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练习八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独立主权完整遭到破坏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南京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开放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法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3.自19世纪60年代起,至甲午战争前,各类新式学堂在中国渐次设立,培养了大批军事、科技、外语人才。这主要得益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4.中法战争爆发后,业已退职的老将被清政府起用,参与抗法。他率清军于1885年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这员“老将”是( )A.葛云飞 B.冯子材 C.左宗棠 D.聂士成5.下列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中不包括( )A.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影响C.“实业救国”的团体和个人纷纷涌现 D.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6.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期间,把长江流域划为“势力范围”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7.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一些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他们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等,宣传变法图强。这一运动( )A.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B.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C.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D.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8.下列选项中属于农民阶级提出的口号或主张的是( )A.救亡图存 B.民主共和 C.驱除靶虏 D.扶清灭洋9.下列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没有割地内容的是(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据统计,189—1905年,类似兴中会的海内外革命团体共有60多个,这为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提供了( )A.思想基础 B.组织基础 C.阶级基础 D.群众基础11.武汉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得益于(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安庆起义 D.广州起义12.学者金冲及曾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13.与“组建国民党,参加国会竞选,遇剌身亡”信息相符合的历史人物是( )A.黄兴 B.宋教仁 C.蔡锷 D.邹容14.辛亥革命被称为是“引起中国在20世纪发生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之一”的最主要原因是( )A.推翻了清政府 B.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C.解决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15.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之中。盘踞东北的军阀是( )A.段祺瑞 B.冯国璋 C.张作霖 D.唐继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5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见图一、图二)材料二 在1898年……皇帝采取大刀阔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将会使反对变革的保守派与那些由于改革而丧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与充满权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可以说,这是清末变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1)有人评价材料一中的“李鸿章”残酷镇压农民运动,请结合所学找出相应的证据。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进行的哪一现代化探索?根据材料写出他“效仿洋人”的目的。(3分)(2)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企业的性质及相对应的口号主张。(4分)(3)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写出“变法”的政治措施。(2分)(4)给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取个共同的主题。(1分)17.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7分)(1)写出图一的作者及主要主张。(2)任意写出一例和图二宣传同一思想的报刊,通过报刊宣传进步思想说明了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事件?(2分)(3)图三文件是由哪一政府颁布的?写出文件的性质。文件中规定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什么?(3分)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孙中山主要活动时间轴材料二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该以此手于国民。——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1912年1月1日)(1)写出材料一中的“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写出“三民主义”的地位。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在哪里?(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政治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在辛亥革命失败后,他又继续领导号召了哪些斗争?写出两例。(3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为孙中山“画像”。(1分)19.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被外国列强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结合材料,完成下列探究。(10分)材料一 下框中所示内容为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①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②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 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请将材料一中的条约内容与下列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正确对应。(填序号,4分)(2)写出条约①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材料一给你的感悟是什么?(2分)材料二 以下是博物馆的4件展品。(3)材料二中能用于研究黄海海战的展品是:(填序号)。将展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填序号)。(2分)(4)写出“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材料二中的4件展品反映了哪一共同主题?(2分)20.近代时期涌现出无数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民族的振兴而进行艰辛抗争与探索的历史人物和群体,他们推动着中国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10分)探究一19世纪中期,诗人张维屏有感于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人民爆发的义举,写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1)任意写出一位“鸦片战争”中顽强抗敌的爱国将领。诗作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谁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3分)探究二(2)写出“公车上书”的两位领导人。分析他们领导的探索活动失败的原因。(3分)探究三“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3)此诗的作者是在1907年绍兴起义中牺牲的女革命党人,写出其名字。任意写出两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宣传革命思想的著作。(3分)探究四(4)你从上述历史人物的身上能体会到哪些民族精神?(1分)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练习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15CBBBD CBDDB BDBBC二、非选择题(共45分)16.(1)李鸿章领导的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分)洋务运动(1分)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1分)(2)军事工业(1分)自强(1分)民用企业(1分)求富(1分)(3)光绪皇帝(1分)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1分)(4)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1分)17.(1)洪仁玕(1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1分)(2)《国闻报》(1分)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分)(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1分)法院(1分)18.(1)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分)民族、民权、民生(1分)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分)南京(1分)(2)图谋民生幸福(1分)二次革命(1分)护国战争(1分)(3)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等(1分)19.(1)③(1分)②(1分)④(1分)①(1分)(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1分)(3)②(1分)①④②③(1分)(4)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1分)民族抗争等(意思相近即可,1分)20.(1)关天培等(1分)人民群众(1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分)(2)康有为(1分)梁启超(1分)维新派力量相对弱小,没有掌握实权,又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1点即可,1分)(3)秋瑾(1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猛回头》《警世钟》《革命军》(任意2个即可,2分)(4)爱国主义精神;抗争精神;探索精神等(1点即可,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