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按比分配》表格式预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按比分配》表格式预习学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按比分配》预习学案
理解“按比分配”的含义,知道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能区分按比分配与平均分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两种常用解题方法(归一法、分数乘法法),能根据具体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如分配数量、调配溶液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难点:根据比的关系准确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或通过“归一”求出每份的数量,进而计算各部分量;灵活选择解题方法解决不同情境的按比分配问题。
回顾比的意义和化简比的方法,为理解“按比分配”的比例关系奠定基础。
结合生活实例(如分物品、配材料)理解按比分配的含义,对比平均分与按比分配的不同。
自主探究按比分配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尝试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题目。
完成概念填空和预习检测题,验证预习效果,标记未理解的问题。
(一)回顾旧知,衔接新知
回顾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如“3:2”表示把总量分成5份,前项对应3份,后项对应2份。
化简比练习:将“12:18”化简为“2:3”,明确“2:3”表示总量被平均分成5份,两部分分别占2份和3份。
思考生活中的分配问题:
平均分:把10个苹果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5个(即按“1:1”分配);
按比分配:把10个苹果按“2:3”分给两个同学,两人分别分多少个?(引出按比分配的需求)
(二)理解“按比分配”的含义
定义:把一个总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部分,求每部分具体数量的问题,叫做按比分配问题。
例:学校把70本图书按“3:4”分给六(1)班和六(2)班,求两个班各分多少本,就是按比分配问题。
核心关系:总量 = 各部分量之和;各部分量的比 = 各部分量占总量的份数比。
(三)探究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
以例题“把60个橘子按3:2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和小班各分多少个?”为例,探究两种方法:
方法一:归一法(先求每份数,再求各部分量)
步骤:
① 求总份数:比的前项 + 后项 = 总份数,即 (份);
② 求每份数:总量 ÷ 总份数 = 每份数,即 (个);
③ 求各部分量:每份数 × 对应份数 = 对应部分量;
大班:(个);
小班:(个)。
验证:(个),与总量一致,方法正确。
方法二:分数乘法法(先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计算)
步骤:
① 求总份数:(份);
② 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大班占总量的 (大班份数 ÷ 总份数);
小班占总量的 (小班份数 ÷ 总份数);
③ 求各部分量:总量 × 对应分率 = 对应部分量;
大班:(个);
小班:(个)。
对比两种方法:归一法适合整数份数、总量易整除的题目;分数乘法法适合各类份数(含分数、小数比),应用更广泛。
(四)生活中的按比分配实例
配混凝土:水泥、沙子、石子的比是2:3:5,要配200吨混凝土,需各材料多少吨?(用两种方法尝试解答)
分零花钱:爸爸把150元零花钱按“2:3”分给哥哥和弟弟,两人各得多少元?
把一个( )按照一定的( )分成若干部分,求每部分具体数量的问题,叫做按比分配问题。
解决按比分配问题时,先求( ),再通过“归一法”求( ),或通过“分数乘法法”求各部分占总量的( )。
若一个总量按“a:b”分配,则总份数是( ),其中第一部分占总量的(),第二部分占总量的()。
六、预习检测题
(一)必做题(难度较低,巩固基础方法)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按比分配就是把总量平均分后再按比调整。( )
(2)若A:B = 2:3,总份数是5,A占总量的,B占总量的。( )
(3)把30颗糖按“1:2”分给小明和小红,小明分10颗,小红分20颗。( )
(4)按比分配问题只能用归一法解答。( )
用两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把56本练习本按“3:4”分给男生和女生,男生、女生各分多少本?
(2)一种农药按“药:水 = 1:100”配制,要配505千克农药,需药和水各多少千克?
(二)选做题(难度较高,灵活应用)
甲、乙、丙三人按“2:3:4”的比分配1800元奖金,三人各得多少元?(提示:总份数为2+3+4=9份)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提示:先求长+宽的和,再按比分配)
甲、乙两人的钱数比是5:3,甲比乙多24元,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提示:先求“1份”对应的钱数)
七、答案
(一)概念填空
总量,比
总份数,每份数,几分之几
,,
(二)预习检测题
必做题
判断题答案:
(1)×(按比分配是直接按比例分,不是先平均分再调整)
(2)√
(3)√(30÷(1+2)=10颗,小明:10×1=10颗,小红:10×2=20颗)
(4)×(还有分数乘法法)
解决问题答案:
(1)方法一(归一法):
总份数:3+4=7(份),每份:56÷7=8(本);
男生:8×3=24(本),女生:8×4=32(本)。
方法二(分数乘法法):
男生占,56×=24(本);女生占,56×=32(本)。
(2)方法一(归一法):
总份数:1+100=101(份),每份:505÷101=5(千克);
药:5×1=5(千克),水:5×100=500(千克)。
方法二(分数乘法法):
药占,505×=5(千克);水占,505×=500(千克)。
选做题
总份数:2+3+4=9(份),每份:1800÷9=200(元);
甲:200×2=400(元),乙:200×3=600(元),丙:200×4=800(元)。
长+宽:40÷2=20(厘米),总份数:3+2=5(份);
每份:20÷5=4(厘米),长:4×3=12(厘米),宽:4×2=8(厘米);
面积:12×8=96(平方厘米)。
份数差:5-3=2(份),1份对应钱数:24÷2=12(元);
甲:12×5=60(元),乙:12×3=36(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