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揭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中揭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下面生物的主要特征中,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具有的是(  )
A. 背腹扁平 B. 身体呈辐射对称
C. 体表有刺细胞 D. 有口无肛门
2. 下列选项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较少的是( )
A. 属 B. 纲 C. 门 D. 目
3. 下列有关日常卫生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时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B.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C. 注意饭前便后要洗手
D. 粪便要经过处理才能作肥料
4. 中华鲟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吉祥物“兵兵”的原型。它身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用鳃呼吸,身上被覆五纵行大而硬的骨鳞。根据以上描述,判断中华鲟属于()
A. 哺乳动物 B. 两栖动物 C. 鱼类 D. 爬行动物
5. 人的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下列与关节牢固性直接相关的是
①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②关节周围由关节囊包裹着
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A. ① B. 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6. 下列动物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 钩虫 B. 丝虫 C. 水螅 D. 蛔虫
7.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常用作比较生物进化和分类依据。下图表示6种生物与人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的差异(差异越小,表明亲缘关系越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酵母菌与人类的相似程度最高
B. 向日葵和小麦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
C. 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D. 果蝇比马更高等
8. 下面的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对应错误的是( )
A. 蚯蚓——湿润体壁 B. 猪——肺
C. 青蛙成体——肺和皮肤 D. 家鸽——肺与气囊
9. 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章鱼 B. 水蚤 C. 海葵 D. 中华鲟
10. 蝙蝠是会飞哺乳动物,关于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不恒定 B. 有牙齿
C. 体表被毛 D. 感觉器官发达
11. 某类植物提供了空气中绝大部分的氧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分布在占地球表面约71%的水域环境中。这类植物是( )
A. 裸子植物 B. 藻类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12. 常用于监测空气污染的植物是(  )
A. 被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藻类植物
13. 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及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分别是( )
A.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14. 下列植物中,体内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 )
A. 海带 B. 衣藻 C. 裙带菜 D. 肾蕨
15. 科研人员在黄山风景区发现一个新物种,其体毛呈灰褐色,胎生,被命名为“黄山小麝鼩”。据此推测该动物属于( )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16. “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
A. 无成形的细胞核 B. 无细胞结构
C. 有叶绿体 D. 没有DNA
17. 柑橘如果保存不好,时间长了会在表皮上长出绒状的“毛毛”,这些“毛毛”是( )
A. 一个细菌 B. 一个真菌
C. 霉菌的菌落 D. 细菌的菌落
18. 关于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有细胞核 B. 都是单细胞生物
C. 都能用肉眼直接观察 D. 都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19. 在人的肠道内有能制造维生素的细菌,也有能使人患病的细菌,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分别是( )
A. 共生、寄生 B. 寄生、共生
C 共生、共生 D. 寄生、寄生
20. 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动物病毒
B.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 只能感染禽类
D.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活动
21. 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是( )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个体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22. 关于大肠杆菌噬菌体这种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非常微小 B. 没有细胞结构
C. 寄生在动物细胞内 D. 不能独立生活
23. 美不胜收的杜鹃花共有900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数量的多样性
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基因的多样性
24. 使用检索表对小麦、葫芦藓、肾蕨、银杏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划分,乙中的植物是( )
A. 苔藓 B. 铁线蕨 C. 银杏 D. 葡萄
25.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唯一可行的措施
D. 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是最有效的措施
26. 下列对地球上原始生命形成的假设,符合逻辑推测的是( )
A. 原始生命的生存需要氧气
B. 原始生命是多细胞生物
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 原始生命起源于陆地
27. 埃博拉(Ebola virus)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毒,关于埃博拉病毒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 B. 虽结构简单,但具有细胞结构
C.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D. 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28. 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下列有关该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既牢固又灵活
B. 完成一个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参与
C. 关节的组成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
D. 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
2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推测,不科学的是( )
A.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 原始生命→单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
C.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 苔藓植物→藻类→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30. 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 兔和狼之间相互选择 B. 兔和狼之间存在生存斗争
C. 兔和狼都有遗传和变异 D. 强壮的狼所生后一代一定很强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读图理解、实验探究、材料分析、综合应用4小题,共40分)
31. 期待已久的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它带动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滑雪运动中。
(1)滑雪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不仅由________、关节和骨骼肌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还依赖________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2)滑雪过程中,完成屈肘动作时(如图),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滑雪运动速度快,危险性高。为了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专业人员提出了一些建议:
①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热身活动不仅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工作,为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且能促进滑液的分泌使关节更加________。
②规范热身活动可以防止运动时________从关节窝中脱出,导致关节脱位。
32. 夏森林中的树木每年都会落叶,但地面的落叶层总是维持在一定厚度。某小组同学提出“细菌是否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步骤1:将同一种树的落叶晾干后分成重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步骤2:按照下表的三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都用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分组 甲组 乙组
方案1 直接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 灭菌后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3 灭菌后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灭菌后,接种细菌,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步骤3:一个月后,实验结束。三个方案都分别对甲、乙两组落叶进行先晾干,再称重。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由此考虑,你认为方案______最合理。
(2)使树叶保持湿润的目的是给细菌提供________实验所用的树叶种类和重量一样的目的是________。
(3)预计在方案3中,实验前后对比,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重量明显减少,原因是树叶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
(4)由实验可知,________对植物落叶有________作用。
33. 我国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近日首批设立了5个国家公园,它们的地形、气候、生物类群各具特色。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例,它以濒临灭绝的东北虎(学名:Panthera tigris)、东北豹(学名:Panthera pardus)命名,有高等植物150科406属666种,哺乳纲6目14科43种,鸟纲15目39科190种。近年这里持续清退农田,补种植物,打击偷猎,救护野生动物,目前已初见成效。这里森林覆盖率增长了5.2%,通过近3万台红外相机实时视频监测,发现偶蹄目动物如梅花鹿、野猪、獐、原麝、斑羚不断增加,吸引了其他地区的虎、豹陆续迁徙到园区内生活。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5个国家公园的地形、气候等生态系统的环境不同,生物类群各具特色,反映出我国________的多样性。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物种状况,反映了________的多样性,而这实质上是________的多样性。
(2)在生物分类上,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进行分类,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所有真菌、植物、动物同属于________生物。生物种类最多,相同特征最少的生物分类单位是________,生物种类最少,但相同特征最多的生物分类单位等级是________。
(3)受救护的野生动物恢复健康后,你认为应如何处理:________。资料中工作人员研究虎豹迁徙的方法是________法。
(4)阅读材料可知道东北虎、东北豹濒临灭绝,原因可能是: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________。
34. 请参照以下分类检索表对图中6种动物进行分类。X是某个分类依据,A—F是不同的动物类群。
(1)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这个分类检索表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特征,例如X是________。
(2)图中[1]是有消化功能的________,[2]是运动器官________,[3]是辅助呼吸的________。
(3)你认为涡虫属于类群________(填字母),河蚌属于类群________(填字母)。
(4)在6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而________与另外5种动物共同特征较少。
(5)鱼类在水中游泳时,________左右摆动为游泳提供动力。
(6)上述类群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和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下面生物的主要特征中,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具有的是(  )
A. 背腹扁平 B. 身体呈辐射对称
C. 体表有刺细胞 D. 有口无肛门
【答案】D
【解析】
【分析】(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详解】AB.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AB不符合题意。
C.腔肠动物的体表有刺细胞,扁形动物的体表没有刺细胞,C不符合题意。
D.结合分析可知,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具有有口无肛门的特征,D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选项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较少的是( )
A. 属 B. 纲 C. 门 D. 目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反之,分类等级越低,共同特征越多。题目要求选择包含生物共同特征较少的选项,即选择分类等级较高的选项。
【详解】A.属是较低的分类等级,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较多,故A不符合题意。
B.纲是中等偏高的分类等级,但比门低,共同特征比门多,故B不符合题意。
C.门是较高的分类等级,包含的生物种类多,共同特征较少,故C符合题意。
D.目介于纲和科之间,分类等级比门和纲低,共同特征比门多,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下列有关日常卫生的认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时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B.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C. 注意饭前便后要洗手
D. 粪便要经过处理才能作肥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详解】A.时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保护身体健康,故此选项正确。
B.如果吃了不干不净的食物,如吃被大肠杆菌或农药等污染的食物,人就会生病。因此“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有很大的局限性,故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
C.注意饭前便后要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病菌,可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保护身体健康,故此选项正确。
D.粪便中含有无机盐和少量的有机物,高温可以杀死粪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粪便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会污染环境。因此粪便要经过处理都能作肥料,故此选项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4. 中华鲟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吉祥物“兵兵”的原型。它身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用鳃呼吸,身上被覆五纵行大而硬的骨鳞。根据以上描述,判断中华鲟属于()
A. 哺乳动物 B. 两栖动物 C. 鱼类 D. 爬行动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多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详解】中华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型,头尖吻长,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说明中华鲟具有鱼类的特征,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鱼类的特征。
5. 人的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下列与关节牢固性直接相关的是
①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光滑关节软骨
②关节周围由关节囊包裹着
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A. ① B. 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详解】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软骨组织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更加灵活;关节周围由关节囊包裹着,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所以与关节牢固性直接相关的是②关节周围由关节囊包裹着,B正确。
故选B。
6. 下列动物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 钩虫 B. 丝虫 C. 水螅 D. 蛔虫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刺胞(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等。
(2)线虫(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营自由或寄生生活等。
【详解】ABD.钩虫、丝虫和蛔虫身体一般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等,它们都属于线虫(线形)动物,故ABD不符合题意。
C.水螅生活淡水中,其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等,属于刺胞(腔肠)动物,与其他三种动物所属类群不同,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常用作比较生物进化和分类的依据。下图表示6种生物与人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的差异(差异越小,表明亲缘关系越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酵母菌与人类的相似程度最高
B. 向日葵和小麦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
C. 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D. 果蝇比马更高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与人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与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大。
【详解】A.通过表格信息可知,酵母菌与人相似程度最低,因为它们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大,A错误。
B.向日葵和小麦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差异较小,说明它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B错误。
C.从表中数据可发现,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为0,C正确。
D.果蝇是节肢动物,马属于哺乳动物,马与人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的差异较小,马比果蝇更高等,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准确分析表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8. 下面的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对应错误的是( )
A. 蚯蚓——湿润体壁 B. 猪——肺
C 青蛙成体——肺和皮肤 D. 家鸽——肺与气囊
【答案】D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哺乳、胎生;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有四肢无尾,水陆两栖,多为变态发育;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详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A正确。
B.猪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B正确。
C.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D.家鸽属于鸟类,体内有许多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错误。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
9. 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章鱼 B. 水蚤 C. 海葵 D. 中华鲟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外套膜,常常分泌形成贝壳,
A、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是软体动物,符合题意,
B、水蚤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背甲,躯干部有躯干肢(胸肢)5对,属于节肢动物,不符合题意,
C、海葵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不符合题意,
D、中华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
10. 蝙蝠是会飞的哺乳动物,关于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不恒定 B. 有牙齿
C. 体表被毛 D. 感觉器官发达
【答案】A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详解】蝙蝠的体表面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A错误;BCD正确。
【点睛】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11. 某类植物提供了空气中绝大部分的氧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分布在占地球表面约71%的水域环境中。这类植物是( )
A. 裸子植物 B. 藻类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大气中氧气的90%来自于藻类植物。
【详解】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含有叶绿素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藻类植物虽然一般个体较小,但分布在地球上广大的水域,总体数量庞大,大气中氧气的90%来自于藻类植物,B正确。
故选B。
12. 常用于监测空气污染的植物是(  )
A. 被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藻类植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们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详解】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选C。
13. 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及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分别是( )
A.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
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详解】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应该是低矮的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湖水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
故选B。
14. 下列植物中,体内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 )
A. 海带 B. 衣藻 C. 裙带菜 D. 肾蕨
【答案】D
【解析】
【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内无导管,叶内无叶脉,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和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
【详解】ABC.海带、衣藻和裙带菜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没有输导组织,A、B、C不符合题意。
D.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D符合题意。
故选D。
15. 科研人员在黄山风景区发现一个新物种,其体毛呈灰褐色,胎生,被命名为“黄山小麝鼩”。据此推测该动物属于( )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详解】A.两栖类皮肤裸露湿润,卵生,无体毛,故A不符合题意。
B.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多为卵生,无胎生特征,故B不符合题意。
C.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卵生,无胎生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
D.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符合题干中“体毛”和“胎生”的特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
A. 无成形的细胞核 B. 无细胞结构
C. 有叶绿体 D. 没有DNA
【答案】A
【解析】
【分析】超级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结构特点包括无成形的细胞核,仅有拟核,且无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细菌有细胞结构,且含有DNA。
【详解】A.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A符合题意。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异养,故C不符合题意。
D.细菌含有DNA(位于拟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柑橘如果保存不好,时间长了会在表皮上长出绒状的“毛毛”,这些“毛毛”是( )
A. 一个细菌 B. 一个真菌
C. 霉菌的菌落 D. 细菌的菌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
【详解】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柑橘上长“毛毛”,那是真菌中的霉菌。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细菌和霉菌的菌落。
18. 关于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有细胞核 B. 都是单细胞生物
C. 都能用肉眼直接观察 D. 都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特殊结构荚膜,鞭毛,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大液泡,没有叶绿体。据此解答。
【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细胞核,A错误。
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B正确。
C.细菌和酵母菌都比较小,都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C错误。
D.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可进行孢子生殖;细菌主要进行分裂生殖。D错误。
【点睛】细菌、酵母菌的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方式要重点掌握。
19. 在人的肠道内有能制造维生素的细菌,也有能使人患病的细菌,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分别是( )
A. 共生、寄生 B. 寄生、共生
C. 共生、共生 D. 寄生、寄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寄生。
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共同受益。
【详解】能制造维生素的细菌主要生活在人的肠道内,为人类提供维生素,人类为它提供生存的场所和营养物质,二者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共同受益,这种关系是共生。 能使人患病的细菌从人体的肠道内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对人体造成危害,这种关系是寄生。因此,在人的肠道内有能制造维生素的细菌,也有能使人患病的细菌,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分别是共生、寄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 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动物病毒
B.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 只能感染禽类
D.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流感病毒是寄生在人等动物的体内来生活的,因此属于动物病毒,A正确;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流感流行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并造成死亡,C错误;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活动,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
21. 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是( )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个体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基因多样性是基础,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是基因多样性,不同基因组合导致不同物种和性状,故A符合题意。
B.物种多样性是基因多样性的体现,但并非基础,故B不符合题意。
C.个体的多样性属于物种内部差异,由基因或环境影响,并非最基本层次,故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多样性由基因和物种多样性共同构成,属于更高层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 关于大肠杆菌噬菌体这种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非常微小 B. 没有细胞结构
C. 寄生在动物细胞内 D. 不能独立生活
【答案】C
【解析】
【分析】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噬菌体),其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菌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详解】A.病毒个体极其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故A正确。
B.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故B正确。
C.大肠杆菌噬菌体专性寄生在细菌(如大肠杆菌)细胞内,而非动物细胞,故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故D正确。
故选C。
23. 美不胜收的杜鹃花共有900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数量的多样性
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一个地区的生态多样化程度。它涵盖的是在生物圈之内现存的各种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B不符合题意。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美不胜收的杜鹃花共有900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的多样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24. 使用检索表对小麦、葫芦藓、肾蕨、银杏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划分,乙中的植物是( )
A. 苔藓 B. 铁线蕨 C. 银杏 D. 葡萄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类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详解】A.苔藓属于苔藓植物,不形成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A不符合题意。
B.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不形成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形成种子,不产生果实,C不符合题意。
D.葡萄属于被子植物,形成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因此产生果实,D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5.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唯一可行的措施
D. 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是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B
【解析】
【分析】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因此,保护动物多样性意味着要合理开发利用动物资源。
【详解】A.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
C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D错误。
【点睛】关键是明确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26. 下列对地球上原始生命形成的假设,符合逻辑推测的是( )
A. 原始生命的生存需要氧气
B. 原始生命是多细胞的生物
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 原始生命起源于陆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四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进行的。
【详解】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刚形成的原始生命,体内不含叶绿素,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营养方式是异养的可能性较大,又因为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生命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根据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推测地球上最早的原始生命的生存可能需要营养,不需要氧气。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是正确的。C符合题意。
【点睛】此题关键是理解原始生命的新陈代谢类型。
27. 埃博拉(Ebola virus)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毒,关于埃博拉病毒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 B. 虽结构简单,但具有细胞结构
C.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D. 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答案】B
【解析】
【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详解】A.埃博拉病毒主要寄生在动物体内,因此是一种动物病毒,A正确。
B.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错误。
C.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正确。
D.病毒个体很小,结构简单,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繁殖方式的特点。
28. 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下列有关该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既牢固又灵活
B. 完成一个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参与
C. 关节的组成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
D. 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详解】A.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在运动中关节起到了支点作用,既牢固又灵活,A正确。
B.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B正确。
C.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C正确。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D错误。
故选D。
2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推测,不科学的是( )
A.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 原始生命→单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
C.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 苔藓植物→藻类→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的规律。
【详解】A.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符合无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故A不符合题意。
B.原始生命→单细胞生物→无脊椎动物,符合生命起源和早期生物演化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符合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故C不符合题意。
D.苔藓植物→藻类→蕨类植物→种子植物,顺序错误,正确顺序应为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0. 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 兔和狼之间相互选择 B. 兔和狼之间存在生存斗争
C. 兔和狼都有遗传和变异 D. 强壮的狼所生后一代一定很强壮
【答案】D
【解析】
【详解】兔和狼之间相互选择、兔和狼之间存在生存斗争、兔和狼都有遗传和变异,都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A、B、C不符合题意;
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强壮的狼所生后一代有的强壮,有的不强壮,而不是一定很强壮,所以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D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读图理解、实验探究、材料分析、综合应用4小题,共40分)
31. 期待已久的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它带动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滑雪运动中。
(1)滑雪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不仅由________、关节和骨骼肌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还依赖________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2)滑雪过程中,完成屈肘动作时(如图),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滑雪运动速度快,危险性高。为了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专业人员提出了一些建议:
①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热身活动不仅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工作,为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且能促进滑液的分泌使关节更加________。
②规范热身活动可以防止运动时________从关节窝中脱出,导致关节脱位。
【答案】(1) ①. 骨 ②. 神经
(2) ①. 收缩 ②. 舒张
(3) ①. 呼吸 ②. 循环 ③. 灵活 ④. 关节头
【解析】
【分析】(1)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
(3)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小问1详解】
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可见,滑雪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不仅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等运动器官参与完成,还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以控制速度和平衡。
【小问2详解】
在屈肘动作中,主要是肱二头肌收缩产生力量,通过肌腱拉动骨骼,使前臂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曲,而肱三头肌则处于舒张状态,为前臂的弯曲提供空间。可见,滑雪过程中,完成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小问3详解】
①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热身活动不仅能促进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工作,为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充分的热身活动能使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增多,使关节更加灵活。
②若运动过猛或不慎,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导致关节脱位。所以,规范热身活动可以防止运动时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导致关节脱位。
32. 夏森林中的树木每年都会落叶,但地面的落叶层总是维持在一定厚度。某小组同学提出“细菌是否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步骤1:将同一种树的落叶晾干后分成重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步骤2:按照下表的三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都用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分组 甲组 乙组
方案1 直接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 灭菌后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3 灭菌后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灭菌后,接种细菌,再放在无菌条件下
步骤3:一个月后,实验结束。三个方案都分别对甲、乙两组落叶进行先晾干,再称重。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由此考虑,你认为方案______最合理。
(2)使树叶保持湿润的目的是给细菌提供________实验所用的树叶种类和重量一样的目的是________。
(3)预计在方案3中,实验前后对比,________(填“甲组”或“乙组”)重量明显减少,原因是树叶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
(4)由实验可知,________对植物落叶有________作用。
【答案】(1) ①.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②.
有无细菌 ③.
3 (2) ①.
水分 ②.
控制单一变量 (3) ①.
乙组 ②.
二氧化碳 ③.
水 (4) ①.
细菌 ②.
分解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即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实验步骤可知,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吗?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的落叶有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实验,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由分析可知,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所以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对照试验要求变量唯一,方案1对树叶没有灭菌处理,具有杂菌,变量不唯一;方案2甲组树叶灭菌,乙组树叶不灭菌并暴露在空气中,出现两个变量;方案3对树叶都进行灭菌处理,并接种细菌后,放在相同的环境下,只有一个变量,所以方案3更合理。
【小问2详解】
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湿润的原因是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实验所用的树叶种类和重量一样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小问3详解】
由于细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对植物的遗体有分解作用,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方案3中的乙组中有细菌,乙组的重量明显减少,甲组中没有细菌,甲组的重量没有变化,乙组重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树叶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小问4详解】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由实验可知,细菌对植物落叶有分解作用。
33. 我国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近日首批设立了5个国家公园,它们的地形、气候、生物类群各具特色。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例,它以濒临灭绝的东北虎(学名:Panthera tigris)、东北豹(学名:Panthera pardus)命名,有高等植物150科406属666种,哺乳纲6目14科43种,鸟纲15目39科190种。近年这里持续清退农田,补种植物,打击偷猎,救护野生动物,目前已初见成效。这里森林覆盖率增长了5.2%,通过近3万台红外相机实时视频监测,发现偶蹄目动物如梅花鹿、野猪、獐、原麝、斑羚不断增加,吸引了其他地区的虎、豹陆续迁徙到园区内生活。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5个国家公园的地形、气候等生态系统的环境不同,生物类群各具特色,反映出我国________的多样性。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物种状况,反映了________的多样性,而这实质上是________的多样性。
(2)在生物分类上,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进行分类,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所有真菌、植物、动物同属于________生物。生物种类最多,相同特征最少的生物分类单位是________,生物种类最少,但相同特征最多的生物分类单位等级是________。
(3)受救护的野生动物恢复健康后,你认为应如何处理:________。资料中工作人员研究虎豹迁徙的方法是________法。
(4)阅读材料可知道东北虎、东北豹濒临灭绝,原因可能是: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________。
【答案】(1) ①. 生态系统 ②. 生物种类 ③. 基因
(2) ①. 真核 ②. 界 ③. 种
(3) ①. 放回大自然 ②. 观察
(4) ①. 栖息地遭到破坏和偷猎 ②.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小问1详解】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5个国家公园的地形、气候、生物类群各具特色,反映出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物种状况,反映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而这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小问2详解】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所有真菌、植物、动物细胞内都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同属于真核生物。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生物分类学中,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种类最多,相同特征最少的生物分类单位是界,生物种类最少,但相同特征最多的生物分类单位等级是种。
【小问3详解】
受救护的野生动物恢复健康后,应放回大自然;资料中工作人员研究虎豹迁徙的方法是观察法。
【小问4详解】
东北虎、东北豹濒临灭绝,原因可能是栖息地遭到破坏和偷猎,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它们的生存空间减少,食物来源受限;而偷猎则直接威胁到它们的生命安全。建立自然保护区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在国家公园成立后,虎豹数量持续稳定增长,且其猎物斑羚、獐等也开始重现踪影,这说明保护东北虎豹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34. 请参照以下分类检索表对图中6种动物进行分类。X是某个分类依据,A—F是不同的动物类群。
(1)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这个分类检索表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特征,例如X是________。
(2)图中[1]是有消化功能的________,[2]是运动器官________,[3]是辅助呼吸的________。
(3)你认为涡虫属于类群________(填字母),河蚌属于类群________(填字母)。
(4)在6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而________与另外5种动物共同特征较少。
(5)鱼类在水中游泳时,________左右摆动为游泳提供动力。
(6)上述类群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 ①. 形态结构 ②. 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
(2) ①. 消化腔 ②. 斧足 ③. 气囊
(3) ①. C ②. D
(4) ①. 蚯蚓 ②. 蝗虫 ③. 家鸽 (5)尾部和躯干部
(6)A
【解析】
【分析】(1)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2)图中:1是水螅的消化腔,2是河蚌的斧足,3是家鸽的气囊。
(3)结合题图可知,A家鸽属于鸟类,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刺胞动物),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E蚯蚓属于环节动物,F蝗虫属于节肢动物。
【小问1详解】
根据上述资料,这个分类检索表的分类依据是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例如X是两侧对称(左右对称)的体型。因为两侧对称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作为分类的依据,它与“辐射对称”相对应。
【小问2详解】
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是[1]消化腔;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其运动器官[2]是斧足;家鸽属于鸟类,[3]气囊是辅助呼吸的结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小问3详解】
涡虫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符合扁形动物的特征,属于类群C;河蚌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有肛门、身体不分节、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属于类群D。
【小问4详解】
在6种动物中,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它们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而家鸽属于脊椎动物,与另外5种无脊椎动物共同特征较少。
【小问5详解】
鱼类在水中游泳时,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为游泳提供动力,同时鳍起到协调作用。
【小问6详解】
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上述类群中,A是家鸽,属于鸟类,是恒温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