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动荡,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墨子倡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注:政令由…决定)方伯(注:指诸侯)导“兼爱非攻”,韩非子强调“以法治国”。这些主张共同反映了《史记·周本纪》A.诸子百家对重建社会秩序的探索B.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必然结果(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反映了什么制度?(1分)C.不同学派之间的互相攻击D.思想文化领域的大一统趋势(2)比较材料一、二,说一说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新变化?(1分)19.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其历史意义在(3)材料三中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1分)其目的是什么?(1分)并根据材料于归纳出该制度下诸候有什么义务?(2分)A.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基础B.推动了诸侯争葫战争的爆发(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平王东迁”后的社会特征是什么?(1分)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阻碍了社会变革的进程2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在改革中不断前行的历史,20.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盼。下列史料可用于研究商周时期古蜀文明的是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8分)材料一商君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一《赵国策秦策三》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司母戊鼎利及文(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1分)哪位国君任用他进行了变法?(1分)二、材料题(共4小题,30分)(2)如果你是生活在这次变法时期的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变法?(1分)为什么?(1分)21.杰出人物·书写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8分)(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次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1分)材料一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套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4)这次变法后,据说该国将土作战非常勇敢,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1分)雄立东方」一毛泽东《祭黄帝陵文》(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回答,这次变法有何作用?(2分)材料二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受命于舜,负责治水。面对滔滔洪水,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从《竹书纪他从鲧治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年》…到文学、史学、农学、医学等,…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导.…为了治理洪水,他长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摘编自人民网《习近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材料二(右图)【岗模之英】材料三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商代,■83284千克齐桓公改革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晋文公改革重用狐偃、赵表等人,修明内政、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与法治统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整伤法纪,增强军备,施惠百姓,发展生产一,自律与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一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接受狐偃“尊王攘夷”的主张」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摘编自《春秋公羊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1)根据材料一,简述黄帝的历史地位。(1分)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2)根据材料二,概括禹治水中采取的创新措施(1分)和体现的精神。(1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3)根据材料三,归纳齐桓公和晋文公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2分)并结合所学简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战国时期的文学、医学方面的代表文献各这一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2分)一例。(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1分)(2)2002年1月18日,材料二中图作为一级文物,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22.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请写出此文物的名称。(1分)并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为什么此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文物会被列入该名录?(1分)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3)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法治”、“德治”分别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礼记礼运》的思想主张?(2分)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1分)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材料四平王之东迁于洛邑,辟(注:通“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表微,诸侯强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第4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