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6】生物学二轮专题练 :大单元4 限时练10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保分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6】生物学二轮专题练 :大单元4 限时练10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保分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高考生物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大单元四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
限时练10 大单元四查缺补漏保分练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刷真题]
1.(2025·湖北卷)某学生重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取一粒黄色圆粒F1种子(YyRr),培养成植株,成熟后随机取4个豆荚,所得32粒豌豆种子表型计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性状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个数/粒 25 7 20 12
A.32粒种子中有18粒黄色圆粒种子,2粒绿色皱粒种子
B.实验结果说明含R基因配子的活力低于含r基因的配子
C.不同批次随机摘取4个豆荚,所得种子的表型比会有差别
D.该实验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表型比支持孟德尔分离定律
2.(2025·湖南卷改编)已知甲、乙家系的耳聋分别由基因E、F突变导致;丙家系耳聋由线粒体基因G突变为g所致,部分个体携带基因g但听力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听觉相关基因在人的DNA上本来就存在
B.遗传病是由获得了双亲的致病遗传物质所致
C.含基因g的线粒体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导致耳聋
D.甲、乙家系的耳聋是单基因遗传病
3.(2025·北京卷)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正常女子与男患者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男孩100%     
B.女孩100%
C.男孩50%
D.女孩50%
4.(10分)(2025·广东卷)在繁育陶赛特绵羊的过程中,发现一只臀部骨骼肌尤为发达、产肉量高(美臀)的个体。研究发现,美臀性状由单基因(G/g)突变所导致,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此外,美臀性状仅在杂合子中,且G基因来源于父本时才会表现;母本来源的G基因可通过其雄性子代使下一代杂合子再次表现美臀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人员将美臀公羊和野生型正常母羊杂交,子一代中美臀羊的理论比例为   ;选择子一代中的美臀羊杂交,子二代中美臀羊的理论比例为   。
(2)由于羊角具有一定的伤害性,育种人员尝试培育美臀无角羊。陶赛特绵羊另一条常染色体上R基因的隐性突变导致无角性状产生,如图a进行杂交,P美臀有角羊应作为    (填“父本”或“母本”),便于从F1中选择亲本;若要实现F3中美臀无角个体比例最高,应在F2中选择亲本基因型为         。
图a
(3)研究发现,美臀性状由G基因及其附近基因(图b)共同参与调控,其中D基因调控骨骼肌发育,其高表达使羊产生美臀性状;M基因的表达则抑制D基因的表达。来自父本的G基因使D基因高表达,而来自母本、具有相同序列的G基因只促进M基因的表达,这种遗传现象属于        。GG基因型个体的体型正常,推测其原因:                          。
图b
(4)在育种过程中,较难实现美臀无角性状稳定遗传,考虑到胚胎操作过程较繁琐,可采集并保存      ,用于美臀无角羊的人工繁育。
[刷模拟]
5.(2025·安徽黄山二模)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不属于孟德尔对豌豆的性状分离现象作出的解释
B.验证假说时孟德尔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就是将F1杂合子与隐性性状豌豆测交,并观察统计子代的性状及比例
C.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自由组合
D.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明确指出在相对性状分离的同时,不同性状之间进行自由组合
6.(2025·陕西咸阳二模)南瓜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性状,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性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色盘状南瓜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
B.WwDd×wwDd的后代中白色盘状占比为3/4
C.采用测交可鉴定南瓜产生的配子种类与比例
D.南瓜果实的基因型相同,表型可能不同
7.(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谷子是中国黄河中上游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穗色有红穗和白穗。为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两组如下的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谷子穗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两个杂交实验中,红穗母本的基因型不同,白穗父本的基因型相同
C.将两组杂交实验F2红穗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杂交实验1中F2白穗的基因型有7种,白穗个体中纯合子的占为3/13
8.(2025·甘肃平凉模拟)如图为某家族关于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相关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Ⅰ-2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B.若该病的遗传与性别相关,则Ⅲ-1与正常男性所生女儿不患病
C.为避免该病患儿的出生,Ⅲ-4怀孕后可对胎儿的染色体进行分析
D.该病在该家族中的发病率明显小于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9.(2025·山西吕梁二模)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的黑羽与灰羽由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A/a位置未知。现将黑色羽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1,F1的雌性个体中黑羽有48只,灰羽有80只;雄性个体中黑羽有96只,灰羽有32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B.黑色羽亲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ZBW、AaZBZb
C.F1雌性黑羽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2/3
D.若让F1中黑羽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黑羽个体所占比例为3/10
10.(12分)(2025·河南郑州二模)色盲可分为红色盲、绿色盲和蓝色盲等。红色盲和绿色盲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分别由基因R、G突变所致;蓝色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基因b突变所致。若一绿色盲男性(XRgY)与一红色盲女性婚配(不考虑突变和交换等因素)产生的后代为F1,将F1中色觉正常个体与蓝色盲患者(Bb)婚配产生F2,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上述三种色盲的遗传中,             这两种色盲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中红色盲女性的基因型是          ,F1表型中出现红绿色盲可能是   (填“男性”或“女性”),出现红色盲的可能是    (填“男性”或“女性”)。
(3)F2男性中可能的表型及比例为                  ,F2女性中可能的表型及比例为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题目中样本量过少,实际值与理论值差距大,无法根据理论比值计算相应的数据,A项不合理。样本量过少,误差较大,无法得出可靠结论,B项不合理、C项合理。由于数据量小,且数据与3∶1偏离严重,因此无法得出支持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相关结论,D项不合理。
2.B 解析 听觉相关基因是人体基因组的一部分,正常存在于人的DNA上,只是突变后可能引发耳聋,A项正确。遗传病是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突变或缺陷)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多基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等,并非单纯“获得双亲致病遗传物质”,比如新发突变也会导致,B项错误。丙家系线粒体基因G变g,部分携带g但听力正常,说明含基因g的线粒体积累到一定程度(阈值效应)才会致耳聋,C项正确。耳聋可能涉及多个致病基因(比如由B、F、G突变所致),但通常是由一个明确的基因突变所致,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范畴,D项正确。
3.B 解析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a,则正常男性、女性的基因型为XaY、XaXa,体细胞中出现XA则为患者。正常女子与男患者婚配,即XaXa×XAY→XAXa(患病女性)、XaY(不患病男性),比例为1∶1,B项符合题意。
4.答案 (1)1/2 1/4
(2)父本 GGrr(父本)和ggrr(母本)
(3)表观遗传 来自母本的G基因促进M基因表达,抑制D基因的高表达
(4)精液(或精子)
解析 (1)美臀公羊(基因型为Gg,且G来自父本)和野生型正常母羊(基因型为gg)杂交,父本产生G和g两种配子,母本产生g一种配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Gg∶gg=1∶1。由于美臀性状仅在杂合子中且G基因来源于父本时才会表现,所以子一代中美臀羊(Gg且G来自父本)的理论比例为1/2。子一代中的美臀羊(Gg,G来自父本)杂交,父本产生G和g两种配子,母本也产生G和g两种配子。G基因来源于父本时才会表现;母本来源的G基因可通过其雄性子代使下一代杂合子再次表现美臀性状,子二代中美臀羊的理论比例为1/4。
(2)因为母本来源的G基因可通过其雄性子代使下一代杂合子再次表现美臀性状,若P美臀有角羊作为父本,其产生的含G基因的配子与母本(正常无角羊)产生的配子结合,在F1中更容易根据美臀性状选择出含有G基因的个体作为亲本。所以P美臀有角羊应作为父本。欲在F3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美臀无角个体(Ggrr且G来自父本)。F2中选择GGrr(父本)和ggrr(母本)杂交,这种组合子代均为美臀无角个体。
(3)这种来自父本和母本的相同基因(G基因)由于来源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遗传效应的现象属于表观遗传。GG基因型个体中,两个G基因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来自父本的G基因使D基因高表达,但来自母本的G基因促进M基因表达,M基因的表达抑制D基因的表达,所以D基因不能持续高表达,导致GG基因型个体的体型正常。
(4)在育种过程中,较难实现美臀无角性状稳定遗传,考虑到胚胎操作过程较繁琐,可采集并保存美臀无角羊的精液(或精子),用于美臀无角羊的人工繁育,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繁殖后代。
5.A 解析 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其假说(如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而F2的3∶1性状分离比是实验观察到的结果,属于“发现问题”阶段,而非豌豆的性状分离现象作出的解释,A项正确。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确实用测交(F1杂合子×隐性纯合子)验证分离定律,结果符合1∶1的预期比例,但“假说—演绎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论框架,测交只是验证环节的一部分,B项错误。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形成时(减数分裂),而非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受精作用)的过程中,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在形成配子时完成的,C项错误。自由组合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如不同对的等位基因),而非性状本身,D项错误。
6.B 解析 白色盘状南瓜的基因型(W_D_)可能有2×2=4(种),A项正确。WwDd×wwDd的后代中白色盘状(W_D_)占比为1/2×3/4=3/8,B项错误。测交(与隐性纯合子wwdd杂交)可通过子代表型推断亲本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项正确。南瓜果实的基因型相同,由于环境不同或表观遗传,可能表型不同,D项正确。
7.B 解析 由杂交实验1中F2白穗∶红穗=13∶3,符合9∶3∶3∶1的变式,可知穗色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A项正确。由杂交实验1中F2白穗∶红穗=13∶3,可知红穗基因型为aaB_(或A_bb,下面以红穗基因型为aaB_进行分析,另一种情况相反),则白穗的基因型为A_B_、A_bb和aabb。由两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推出,杂交实验1中母本红穗的基因型为aaBB,父本白穗的基因型为AAbb,所得F1白穗的基因型为AaBb,F2性状分离比符合白穗∶红穗=13∶3;杂交实验2中母本红穗的基因型为aaBB,父本白穗的基因型为AABB,所得F1白穗的基因型为AaBB,F2性状分离比符合白穗∶红穗=3∶1,故两个杂交实验中,红穗母本的基因型相同,白穗父本的基因型不同,B项错误。杂交实验1的F2红穗个体基因型为aaB_,包括1aaBB和2aaBb,杂交实验2的F2红穗个体基因型为aaBB,两者交配后代一定是aaB_,表现为红穗,C项正确。杂交实验1中F2共有9种基因型,红穗的基因型有2种,白穗的基因型有7种。其中纯合的个体有1AABB、1AAbb、1aabb,比例为3/13,D项正确。
8.B 解析 据图可知,图中的Ⅱ-3患病而Ⅲ-4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若Ⅰ-2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不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和a,Ⅲ-4的基因型为aa或XAXa,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0或1,A项错误。若该病的遗传与性别相关,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的基因型是XAXA或XAXa,与正常男性(XAY)所生女儿都不患病,B项正确。由题意可知,该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故对染色体进行分析无法进行确定,C项错误。该家族是该遗传病患病家系,所以该病在该家族中的发病率明显大于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D项错误。
9.D 解析 F1雌性个体中黑羽∶灰羽=3∶5,雄性个体中黑羽∶灰羽=3∶1,由此确定亲代的基因型为AaZBW、AaZBZb,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A、B两项正确。F1黑羽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分别为1/3AAZBW、2/3AaZBW,其中杂合子(AaZBW)的比例为2/3,C项正确。F1黑羽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6AAZBZB、1/6AAZBZb、2/6AaZBZB、2/6AaZBZb,F1中黑羽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A_的概率为1-2/3×2/3×1/4=8/9,ZBZ-+ZBW=1-1/2×1/4=7/8,黑羽个体所占比例为8/9×7/8=7/9,D项错误。
10.答案 (1)红色盲和绿色盲
(2)XrGXrG或XrGXrg 男性 男性
(3)蓝红色盲∶蓝绿色盲∶红色盲∶绿色盲=1∶1∶1∶1 蓝色盲∶色觉正常=1∶1
解析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红色盲和绿色盲的相关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所以红色盲和绿色盲这两种色盲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题意“红色盲和绿色盲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分别由基因R、G突变所致”可知,亲本中红色盲女性的基因型是XrGXrG或XrGXrg,与绿色盲男性(XRgY)婚配,F1的基因型为XrGXRg、XrGY或XrGXRg、XrgXRg、XrGY、XrgY,所以F1表型中出现红绿色盲的可能是男性,出现红色盲的可能是男性。
(3)F1中色觉正常个体(基因型为bbXrGXRg)与蓝色盲患者(Bb)(基因型为BbXRGY)婚配产生的F2中,男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rGY∶BbXRgY∶bbXrGY∶bbXRgY=1∶1∶1∶1,表型及比例为蓝红色盲∶蓝绿色盲∶红色盲∶绿色盲=1∶1∶1∶1;F2女性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RGXrG∶BbXRGXRg∶bbXRGXrG∶bbXRGXRg=1∶1∶1∶1,表型及比例为蓝色盲∶色觉正常=1∶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