一国家的改革 这一改革对欧洲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23.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橄榄 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这种交流也以相反的方向进行:美洲向欧亚大陆输出本地农作物, 如玉米、马铃薯等。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引入美洲后,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 活的重要部分,并很快传播开来。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美洲的作 物比较容易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欠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 到 快 速 增 长 。
— — 摘 编 自 帕 特 里 克 · 曼 宁 《 世 界 历 史 上 的 移 民 》
(1)请绘制示意图,呈现材料一 中的“交流”。(3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交流”带来的影响。(3分)
24.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权利法案》
图 2 签署《独立宣言》时的场景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特点就是广泛实践人民主权,追求平等。为了追求平等,革 命者不仅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可担任官职、公共职务和职位,他们甚至敢于放弃 一部分经济自由,对财产权加以限制。
——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以材料一 中图1的文件为基础,英国逐渐形成了什么政体 图2签署的法律文件有何 历史意义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两例体现法国“实践人民主权,追求平等”的史事。 ( 2 分 )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2分)
25. (6分)请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其中的观点,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写一篇80-120 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14-16世纪,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思 想解放运动,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 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需要更 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