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期中考试卷模拟卷(1.1-3.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科学期中考试卷模拟卷(1.1-3.1)

资源简介

七上科学期中考试卷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5年7月16日天舟九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小科注意到火箭发射时周围有浓浓的“白烟”,他猜测这是水蒸发后形成的,而小艺则认为是发射时产生了某种物质。两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和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获取事实与证据的
2.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过程中没有涉及这一科学定义的是( )
A.护士用体温计测量就诊者的体温 B.小科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C.木工师傅用卷尺测量书桌高度 D.小科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3.浓硫酸、浓硝酸都是具有强腐蚀性的化学品,需要张贴的警告标志为( )
A. B. C. D.
4.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5.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对需要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
际的是( )
A.一间教室的容积约为200dm3 B.正常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
C.一张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6m D.一个成年人拇指指甲盖的面积约为15cm2
7.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事上,工作人员使用“机器狗”来运送铁饼,实现体育赛事与科技力量的创新结合,如图。我们可根据以下哪一特征判断“机器狗”不是生物(  )
A.能否运动 B.能否说话 C.能否繁殖 D.是否智能
8.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绘制其结构简图并标注名称。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
9.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10.鸡、鲸、娃娃鱼、甲鱼分别属于( )
A.鱼类、鱼类、两栖类、鸟类 B.两栖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C.两栖类、哺乳类、鸟类、两栖类 D.鸟类、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
1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看到了以下几幅图象,这几幅图出现的先后
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12.蜱虫是一种体形极小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等动物身上,大多以
吸食血液为生,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发炎。如图所示的虫虫体分为颚体和躯体两部
分,腹面有4对足,每只足有6节。根据上面的描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蜱虫具有昆虫的结构特点 B.蜱虫是新发现的物种
C.蜱虫属于节肢动物 D.蜱虫属于脊椎动物
13.如图是路边常见的车前草,它被列为上品的中药。其花茎直立,穗状花序,花小,花冠
不显著,结椭圆形蒴果,顶端宿存花柱,熟时盖裂,撒出种子,据《神农本草
经》记载:车前初以种子入药。车前草的特征与下列植物相似度最高的是( )
A.墙藓 B.肾蕨 C.苏铁 D.水稻
14.小敏在海滩上捡拾了四种动物甲、乙、丙、丁,并设计
以下的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中其中有一只
是小乌龟,它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小科四次测量科学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47cm、
18.46cm、18.10cm、18.49cm,其中有一个数据读错了,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科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18.1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可以去掉
C.最后结果应记作18.47cm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让结果更具普遍性
16.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植物和某种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种类适当增加会使该系统不稳定
B.图中食物链表示为:植物→食草动物
C.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图中a点过后该食草动物数量减少原因可能是缺少食物
17.对于图幅相同的下列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地图 ②浙江省地图 ③象山县地图
A.①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些 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些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③②①
18.生物的形态结构决定生理功能,生活习性适应生存环境。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认识有误的是(  )
A.鱼身体呈流线形,有利于游泳,适应水生生活
B.北极狐全身被毛,有利于保温,适应寒冷环境
C.蜥蜴体表有鳞片,有利于呼吸,适应陆地生活
D.鸟类的骨骼轻薄,有利于减重,适应飞行生活
19.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
A.B.C. D.
20.下面是三幅经纬网图,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比例尺大
B.E点在东半球;G点在南半球
C.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
D.C点的经纬度是60°N,20°W;F点经纬度是40°N,120°E
二、填空题(共6题,除26题第二空2分,其余1.5分,每空共26分)
21.在科学实验中用仪器测量后进行读数是必不可少的,图中一元硬币
的直径为 ;若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0.314米
= 厘米,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22.下面是几种情况的观察实例:①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②医院的化验员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③在生物实验室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④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⑤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横线上请填写序号)
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属于间接观察的是 。
23.读某村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如果用数字式比例尺可表示为 。
(2)村庄甲在村庄乙的 方向。如果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24.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如图是茄、辣椒、牵牛花、高粱四种植物的分类地位,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生物分类单位的最基本是 。
(2)四种植物中相同特征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
(3)某同学认为在“种子植物门”以下的分类中不可能找到蕨的分类归属,他的理由是
蕨通过 进行繁殖。
26.卷耳(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与其他植物竞争光、水和空间的能力极强。
(1)2021年11 月,台州“华顶卷耳”被确定为全球新物种。华顶卷耳的叶片在地面上方伸展开,以获取更多阳光,有利于进行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华顶卷耳花梗长,花瓣无毛,种子与相近种类不同。图乙二歧式检索表中P、Q、R、S分别表示一种植物,其中一种是华顶卷耳,它是________。
(2)(2分)卷耳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其生活区域内的优势种群。卷耳的下列结构及特征支持其上述能力的是____。(可多选)
A.根系发达,对水肥吸收能力强
B.枝叶众多,覆盖地面范围广
C.种子多,繁殖能力强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题,每空2分,共34分)             
27.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同学们为了探究颜色和汗液
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准备3种颜色不同,大小、材质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均
匀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
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记录每分钟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
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①和②步骤2次。
实验结果
第1组(浅色) 第2组(较深色) 第3组(深色)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 均 值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 均 值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平 均 值
生理盐水 2 1 2 1.7 5 3 3 3.7 8 7 6 7
汗液 20 21 18 19.7 22 24 23 △ 28 25 29 27.3
(1)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属于探究的______(填字母)。
A.问题 B.证据 C.结论 D.计划
(2)第2组中“△”处应填写的数值为      。
(3)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建议:多蚊子的夏天我们应该穿浅色衣服并且流汗时
及时洗澡。请从表格中寻找支持该建议的证据:               。(写出一点即可)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
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_。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29.小明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红墨水染色后发现细胞膜与细胞壁出
现分离的现象,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用清水重新操作染色步骤后发现细胞又
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接下来小明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
操作步骤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60秒 58秒 25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能 能 不能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的关系。
(2)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在显微镜下依次观察到细胞所处的三种不同的状态。由此推测细胞膜具有 功能。
(3)以上实验结果或现象支持下列哪些观点? (填字母)。
A.三种溶液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
B.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
(4)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原因是 。
30.小和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红墨水,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2)小和制作临时装片时的部分操作如图甲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3)小和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图乙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较多的是 。
(5)图丙是小和观察到的视野,出现该现象后应采取的对策是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31.(8分)继西溪湿地后,南麂列岛成为浙江第二个国际重要湿地“贝藻王国”站上世界舞台。如图1为南麂4种常见的海洋生物。
(1)小敏将4种生物编制成二歧分类检索表,请将其补充完整:① (写生物名
称),② 。
(2)利用上面二岐分类检索表来分辨,海马是 (选填“P、Q、R”)。
(3)大黄鱼是广大市民喜爱的海鲜,它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体温变化应与图2中的曲线
相似的是 (填“a”或“b”)。
(6分)2024年3月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首次报告了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使人类心脑血管病风险增加。“微塑料”是直径在1微米~5毫米之间的塑料颗粒物,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中会大量产生。因其粒径小,可被植物的根吸收,也易被蚯蚓等土壤动物摄入。因其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从而会影响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如图所示为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
(1)纳米微塑料的粒径一般在1纳米~1微米之间,因其微小尺寸,更易进入细胞,造成更严重的污染。5毫米= 纳米。
(2)图中微塑料迁移到人体内通过的食物链有 条。
(3)写出微塑料进入人体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6分)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地球仪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
(1)【认识】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请说出一点相关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
(2)【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尝试将家乡杭州标注在地球仪模型上,杭州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杭州的经纬度为   。
(3)【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自制地球仪模型的评价量表。
地球仪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经纬线 经纬线均正确 经纬线有一处错误 经纬线有多处错误
地轴倾斜度 倾斜度大致为66.5° 倾斜度偏差较大 没有倾斜
如图丙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地球仪模型,请结合评价量表中的“经纬线”指标对地球仪展开评价,并说出判断理由。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及判断理由
经纬线    七上科学期中考试卷模拟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共6题,除26题第二空2分,其余1.5分,每空共26分)
21. ; 厘米
22. , 。
23.(1) , (2) ; 。
24.(1) , (2) ; 。
25. (1) ; (2) ; (3) 。
26.(1) ; (2) 。(2分)
三、实验探究题(共 4题,每空2分,共34分)
27.(1) ; (2) ;
(3) ;
(4) 。
28.(1) ;(2) ;(3) ;(4) 。
29.(1) ;(2) (3) ;
(4) 。
30.(1) (2) ;(3)
(4) (5)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31.(1) (2) ;(3) ;
32.(1) ;(2) (3) ;
33.(1) ;
(2)
(3) 。
学 校: 班 级: 班内学号: 姓 名: 准考证号: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