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五中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统编版(五四学制)(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五中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统编版(五四学制)(含答案)

资源简介

班级
姓名
桌号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判断题(10分)正确打 √ 错误打×
1 ( )2 ( )3 ( )4 ( )5( )
6( )7( ) 8( )9 ( )10( )
综合题(30分每问1分)
(1)( )、( )
(2)( )、( )
(3)( )
(1)( )
(2)( 、 )
(3)( )
(4)( )
(5)( )
(1)( 、 )
(2)( 、 、 )
(3)( )
(4)( 、 )
(5)( )
(1)( 、 )
(2)( )
(3)( )
(1)( 、 、 )
(2)( 、 、 )2025-2026初三历史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所有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1、古埃及在文字方面的成就是 ( )
创造了甲骨文 B、创造了楔形文字
C、创造了象形文字 D、创造了字母文字
2、古希腊繁荣时期著名的城邦是 ( )
A、斯巴达和迈锡尼 B、克里特和迈锡尼
C、斯巴达和雅典 D、雅典和克里特
3、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金字塔越修越小,这实质上反映了
A、国王更加节俭 B、王权逐渐衰落 ( )
C、社会矛盾激化 D、修建金字塔的技术落后
4、下列各项能反映古埃及天文学成就的是 ( )
A、太阳历 B、太阴历 C、儒略历 D、夏历
5、下列对金字塔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该建筑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B.该建筑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C.该建筑是古代埃及的军事防御工程 D.该建筑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6.找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刊物中“史海拾贝”栏目出现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两个关键词,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该栏目介绍的是 (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7.亚非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 )
A.交通便利 ,适宜发展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 D.擅长军事远征
8.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中,特权地位遭到佛教反对的是 (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
9.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地位,对财产、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法学汇篡》 ( )
C.《法理概要》 D.《查士丁尼法典》
10.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科学家是 ( )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凯撒 D.伯里克利
11.12世纪,兴起于西欧的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
A.大学 B.私塾 C.书院 D.太学
12.“(公元前4世纪)在征服过程中,他建立了一系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式城市……它们的建立,将希腊文化带到了从叙利亚直到中亚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他”是 ( )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克洛维 D.查理曼
13.欧洲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代”。 在这时期西欧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是 ( )
A.希腊城邦 B.西欧庄园 C.市民政治 D.封君封臣
14.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 )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 C.法兰克人 D.罗马人
15、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文明遗址是 ( )
A、斯巴达和雅典 B、华氏城和斯巴达
C、哈拉帕和摩亨佐 达罗 D、华氏城和哈拉帕
16、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 )
A、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意大利人 D、腓尼基人
17、能够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场所是 ( )
A.封建庄园 B.乡村市场 C.手工作坊 D.手工工场
18、雅典实行直接民主。与这一特征形成有关的雅典城邦的特点是 ( )
A、人们善于辩论 B、小国寡民 C、人民政权 D、不输不入
19、雅典城邦中,轮流主持日常事务的是 ( )
A、公民大会 B、10个主席团 C、元老院 D、庄园法庭
20、罗马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彻底击败了控制地中海的迦太基。
布匿战争发生在 ( )
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雅典共和国时期 D、凯撒统治时期
21、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图景,提供了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的文学名著是 ( )
《天方夜谭》 B、《巴黎圣母院》 C、《荷马史诗》 D、《俄狄浦斯王》
22、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列与其他三项文明不同是 ( )
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2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此时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者是 ( )
执政官 B、总督 C、公民大会 D、元老院
24、下列国家中,哪一个不是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时形成的 ( )
A、德意志 B、英吉利 C、法兰西 D、意大利
25.在西欧中世纪,国王与大封建主之间、大封建主与小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 ( )
A.奴隶主贵族与平民的关系 B.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C.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D.父兄与子侄的亲属关系
26.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 )
A.城市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商业的兴起 D.手工工场的兴起
27、西欧庄园法庭处罚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 ( )
A、处以罚金 B、处以监禁 C、处以鞭笞 D、处以流放
28、占领君士坦丁堡,使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是 ( )
法兰克王国 B、波斯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十字军东征
29、15、16世纪,最早进行殖民侵略和扩张的欧洲国家是 ( )
英国、荷兰 B、葡萄牙、西班牙
C、英国、法国 D、葡萄牙、英国
30、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并在17世纪加入殖民掠夺行列的国家是 ( )
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美国
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X(10分)
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 )
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 ( )
罗马教会的地位在查理曼帝国时期得到提高 ( )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 )
西欧国王与属下的关系类似于中国古代皇帝与臣僚的关系 ( )
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缴纳赋税 ( )
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 )
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
《查士丁尼法典》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 )
《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 )
三、材料解析(30分)
材料一,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努力的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该砍掉。
------某古代法典
材料二,法典第6条规定:如果谁偷盗寺庙或宫廷的东西,就把他处死。第15条规定,如果谁把宫廷的男奴带出城门外,那么就应当处他以死刑
材料三,这部法典的制定者说:“马尔杜克神”(巴比伦主神)召唤我治理人民并把幸福赐给国家
请回答(5分)
(1)材料一体现的哪国的法典? 法典中奴隶处于怎样的地位?
(2)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 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维护什么人的利益)?
(3)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怎样?
材料一《古代希腊图》(6分)
材料二:罗马军队实行公民兵制,由于军事的需要,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注重意志品质的磨练和身体的训练。罗马军队采用军团编制,每个军团分为30个中队。罗马军队作战勇敢,军纪森严,擅离职守或远离战场的士兵要受处罚,并被视为可耻。对勇于杀敌和立功着给予荣誉和嘉奖。
古代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根据材料一中图指出西方文明发源在哪个海域?
图上标有希腊的两个著名城邦, A是( )B是( )
(3)A城邦哪位政治家统治时期达到鼎盛?
(4)公元前27年,罗马发生了什么大事?
(5)此事导致罗马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所谓“全球联系”,系指15世纪以后出现的,以欧洲人为主导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很多接触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
——摘自《世界史近代卷》
(1)材料一中的“巨人时代”指的是什么? 首先开始于哪个国家?
(2)材料一的这次变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次变革中的先驱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全球联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在全球联系过程中,一位航海家成为第一次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这位航海家是谁?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的是谁?
(5)材料一的变革和材料二的全球联系有什么共同影响?
4.改革是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世纪,日本国内出现了统治危机,日本天皇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日本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为其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他的繁荣。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速了帝国统治危机,拜占庭帝国陶醉已有的辉煌,不屑学习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最终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社会改革?进行这次改革的日本天皇是谁?
(2)日本的这次改革,仿效的是我国哪个朝代的典章制度?
(3)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
材料一:“众生平等”,“忍耐顺从”(6分)
材料二:“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就是耶稣”
材料三:“信仰世上唯一的神真主安拉”
请回答:(1)以上内容分别是哪一宗教的教义?
(2)这三大宗教的创始人分别是谁?初三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A C C B A A A A B B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B A C B D B C B A C B C
二、判断题(10分)正确打× 错误打×
1 ( × )2 (× )3 (√ )4 (× )5(× )6( × )7(√ )8( √)9(× )10( ×)
综合题(30分每问1分)
(1)(古巴比伦 )、(被压迫的地位,无任何自由)
(2)( 汉谟拉比)、( 维护奴隶制阶级利益)
(3)( 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 爱琴海 )
(2)( 雅典 、斯巴达 )
(3)( 伯里克利)
(4)( 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
(5)(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 )
(1)( 文艺复兴、意大利 )
(2)( 人文主义 、 但丁 、 《神曲》 )
(3)( 新航路开辟或探寻新航路 )
(4)( 麦哲伦 、达·伽马 )
(5)(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1)(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2)( 唐朝 )
(3)( 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1)( 佛教 、 基督教 、伊斯兰教 )
(2)(乔达摩·悉达多或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