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
1—5.ACADA 6—10 BDDBD 11—15. BCABD
16—20. CCBBA 21—24. CBDB
25. (1)初衷:保障帝国的统一。意义:有利于实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法律上的统一;有利于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开创了人类法制管理的先河。(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不确切。理由:古希腊雅典民主范围狭小,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享受,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权参与。
(3)目的: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特点: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影响:《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4)认识:法制建设的历史源远流长;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等。
26. (1)古代印度。
(2)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西周初年,周武王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实行分封制。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诸侯国,使之与周王形成明确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稳定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统治范围,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王室逐渐衰微,再也无力控制诸侯国,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各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动战争,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造成了事实上的分裂。
(3)古代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这些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不断改革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等。
27. (1)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向中国学习。
(2)选择:意大利的“人文梦想”、法国的“理性之梦”。
观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阐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的思想,冲破了欧洲封建制度、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助推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做了理论准备,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综上所述,思想变革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并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025年秋九年级教学质量过程监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古代人类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就,下列对古代世界各国的文明成就叙述错误的是(  )
A.古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宫殿
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种姓制度是在古印度出现的一种制度,是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影响深远
D.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道: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通过历史学习揭开古埃及文明的面纱,下列选项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①金字塔②甲骨文③太阳历④种姓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 “从法典中可知,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材料中的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古巴比伦注意保护奴隶
B.法典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的奴隶有人身自由
D.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5. 德国思想家卡尔 西奥多 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突破时期,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的一些文明区域,一些思想先知,深入地思考了人类的命运,倡导人类的精神追求。这一时期的乔达摩 悉达多(  )
A.思考人与神的关系,追求灵魂解脱
B.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精神自由
C.思考人与人的关系,追求社会安定
D.思考人与自我的关系,追求道德高尚
6.“古印度梵天为了繁衍人类,从自己的口、臂、腿、足,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口为神最洁净的部分,所以婆罗门地位最高,刹帝利次之,首陀罗由于出生部位最低级,则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该材料表明(  )
A.古印度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各个种姓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
C.不同等级的种姓之间可以通婚
D.低等级能够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7.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8.“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材料说明亚历山大的征服促使了(  )
A.东方专制主义终结 B.希腊文明得以同化
C.东方文明走向民主 D.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9.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②罗马共和国建立
③雅典达到全盛 ④金字塔修建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10.公元2世纪时,史学家曾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基督教被罗马确立为国教
B.西罗马帝国达到强盛
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
D.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
11.《十二铜表法》第九章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说明《十二铜表法》(  )
A.保护平民的合法利益
B.强调法律的公平与程序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规定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12.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
A.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有利于民族认同
B.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罗马万民法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D.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先进优越
1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被称为人类发展的“轴心时代”。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  )
A.《论语》、《荷马史诗》
B.《史记》、《十二铜表法》
C.《论语》、《十二铜表法》
D.《黄帝内经》、《荷马史诗》
14. 诗人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其光荣和伟大之处分别是(  )
A.城邦众多;土地贫瘠
B.民主政治发达;法律体系完善
C.文化衰落;政局动荡
D.民主政治发达;哲学思想深奥
15.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能得出这一观点的史实包括(  )
①古罗马是欧洲哲学的故乡
②罗马的儒略历是今天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③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④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⑤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古罗马凯旋门、方尖碑等对后世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6. 自从基督教开始在希腊罗马世界中传播,它就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始吸收各种异质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希腊的,也有东方的。这种兼收并蓄和多元混合所导致的文化上的“杂交优势”,是基督教得以在罗马帝国中发展壮大并且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保证。此则材料反映了基督教发展的原因是(  )
A.武力的征服与扩张
B.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扶持
C.多元文化的吸收和整合
D.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
17.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鼓励基督教发展,并向教会贡献“什一税”,教会势力剧增。同时,教皇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罗马教会至高无上 B.教权屈居王权之下
C.王权教权相互勾结 D.教权凌驾王权之上
18.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是指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下列对史事时空表述完整的是(  )
A.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B.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C.英国凭借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D.1791年,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19.出自12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的一段材料:“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的诉状”“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由此可知,庄园法庭(  )
A.旨在维护佃户利益
B.一定程度限制了领主特权
C.专门维护领主利益
D.是领主剥削佃户的工具
20.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下列最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A.蕴含着新的阶级力量 B.封建制度已经瓦解
C.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 D.封建专制王权弱化
21.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为123天;到4世纪时,增至175天。节日活动的开支皆由国库开支。这给罗马帝国造成的后果是(  )
A.繁荣了罗马帝国的文化 B.罗马帝国走向了分裂
C.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落 D.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代
22.19世纪,法国人坦言:“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感谢罗马人是因为罗马法(  )
A.是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 B.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C.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结束了欧洲纷争局面
23.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一切债务,主债务人清偿时,替他做担保的一切人因而被免去债务;相反的情形也是一样,即若保证人清偿,不但他本人而且主债务人也被免去债务。这一规定(  )
A.界定了债务人的职责
B.保障了债权人拥有的权利
C.明确了担保人的职责
D.为解决债务纠纷提供依据
24.拜占庭极大地影响了中世纪地中海沿岸各民族文化和西欧文化的发展,并给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珍贵的文化素材和资源,因而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主要缘于拜占庭(  )
A.皇帝重视法律建设 B.对古典文化的兼收并蓄
C.传教士的积极传播 D.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14分)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法典制定的初衷是为了在政治统一的前提下,实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法律上的统一,以便更好地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提升军事实力,稳定社会秩序,从而保障帝国的统一。作为一部公开的成文法,它废止了执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利害关系,根据形势的需要、上司的需要,随机量刑执法:摒弃或从重从快,或法外开恩的陋习;开创了人类法制管理的先河。
——马来平《通俗科技发展史》
(1)(4分)根据材料一,归纳制定“该法典”的初衷。并说明“该法典”的意义。
材料二:“我们的政治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的手中。任何人只要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2)(3分)材料二中伯里克利所说的“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的手中”是否确切?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该法典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摘自《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
(3)(4分)根据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下令编纂法典的目的。概括《罗马民法大全》的特点及影响。
(4)(3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种姓制度把……分成不同的社会集团……他们大都考虑本种姓的利益,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低级种姓的人,只能受苦,逆来顺受,认为命里注定,不可改变。这样限制和束缚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的发挥。
一一摘编自《种姓制度》
材料二 周初推行分封制使各方“权利分配处于平衡状态”,稳定了周初政局,“是周初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但同时,分封制对王权和国家有严重的分裂忧患,对后世统一国家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摘编自《西周分封制研究综述》
(1)(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种姓制度是哪一地区的等级制度。
(2)(10分)关于西周的分封制,材料二包括两种观点:第一种,分封制“是周初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第二种,“分封制对王权和国家有严重的分裂忧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3)(4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古代政治制度的看法。
27.(22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想”。阅读以下表格内容,完成相关问题。
时间 内容
公元前5世纪 雅典的“民主梦”
646年 日本的“强国梦”
14世纪中叶 意大利的“人文梦想”
1689年 英国的“君主立宪梦想”
18世纪 法国的“理性之梦”
1787年 美国的“制宪之梦”
1848年 马克思在伦敦提出“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梦想”
(1)(2分)表格中日本的“强国梦”是如何实现的?
(2)(20分)请选择表中的2个及以上梦想,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