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五中等2025-2026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五中等2025-2026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班 级
姓 名
桌 号


线







线
)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
批卷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目7个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这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随老舍先生来到宛如无边绿毯的草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们认识了英勇无畏、坚强不曲的狼牙山五壮士,那阵阵口号声惊天动地、气状山河;我们感受到了作家范锡林儿时玩竹节人的快乐,他的同学还别出新裁,想技高一酬,给竹节人黏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1)找出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依次写在下面田字格里。(4分)
A.坚强不曲 B.气状山河 C.别出新裁 D.技高一酬

(2)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渲(xuán)染 B.勾勒(lè) C.黏(zhān)上 D.盔(kǎi)甲
2.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有效治疗癌症。(句末加上“的方法”)
B.大家端午节踏青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删掉“不要”)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删掉“使”)
D.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前提。(将“提高”改成“提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我们学过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D.律诗共八句,分为四联它们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2分)
A.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B.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C.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D.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5.下列描写场面的句子中,运用了“点面结合”方法的一项是( )(2分)
A.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B.原本寂静的操场一下子沸腾起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仿佛变成了一个自由市场。
C.乐曲结束了,人群中爆发出如潮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
D.几个小时如流水般飞快地过去了。义卖结束了,操场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填空(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
(3)____________________,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4)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4分)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
这句话出自《童年》,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___。主人公叫____________。他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口语交际(6分)
8.请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这件事情本身是很有意义的。假如你想在家里养一只可爱的小狗,但是妈妈担心小狗会影响你的学习,并且小狗不讲卫生会把家里弄得脏兮兮的,你将怎样说服妈妈支持你呢?(2分)
9.你有喜欢的书吗?请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并说明理由。(2分)
10.请你为学好语文献上一个点子。(2分)
我的想法:
三、阅读 (39 分)
(一)古文阅读(12分)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1.解释划线词语。(2分)
①志在高山____________ ②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___________
1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
13选用原文填空。(4分)
A.《伯牙鼓琴》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
B.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C.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
14.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让人羡慕,根据你的积累请你写出有关“友情”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本文给你的启示或者道理是什么?(2分)
阅读《神秘的花香》,完成16-19题。(9分)
神秘的花香
①植物的花香有着许多作用。
②植物的花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植物花朵为了引诱昆虫前来授粉,不仅呈现各种艳丽夺目的色彩,还会散发各种迷人的花香。于是引来蜂蝶竞相采蜜,正所谓蜂争粉蕊蝶分香。结果,花粉黏附在昆虫的身上,随着昆虫的飞行迁移而四处落户安家了。
③香花内部有一个专门制造香味的“工厂”——油细胞,这个工厂里的产品就是令人心醉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除了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外,它的蒸气还可以减少花瓣中水分的蒸发,形成一层保护衣,使植物免受白天的强烈的日晒和夜晚的寒气侵袭。
④植物花的香味除了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香气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进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由于大脑供氧充足,因此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此外,香味信息能够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中,刺激嗅觉,使人的记忆增强。
⑤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圣华佗,曾用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吐泻等疾病。古代民间把金银花放入枕内,用来去头痛,降血压,同时还有消炎止咳的作用。
⑥不同的花香,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如桂花的香味使人疲劳顿消;菊花的香味使人思维清晰。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眩晕和瞬时的迟钝。
从选文看,植物的花香对人类有哪些有益的作用?(2分)
17.文中第⑥段中划线词语“一分为二”具体是指什么?(2分)
18.指出下列语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香花内部有一个专门制造香味的“工厂”——油细胞,这个“正厂”里的产品就是令人心醉的芳香油。( )
(2)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眩晕和瞬时的迟钝。( )
19.近期流感肆虐,教学任务繁忙,语文教师王老师上完一周课后很疲惫、头痛,你作为课代表,能否利用课文第⑤⑥段介绍的花香的相关知识帮她缓解一下?(写出三点)(3分)
(三)阅读《我爱家乡的秋夜》,完成20-23题。(10分)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亮,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2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 )的月光 ( )的翡翠 ( )的水墨画
21.根据下列解释填上相对应的四字词语。(3分)
①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
②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
③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 )
22.短文第五自然段描写秋夜的景象,是按照( )结构方式写的。(2分)
(
班 级
姓 名
桌 号


线







线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23.简要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四)阅读《守桥》回答24-27题(8分)
守桥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跺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拴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湿润了。
2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5.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湿润了。(“愣”“紧紧”“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2分)
26.这篇小说中的老葛为什么要冒着暴风雨去守桥?(2分)
27.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老葛的人物形象。(2分)
四、作文(50分) 从以下二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题目:我渴望_____________
委屈的时候,我们渴望父母的理解;受挫的时候,我们渴望师长的鼓励;伤心的时候,我们渴望朋友的安慰……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围绕题目,写一篇习作,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题二:上学出门时,妈妈那一声叮嘱;考试失利时,老师鼓励的眼神;沮丧时,朋友贴心的守护;还有跌倒时,陌生人搀扶的大手……生活中不总是波澜壮阔,那些细小的事情总能带给我们无处不在的感动。
请以“生活中的微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立意要深刻,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要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
字左右。
(
600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
一、1.(1)屈 壮 心 筹 (2)D
D 3.D 4.A 5.C
(1)黑云翻墨未遮山 (2)乡音无改鬓毛衰
(3) 故人具鸡黍 (4) 野旷天低树
(5)乌蒙磅礴走泥丸 (6)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7.苏联 高尔基 阿廖莎 粗野自私、脾气暴躁、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等
二、8.言之有理即可,例:妈妈,我们可以买一只小狗。我会训练小狗,让它自己在厕所里大小便,不会让它把家里弄得脏兮兮的。何况老师还让我们写观察小动物的作文呢!养了狗,还可以帮助我学习。
9、10言之有理即可
三、(一)
(1)心志,情志 (2)形容极短的时间
认为世界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A.吕氏春秋 B.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C.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知音难觅,要好好珍惜身边的朋友。
(二)
(1)保持旺盛的生命力(2)增强记忆(3)保健和预防(4)清除疲劳,思维清晰
(1)益处:花香使人疲劳顿消,思维清晰 (2)副作用:也会引起眩晕和瞬时迟钝
(1)打比方 (2) 举例子
(1)可以让王老师用菊花泡茶喝,闻闻菊花的香味儿,可以清晰思维。
制作一个小巧玲珑的金银花香囊,悬挂在老师办公室,缓解老师头痛
让老师多闻闻桂花的花香,疲劳顿消
(三)
柔和 碧绿 美丽
不甘示弱 垂涎欲滴 载歌载舞
C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
环境描写,作用:(1)渲染紧张气氛,突出洪水的来势之猛。(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老葛冒着生命危险守桥做铺垫。(3)烘托人物紧张担忧的心情,使老葛的性格更加鲜明。
校长先是感到意外,没想到老葛会提上课的要求;随之理解了老葛的心情,被老葛的举动深深打动;最后对老葛充满敬意,毕竟像老葛这样全心全意为教育的人太少了。
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更是守住了内心这座“教书育人”的“桥”,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
(1)老葛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守桥,守护上学的孩子们,守护自己心中的教育信念。(2)他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无限的尊重与热爱。(3)老葛英勇善良,责任心强,甘于奉献
四.写作(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