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雷中学八年级(上)期中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年月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盛大的阅兵仪式集中展示了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国军队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下列“九三阅兵式”中展示的科技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 礼炮炮身使用的特殊钢材
B. 空中领队机使用的环保型彩烟剂
C. 坦克表面喷涂的聚氨酯迷彩伪装涂料
D. 超音速导弹采用“助推滑翔”技术提升初始速度
2.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 葡萄酿酒
C. 灯泡发光 D. 煤块粉碎
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引燃酒精灯 B. 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C. 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不锈钢制作刀具 B. 用酒精作燃料
C. 用石墨做铅笔芯 D. 用黄金做成金手镯
5.新年将至,班级里的彩色气球引起了兴趣小组同学们的关注。为测量呼出气体成分的含量,他们将无线数字传感器放入气球内开始用嘴吹气,得到气球内氧气、二氧化碳和相对湿度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关于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 )
A. 段表示已经向气球内吹入大量气体
B. 吹气后气球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 相同条件下,点比点的气体更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测量过程中气球内水蒸气含量持续增大
6.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断,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不支持燃烧 B. 密度比空气大 C. 容易燃烧 D. 容易汽化
7.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物质,两种方案不完全正确的是( )
物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 白糖和食盐 石蜡和大理石 酒精和水
方案一 伸入燃着的木条 尝味道 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闻气味
方案二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分别点燃
A. B. C. D.
8.关于变化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C. 化学反应一定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生成沉淀等明显实验现象
D.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和“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应先装试剂,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把滴管伸入液体中,再挤压胶头排出空气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前先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B. 汞在空气中加热:银白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粉末状固体
C.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D. 蜡烛燃烧:发出黄光,放热,冒黑烟
1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 可加热仪器分类 B. 物质的分类
C. 空气的成分 D. 常见的反应容器
1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最多的是氮气
B. 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C.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D. 空气中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用电阻丝点燃红磷,充分反应后,断开电源,冷却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型管中的水只有吸热、降温、减压,防止胶塞弹开的作用
B. 实验中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C. 红磷用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D. 实验结束时左侧液面上升至刻度处
二、综合题
14.垃圾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松雷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垃圾分类的意义、处理方法等方面等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垃圾分类。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下列属于有害垃圾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铝制易拉罐
B.香蕉皮
C.废旧电池
D.塑料矿泉水瓶
任务二:学习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
【参观学习】小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了解到垃圾回收处理的过程如下:分类收集运输垃圾处理厂简分分类处理最终处置。
垃圾筛分时,可根据______快速、简便地区分铜和铝。
任务三:了解物质中的元素。
写出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
元素名称 磷 铁 ______ ______
元素符号 ______ ______
15.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它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距地面约处有一个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都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臭氧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臭氧属于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大气中的臭氧层破坏,会引起______填字母。
A.光合作用增加
B.太阳照射时间长
C.皮肤癌患者增多
生活中可以采取______填字母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A.减少氟利昂使用
B.减少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的排放量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______的现象。
16.分类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可以是物质的性质、用途、类别等。请你根据物质的类别对下列六种物质进行分类。
氧化汞 氧气 海水 五氧化二磷 洁净的空气 稀盐酸
你的标准:______;所包含的物质:______填序号。
17.通常情况下,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即氯化铵。氨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化肥、纯碱等。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氨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情况下______。
氨气的化学性质:______。
写出生成氯化铵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18.根据所给实验仪器,完成下列问题:
写出指定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量取的液体需用仪器______填字母,在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保持水平,而某同学在实际操作时仰视读数,则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______。
仪器在加热时,为了使其受热均匀应放置在______上。
仪器的一般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______、加热等实验操作。
将玻璃导管与乳胶管连接时,先把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导管插入乳胶管。
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障,进行化学实验需要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中能提示实验人员佩戴护目镜的图标是______。
A.
B.
C.
D.
19.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以下是“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小松取来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
小雷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三层。他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小美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______。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熄灭蜡烛:同学们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______填“能”或“不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的化学性质为______性。
20.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进行改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仪器,将______,用手紧握______,若观察到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此时出现的实验现象有暗红色固体燃烧,发光、发出黄白色火焰、______,生成白色固体。
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入集气瓶,瓶内液面上升。集气瓶中进水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______,使集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外压,在______的作用下,产生上述现象。
【实验改进】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改进实验,如图所示,也可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即白磷在温度达到,在空气中即可燃烧
图中若白磷量不足,活塞最终停在刻度线______。填字母
A.之间
B.处
C.之间
【实验改进】某兴趣小组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点燃红磷后,立即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
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填字母,下同;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集气瓶内的氧气不断被消耗
B.红磷燃烧放热
C.冷却至室温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氯;钙;;
15.纯净物;
化学;


木条燃烧更旺
16.均为纯净物
17.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能与氯化氢反应。

18.坩埚钳;水槽;
;凹液面最低处;大于;
不能加热;
陶土网;
过滤;
导管用水润湿;

19.小;
外焰;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能;可燃
20.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集气瓶;液面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放热;

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压强差;

;;
第5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