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B B B C A A D A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D B C C A A C C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A B B D D C D D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个小题,共40分)31.任务一:(每空1分,共10分)(1)自强、求富恭亲王奕 (奕 )、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2)百日维新(3)辛亥革命、孙中山(4)北京大学(5)五四运动任务二:(每空1分,共6分)(1)③(2) ⑥(3)⑤④(4)①(5)②32.(共10分)(1)①1840 ②甲午中日战争③《辛丑条约》(3分)(2)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的加深了;(1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分)(3)林则徐虎门销烟(1分)(4)香港岛(1分)(5)邓世昌(1分)33.(14分)(1)《青年杂志》(1分),《新青年》(1分)该杂志的发表是新文化运动的开端。(2分)(或: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2)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2分)(3)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分)(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分)(5)青年学生(学生)(1分),北京(1分)(6)历史使命:(2分)当代青年应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关心国家命运,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等等。(言之有理即可)(装订线内不许答题)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 60 分钟2、全卷共两道大题,总分100分题 号 一 二 总 分31 32 33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防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主持虎门销烟的人是( )。A.陈化成 B.林则徐 C.关天培 D.李鸿章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3.在( )期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摧毁。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4.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 B.俄国 C.英国 D.法国5.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分裂。以 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直隶地区,以 为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地区。A.冯国璋,曹锟 B.段祺瑞,张作霖C.冯国璋,张作霖 D.唐继尧,陆荣廷6.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C.新文化运动 D.义和团运动7.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奕 C.魏源 D.梁启超8.如图是李华同学绘制的反映某历史事件因果联系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该事件是( )。A.台湾反割台斗争B.义和团运动C.旅顺大屠杀D.太平天国运动9.1915年,陈独秀在( )创办《青年杂志》。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重庆10.( )窃取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A.袁世凯 B.蒋介石 C.张作霖 D.孙中山11.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A.重庆 B.南京 C.武昌 D.上海12.中国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新文化运动13.“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中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A.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B.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C.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D.镇南关大捷,击退法军14.2018年,北洋舰队致远舰部分原厂设计图纸在英国的一家档案馆首次被发现,该图纸有助于解释120多年前邓世昌率致远舰冲击敌舰、受损等一系列细节问题。致远舰参与抗争的那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这两位官员代表各自政府缔结的条约应该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6.(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 .公车上书 B .强学会的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百日维新1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三民主义 B .进化论 C .自强求富 D .民主科学18.( )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在戊戌政变中被捕遇害。A 康有为 B .秋瑾 C .谭嗣同 D .邓世昌19.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 ),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中国同盟会 D .光复会20.“他们的始意是要排除欧美势力的,因此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他们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并和八国联军打仗,前仆后继。”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新文化运动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21.202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在民族危难之际,爱国学生们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下列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有(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取消二十一条”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2.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提出的照会是( )。A.门户开放 B.闭关锁国 C.划分势力范围 D.最惠国待遇23.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覆没的地点是( )。A.黄海 B.威海卫 C.旅顺 D.舟山群岛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A.《民报》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25.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实现中国近代化C.发展资本主义 D.维护清朝统治26.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创办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有人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个历史人物是( )。A.曾国藩 B.袁世凯 C.康有为 D.李鸿章27.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 )。A.训练新式军队B.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28.(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29.陈独秀在《新青年》中写道:“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陈独秀所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 )。A.民主共和 B.变法图存 C.自强求富 D.民主与科学30.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 )中,以“洋药”的名义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A.《虎门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个小题,共40分)3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任务。任务一:把下表空缺内容补充完整。(共10分)探索 (1)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场以“ ”和“ ”为口号的洋务运动。(2分)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地方的代表人物是 、 等。(3分) (2)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决心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被称为“ ”。(1分)转折 (3)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是 。(填革命名称)。(1分) 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分)6进步 (4)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新青年》和 。(1分) (5) 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分)任务二:从以下图片中选取关联信息填入相应的位置。(填写序号)(每空1分,共6分)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②定远号铁甲舰 ③资政新篇④革命军 ⑤警世钟 ⑥国闻报和时务报(1)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仁玕写成 ,提出向西方学习。(2)维新人士在全国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推动维新思想传播,其中影响较大的报刊有 。(3)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出现了陈天华的 ,和邹容的 。(4)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如 。(5)在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进行现代海防建设,其中北洋舰队的 号称“亚洲第一巨舰”。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共10分)材料:(1)请将材料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3分)(2)简述材料中四次战争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4份)(3)材料中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借口)是什么?(1分)(4)材料中的《南京条约》中,清政府将那座岛屿割让给了英国?(1分)(5)材料中②战争期间,致远舰管代 (人物)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1分)33.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xing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摘编自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二: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被破坏了,中国就亡了!………今与全国同胞立如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摘编自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的文章发表于哪一杂志?(1分)该杂志后改名成什么?(1分)该杂志的创建标志着什么?(2分)(2)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2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2分)(4)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2分)(5)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是谁?运动前期的中心位于那个城市?(2分)(6)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当代青年应肩负怎样的历史使命?(2分)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个小题,共40分)31.任务一:(1) 、、 、(2)(3) 、(4) (5)任务二:(1) (2) (3) 、(4) (5)32.(1)① ② ③(2)(3)(4)(5)33.(1)(2)(3)(4)(5)(6)第3页,共8 页 第4页,共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答案.docx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