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到第2章,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到第2章,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期中测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养分试遐会1、试趣卷目和菩趣巷。试题春共六页,有4大题28个墨。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学校、班筑、姓名、准考证号码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1的答案在答题卷1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3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
引答案用黑色字选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柴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目各题目规定区域内
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g=10/kg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端午假期期间,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棕子放进蒸能里加热,一段
时间后能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口鲜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
的感觉是(▲)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
2.如图,甲实验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
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验中敲击
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接触的泡沫塑
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
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第2题图乙
A.甲实验
B.乙实验
C.甲、乙实验都能D.甲、.乙实验都不能
3.如图是某主动降噪耳机的消音原理图。该耳机能根
据噪声情况产生相应的反噪声声波,与噪声合成,
噪声源
达到降噪效果。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
合成后的声音
A.该耳机在声源处降噪

B.该耳机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降噪
反噪声
C.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响度实现降噪
第3题图
D.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音调实现降噪
4.斜面上静止放有一个物体,它对斜面产生的压力用F表示。下面是四位同学所
画的压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5.下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
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
⑤B分身体露出水面
①指尖刚触水面”
增大的阶段是(▲)
:水面
A.①+②
B.②+③
②网渺漫没水中
C.③+④
D.④+⑤
@下沉的最低点
第5题图
国下沉的最低点
6.下列生活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A.手上擦防滑粉B.滑板车安装车轮C.用力写铅笔字人D.轮胎上有花纹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
色来分辨的
8.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
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
观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B.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第8题图
C.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
D.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9.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下列事例中能
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
B.单钢轮压路机有较重的前轮
C.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
D.背包用较宽的背带
10.小敏散步时看到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
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人
C.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
D.倒影是白鹭等大的虚像
11.以下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图
红光
近视眼
近视眼的测节
遵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放大镜成正立
白心通过忌梭
近视眼需要用
放大的纹像
镜发生色散
凸透镜矫正
B
D
12.若两个力F,和F2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和F2的大小相同
B.只要F,和F2的方向相同
C.需要F,和F2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D.需要F,和F2的“三要素”都相同
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