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曲靖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
第一学期 期中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3.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B.干栏式建筑
C.土木结构的房屋 D.洞穴
4.下列农作物中,由河姆渡居民最早栽培的是( )
A.粟 B.水稻 C.黍 D.小麦
5.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和炎帝 B.尧和舜 C.禹和启 D.蚩尤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商朝多次迁都,直到哪位国王迁都到殷后才稳定下来?( )
A.汤 B.盘庚 C.纣 D.武丁
8.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发展经济 B.巩固统治 C.增强国力 D.扩大疆域
9.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青铜立人像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1.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诸侯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12.战国初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国家是(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秦国
13.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白渠
14.下列思想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15.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前209年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火,山顶洞人则掌握了__________火的技术。
17.半坡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河姆渡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18.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__________。
19.商朝末年,__________荒淫无道,最终导致商朝灭亡。
20.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__________制和__________制。
21.春秋时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先后称霸,号令诸侯。
22.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__________七个国家。
23.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允许__________自由买卖。
24.孔子是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
25.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了统一__________、统一__________、统一度量衡等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材料三:(周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说明了诸侯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3分)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制度的什么特点?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材料三: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4分)
(2)材料二体现了这一事件的哪项措施?这项措施有何重要意义?(5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何影响?(6分)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29.比较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异同。
(提示:可从居住地域、房屋样式、种植作物、饲养家畜、手工业等方面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B 4.B 5.A 6.A 7.B 8.B 9.B 10.B 11.A 12.B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天然,人工 17.粟,水稻 18.禅让制 19.商纣王 20.分封,宗法
21.齐桓公,晋文公(或其他春秋霸主) 22.秦 23.土地 24.儒家,仁 25.文字,货币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15分)
(1)分封制(2分)。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分)。
(2)诸侯需要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服从天子的命令(3分)。
(3)特点: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同姓诸侯占绝大多数(4分)。
作用: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4分)。
27.(15分)
(1)商鞅变法(2分)。战国时期(2分)。
(2)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2分)。
意义:打击了旧贵族特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逐渐强大(3分)。
(3)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2分)。
影响: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分)。
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10分)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2分);
(2)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分);
(3)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2分);
(4)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订《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教材(2分);
(5)培养了大批人才,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2分)。
29.(10分)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1)都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原始农业生产(1分);
(2)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1分);
(3)都会建造房屋,形成村落(1分)。
不同点:
(1)地理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1分);
(2)房屋样式:河姆渡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分);
(3)主要农作物: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2分);
(4)陶器特色:河姆渡居民制作黑陶,半坡居民制作彩陶(2分)。
第1页 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