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下关一中初中部教育集团 2025~2026 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 检测八年级语文 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 24 个小题,共 8 页;考试用时 150 分钟,满分 100 分)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 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 题,每题 2 分,第 6 题 6 分,共 16 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 1~4 题。1948 年的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以锐不可当(dāng)之势突破碾庄防线,工兵炸毁铁路桥断敌退路时,黄百韬兵团在炮火中全线溃.退.,残部涉水 时连制式步枪都扔了大半。胜利后,我军在徐州外围驻.留.半月,并命令战士们帮老乡被炮火损毁的房屋。12 月的庆功会上,陈毅元帅为特等功臣颁(bān)发勋章,儿童团献花时红领巾 与勋章的金星交映,广场上军民攒动,五彩标语与漫天雪粒交织,令人眼.花.缭.乱.。刘 伯承深夜在煤油灯下标注敌军动向的手稿仍在,那些殚(dàn)精竭虑的批注里,藏着 “吃掉黄维兵团”的关键决策。可多年后竟有宵小妄图篡(cuàn)改双堆集歼灭战的 伤亡数字,却被档案馆泛黄的电文手稿与老兵震.聋.发.聩.的讲述戳穿——当冲锋号在潍 河冰面响起时,连炊事员都扛起扁担冲向敌阵,这样的历史,怎容 ?和平的曙光 ,这也是无数身影用热血铺就的道路。历史的真相藏在人们 心底,对于任谁也无法抹去,它像尘埃般矗立,见证着信念的力量。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拓纸完全晾干后,即可将拓纸从砖面四周小心翼翼地揭起。①待拓纸逐渐变白,拓纸在欲干未干之时方能上墨②第一遍上淡墨~文字显出之后再层层加深,直到效果满意为止③砖石传拓工序主要分为上纸和上墨两个步骤④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拓纸上,将毛巾卷成团状在塑料薄膜上轻轻擦拭,直到拓纸 与砖面紧密贴合⑤首先裁出比砖面略大的宣纸,平放在砖面上,用小喷壶喷湿拓纸,用一张干燥的宣 纸吸干拓纸上多余的水分A.③⑤④①② B. ③①②⑤④ C. ①②⑤④③ D. ①②③⑤④6. 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6 分)(1)王绩在《野望》中借牛群鸟兽,描绘了“ , 。” 的野外夕照牧归图。 (2)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与留恋之情,其中概括赞叹富春江 景色的句子是“ , 。” (3)刘桢《赠从弟(其二)》通过对比、象征、反衬等多种修辞手法“ ,!”生动地描绘了松柏在风中刚劲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松 柏品质的赞美和对人的勉励。二、综合性学习(7~10 题,共 10 分)(一)学习与探究(5 分) 班级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7.班上要举行“诚信考试”主题演讲,请你作为活动负责人完善以下方案。(2 分) 第一步:前期准备(活动宣传,确定选手,①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A. 当(dāng) B. 颁(bān) C. 殚(dàn) D. 篡(cuàn)第二步:主题演讲(②,评委打分)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溃退 B. 驻留 C. 眼花缭乱 D. 震聋发馈3.文中横线上应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后撤 修理 笃信 来之不易 B.逃窜 修缮 质疑 来之不易 C.后撤 修缮 笃信 触手可及 D.逃窜 修理 质疑 触手可及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的真相藏在人们心底,任谁也能抹去,它像丰碑般矗立,见证着信念的力量。 B.历史的真相藏在人们心底,任谁也无法抹去,它像丰碑般矗立,见证着信念的力量。 C.历史的真相藏在人们心底,任谁也无法抹去,像尘埃般挺立,见证着信念的力量。 D.历史的真相藏在人们心底,任谁也无法抹去,它像尘埃般挺立,见证着信念的力量。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传拓,是将纸蒙在石刻、甲骨、青铜器等器物表面,将文字或图案用墨(朱)色 捶拓出来的传统工艺。砖石传拓是传拓的一种。 ; 。 。第三步:结果公布(统计分数,公布排名,嘉宾颁奖,总结分享)8.“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昌”,小文阅读到下面这则消息,请你拟写一 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3 分)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 2024 年 10 月 30 日 4 时 27 分,搭载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 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答:。(二)名著阅读(5 分) 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交流会,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 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摘自《红星照耀中国》)9.选段中的“他们”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 ”。题 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 。(2 分)【乙】(①)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宽小(第3页共8页) (第4页共8页)10.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的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②的理解。(3 分)答:。 三、阅读(11~23 题,共 34 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11~12 题。(4 分)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 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选自徐霞客《游大理日记》,有删改)【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 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甲】黄鹤楼【乙】使至塞上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1) 略无阙.处 阙:(3) 峡中西.望 西:(2)夏水襄.陵 襄:(4) 溪破.其中出 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11.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和颔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丰 富了诗歌的内容。 B.“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描写了鹦鹉洲上芳草 茂盛的生机勃勃之景。 C.诗歌颈联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在押韵方 面,这首诗第二、四、六、八句中的“楼”“悠”“洲”“愁”押韵。 D.全诗处处写楼,景象前后三变,先是朦胧凄迷,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神异渺 茫,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12.乙诗中的“长河落日圆”和甲诗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分别借助“落日”营造了 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 分)答:。(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0 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2) 又南,有峰东环而下。翻译:15.【甲】文描写三峡秋景却不见“秋”字,作者是如何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 (2 分)答:。16.【甲】【乙】两文同是写山水,但在内容详略的布局上有什么不同 (2 分) 答:。(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19 题。(8 分)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宁 明①落日,苍鹰,暮色,群山,我们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恋恋不舍地离开陕北, 奔向秦晋峡谷,去寻找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②汽车沿盘山路爬行,秋风苍凉沉寂,黄河浩荡东流。我们的心绪还沉浸在陕北 高原,沉浸在沟壑纵横、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风景。陕北,贫穷、闭塞;陕北人, 顽强、质朴。一如脚下这千古奔流的民族圣河,盛满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当我们 离开陕北,走近壶口瀑布,希望心情不再沉重。③车窗外,渺无人烟,屋舍稀落,断垣残壁,瓦砾成堆。车拐过最后一道山梁, 黄河从视线中消逝,蓦然,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铺天盖地而来,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 呐喊着迎接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车停道旁,喧哗停止,苍茫暮色使我们看不见黄河之 水,只能静静地用耳,准确地说是用心,听黄河母亲的倾诉。④翌日清晨,我们走近壶口瀑布身旁,立刻被她博大的气势所震撼。黄河之水显 得宽宏博大,奔放无羁。此时,我才知晓李白为什么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壶口两 旁,山岩断裂,赤裸畸形,筑成两条坚固峰带,如鬼斧神工。金色的波涛从远方滚滚而来,惊涛拍岸,金液飘荡。雾气蒸腾,水天一色,七色彩虹在阳光照耀下,横跨两 岸。黄水万顷,赤着身,无拘无束,慌不择路,在泰晋峡谷奔突涌荡,左回右旋,掀 起团团浪花、泡沫。⑤壶口河槽错落,水流跌宕,像烈马分尸般撕碎水层,又如古老的石犁犁开波面。 云腾雾裹,浇入壶口,挤入龙槽。黄河雄浑博大的身躯突然痉挛收缩,又被大自然鬼 使神差般撕裂。⑥此时,黄河畔上,气流在抖动,山在摇晃,大地在颤栗。“声震四十里,烟雾溅 湿人。”天和地斑斓的色彩和声响都消失了,黄河似是地下奔出的岩浆,发出无尽的雄 伟轰鸣。⑦久居都市,偶尔踏青,已习惯于风花雪月,小桥流水。猛然被苍凉悲壮激越的 悲歌一击,心灵为之一振。你听,黄河之水低沉狂叫 像沙场将士的喘息,有雄壮,有 阳刚,有激昂。两岸群山和游客,静默倾听,一切在这里都停止、凝固了,只有黄河 奔流。她在青藏高原成长,在内蒙古沙丘壮大,在历经九曲回肠的磨难后,又被投入 十里龙槽,她在生命的压抑中,带着生命的重负,在跳荡中完成生命的格斗。⑧面对壶口,你唱不出:“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 悠。”《纤夫的爱》不能在壶口唱,你只能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壶口瀑布,观之,如万马奔腾;听之,似惊雷行空。浩浩乎,中华民族之文化;荡荡 乎,中华民族之精神!17.作者写壶口瀑布为何先着力描写黄河之水 (2 分)答:。18.品味语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 分)黄水万顷,赤着身,无拘无束,慌不择路,在秦晋峡谷奔突涌荡,左回右旋,掀 起团团浪花、泡沫。答:。19.通读全文,为什么说壶口瀑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答出三点)(3 分)答:。(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3 题。(12 分)三清山担担人刘 力①去过三清山的人,都记得女神峰、巨蟒峰、“三龙出海”······三清山钟灵毓秀, 清幽天下。距第一次登三清山已过了三十多年,数次领略奇观,不经意间,心底留下 了一份特别的印记:那就是常年行走在大山里的三清山担担人,那些挑着物资送至山上各个角落的人们。②担担曾是三清山红火的行当,担担人很多。我认识的老钟自幼担担,一担四十年,直到担不动了,才在山下开了间餐馆。近年来,交通条件好了,担担队伍渐渐少 了。为了把这古老的行当保留下来,老钟组织了一支担担小队,还开通了在线下单服 务。如今的老钟已是山间名人,当地人说他“自编减压挑担舞,担担也能当网红”。老 树发新芽,网络技术赋予了担担人新的内涵。最近一次游三清山,在山路旁一间生意 红火的餐馆,我第三次见到老钟。他说,几十年了,脚板已经与土地密不可分,两个 孩子都上了大学,侄子在担担小队担担。“你是文化人,能不能写写三清山,写写新农 村?如今的日子好着哩!”老钟对我说。“担不动了,才开了个小店,就两桌,吃的都 是自家种的菜。游客路过可在这里憩憩脚、喝口水,不要钱。”③老钟领我到屋中。屋里有他挑破的几副担子,还有穿过的红马褂。老钟摸着这 些物品,看得出他心中的不舍,那是他一生执业的纪念品。望着上山的路,他笑着说: “还有不通缆车的角落,还是需要担担人。山里有需要,可用手机精准下单。我这个老头还想挑几个来回,还想当导游,还想写天南地北的游客聊天……”看着凝神的老钟,我忽然有种冲动,想把他几十年担担的身影记录下来。哼着担担的号子,老钟取 出了自酿的米酒,取了长凳,邀我同坐。我们聊起了许久前的两次见面。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个秋天,我慕名来到三清山下。景区尚未开发,更无索道,自恃年轻的我拾级而上,两小时不到便气喘吁吁,望峰兴叹。正在这时,一阵 节奏明快、铿锵有力的歌声由远及近,一位身材瘦削的小伙子来到身边,头戴遮阳帽, 身穿红马褂,挑着百余斤的担子,担子随脚步晃悠,神情轻松。“怎么不走了?一起走吧。”就这样,我认识了他,三清山担担人小钟。三清山担担人早晨六点出发,往山上 送粮草,登千余米高峰,八小时往返,每天可挣五十元,那个时候这个收入挺高。小 钟家里五代担担人,他自小便跟着担,春夏秋冬、寒暑风雨从无间断,那时已担了六 年担。“累不?”“习惯了,不干活还觉得少了什么。”一路走一路聊,他指着远处告诉 我,那是“天狗望月”,那是“生死相依”……他说,游人时常与他结伴,一路欢声笑 语,还有不少合影。小钟的快乐感染着从不相识到相识的游客。“同路行同快乐,游客 快乐我幸福”,小钟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⑤十五年后,第二次登三清山,同伴约坐索道,我却执意迈步而上,期许能遇到 小钟。他也人近中年,还在干担担营生吗?许是缘分,在一处驿站,店主说:“老钟今 天来,快了。”半个小时不到,果然见到了他。他结实了许多,皮肤更黑了,脸上爬上 了些许皱纹,还穿马褂,换了草帽。他依然快乐地对我说:“怎么不走了?一块走。” 这话听起来太熟悉。一路走一路聊,他结婚后有了两个娃,都上学了。他依旧边走边 解说,中年的他,挑担伴歌依旧踏实,只是步伐比年轻时缓了点,说到三清山的开发, 游客日多,便全身是劲。到达营地,他请我在石凳上小坐,毛巾擦汗、草帽打扇、兴 冲冲地给我唱山歌。歌词没听明白几句,却引来了我先到的同伴,老钟站中间,我们 合了张影。⑥又是十几年过去。三见老钟,那些山歌调一直在我耳边回荡,尽管歌词记不清 或从来就没有听清晰过。看看眼前朴实憨厚而快乐的老钟,我忽然觉得,三清山的美 里有属于老钟的一份,他用扁担丰满了人们对三清山的印象。(选自《人民日报》2023 年 3 月 20 日,有删改)(第5页共8页) (第6页共8页)20.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 分)次数 时 间 三清山的情况 担担行业的情况第一次 ① 景区未开发,没有索道 非常红火第二次 十五年后 ② 游客日多,干劲十足第三次 ③ 交通条件好了 ④21.文中多次写到“山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2 分)答:。2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句子进行赏析。(3 分)一位身材瘦削的小伙子来到身边,头戴遮阳帽,身穿红马褂,挑着百余斤的担 子, 担子随脚步晃悠,神情轻松。答:。23.文中多次写到老钟是快乐的。请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老钟的快乐的理解。 (3分)答:。【链接材料】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答:。四、写作 (40 分)24.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 分) 题目一:在生活中,一个场景、一处风景、一种境遇……往往可以让你触“境”生 “情”。 那“境”那“情”,常常可以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 请以“那境,那情”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二: 磨炼了我 要求: (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 600 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第7页共8页) (第8页共8页)下关一中初中部教育集团 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6分)1.C dān 2.D 振聋发聩 3.B 4.B 5.A 6.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二、综合性学习(一)7.①请评委/制定标准 ②选手演讲 8.神舟十九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9.红小鬼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10. 示例: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书中描述了许多红军战士的事迹。例如,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依然坚定地前进。他们翻雪山、过草地,忍受饥饿和寒冷,但没有放弃。这种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前行的精神,体现了红军战士的勇敢和无畏,他们是真正的“勇者”。又如,红军战士在战斗中,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毫不畏惧,奋勇杀敌。他们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为了正义和理想而勇敢战斗的精神,也是“勇者”的体现。通过阅读名著中‘“他们” 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勇者”不仅要有勇敢的行动,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三、阅读(11-23 题。共 34 分)(一)11.D 12.长河落日圆意境雄浑和壮阔,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奇美壮阔景观的赞叹;“日暮乡关何处是“意境凄凉苍茫,表达了诗人强1烈的思乡之情。(二)文言文阅读13.(1)同“缺”空隙额,缺口 (2)冲上、漫上 (3)向西 (4)突破,冲开14. (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再向南行,有一座山峰向东环绕着延伸下来。15.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几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16.(2)[甲]文略写山,详写水,重点写了三峡四季不同的水景(2分);[乙]文以溪水为线,详写岸上的山峰,展现游览时看到的美景(2分)。[参考译文][乙]行了六里,渡过一条溪水,水很大。又向南走,有山峰向东方环绕而下。又走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东流注,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从其后向西行二里,踏着峻岭登上山崖。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与对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同一扇门,上边高耸下面陡峭,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三)17.因为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是壶口瀑布形成的源泉。18.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之水的湍急与奔腾不息,水流湍急,速度极快的情况下慌不择路,体现了黄河水不可阻挡的磅礴气2势。19.因为壶口瀑布①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②有奔腾不息、不可阻挡的雄浑磅礴气势,③有激昂不屈的性格。(四)20.(3 分)(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2)景区开发,建索道,游客日多(3)现在(4)队伍渐渐少了,老钟开通线上服务21. (2 分)“山歌”是本文的叙事线索,它贯穿于作者与担担人老钟的三次会面中,象征了老钟勤劳朴实、憨厚乐观的心灵。22.(2 分)运用外貌、动作和神态描写,塑造出一个年轻、阳光、干练、敏捷,朴实,乐观的担担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小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3.(3 分)老钟当担担人,虽然工作辛苦,但是他热爱三清山,热爱“担担”这份工作,更喜欢为游客导游、排忧解难、被游客需要的价值感,这都让他非常快乐。因热爱而坚持,因坚持而获得快乐,这正是梁启超所说的“乐业”。四、作文(略)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理州下关一中初中部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答案.pdf 大理州下关一中初中部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