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西师大版二上 身体上的“尺子”2《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西师大版二上 身体上的“尺子”2《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课件)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二课时
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
(西师大版)二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温故孕新
03
情境导入
05
变式深化
06
巩固练习
07
课堂小结
04
合作探究
08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认识步长、庹、拃、身高四种身体尺,能根据沙坑(长距离)、大树(周长)、双杠(垂直高度)的特点选择合适工具,规范测量并记录数据。
01
02
通过观察、操作、对比,建立“场景特点一工具选择”的逻辑,培养量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温故孕新
1.你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身体尺吗
指宽
手掌宽
拃长
步长

温故孕新
2.连一连。
40厘米
13厘米
1米
情境导入
沙坑从起跳点到落地点有多远?大树的 “腰围”(一圈的长度)是多少?双杠的高度能到我们身体的哪个位置?
没带直尺、卷尺,这可怎么测呀?
合作探究
探究1
明确不同物体的测量“身体尺”选择
合作探究
想一想,测量沙坑起跳点到落地点的距离,用什么“身体尺”比较合适?测量大树一圈的长度呢?测量双杠的高度又该用什么?分组交流。
小组活动
合作探究
用脚长和步长都可以测量起跳点到落地点的距离。
大树一圈用庹长。
双杠高度可以用身高结合拃长。
合作探究
我用( )测量起跳点到落地点的距离;我用( )测量大树一圈的长度;我用( )和( )测量双杠的高度。
步长
庹长
身高
拃长
选择合适的“身体尺”,测量会方便很多。
填一填。
合作探究
探究2
用“身体尺”测量并填写表格
合作探究
可以先估计,再测量。
测量后要记录结果。
在室外测量要注意安全。
可以用两种“身体尺”来测同一个物体的长度。
小组合作,用“身体尺”测量并填写表格。
测量活动应注意什么呢?
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选3个测量项目,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测量,一人负责记录,其他人协助。
小组活动
合作探究
测量项目 测量单位 测量过程 测量结果
国旗台的宽度
大树一圈的长度
乒乓球台的高度
……
步长
4步长
160厘米
庹长
1庹长
130厘米
拃长
6拃长
72厘米
小组合作,用“身体尺”测量并填写表格。
合作探究
我们测乒乓球台高度。
测量项目 测量单位 测量过程 测量结果
乒乓球台的高度
身高
大约到胸口
80厘米
拃长
7拃长
84厘米
两种方法结果差不多。
小组合作,用“身体尺”测量并填写表格。
合作探究
用不同的“身体尺”测量,能得到物体的大致长度,而且选择合适的“身体尺”很方便。
合作探究
探究3
总结测量方法与感受
合作探究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身体尺”。
我用拃长测量了乒乓球台的长度和大树一圈的长度。
我发现篮球场周边的长度可以用步长和脚长测量。
说一说,你是如何用“身体尺”进行测量的?
合作探究



第一步就是选合适的“身体尺”,然后按照测量要求去操作。
说一说,你是如何用“身体尺”进行测量的?
合作探究
我发现生活中用“身体尺”来测量很方便,不用带工具。
我觉得用“身体尺”测量不够准确,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尺” 长度不一样。
谈一谈用“身体尺”测量的感受。
合作探究
“身体尺”的优点是方便携带、随时可用,缺点是不够精确,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比例不同。
在不需要精确测量,只需要大致了解长度的时候,“身体尺”就很有用了。
合作探究
把教材里我的发现填一填。
学习任务
变式深化
探究3
估测与测量国旗台到教学楼的距离
变式深化
站在国旗台附近,朝着教学楼的方向看。
凭借视觉感受和对“米”的长度认知
估一估从国旗台到教学楼大约有多远。
可以用“多少个1米”来思考。
先估一估从国旗台到教学楼的距离,再用“身体尺”测一测。
变式深化
我估计从国旗台到教学楼大约有40米。
我觉得大概有35米。
先估一估从国旗台到教学楼的距离,再用“身体尺”测一测。
变式深化
在“身体尺”里,测量较长的距离,用哪种“尺子”比较方便呢?
步长!因为步长适合测较长的距离,走起来也方便。
用步长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要自然地走,每一步的长度尽量均匀,不能刻意迈大步或者缩小步幅。
变式深化
测量时,从国旗台的一端开始,自然迈步走向教学楼,记录下一共走了多少步,然后结合自己的步长,就能算出大致的距离了。
先估一估从国旗台到教学楼的距离,再用“身体尺”测一测。
变式深化
小组内分工:1人负责从国旗台起点开始走,尽量保持步长均匀;1人负责计数,数清楚走了多少步;1人负责记录步数;还有1人负责观察。
注意:行走的同学尽量沿着从国旗台到教学楼的大致路线走。
小组活动
变式深化
假设你的步长大约在50厘米左右,计算从国旗台到教学楼的距离。
我们组走了70步,算出的距离大约是35米。
我们走了68步,算出的距离大约是 34 米。
巩固练习
1.选一选。
(1)测量教室的长度,最适合的 “身体尺” 是( )。
A. 步长
B. 拃长
C. 手指宽
D. 手掌宽
A
巩固练习
1.选一选。
(2)下列物体中,用 “庹长” 测量最方便的是( )。
A. 铅笔长度
B. 大树一圈的度长
C. 书本短边
D. 橡皮长度
B
巩固练习
2.判断。
(1)“身体尺” 在生活中使用很方便。

×
巩固练习
2.判断。
(2)不同人的步长一定相同。

×
巩固练习
2.判断。
(3)只能用一种“身体尺”测量同一个物体。

×
巩固练习
3.将物体与合适的 “身体尺” 连线。
沙坑起跳点到落地点距离
大树一圈长度
数学课本宽度
铅笔长度
教室长度
巩固练习
4.三位同学在推算绿水广场的长度,比较合适的方法是( )。
小明:以10块地砖的长度为标准,推算广场的总长有几个这样的长度。
小李:我的步长是80厘米,我走一次数着有多少步,再乘步长。
小伟:我用米尺测量,一米一米地测量。
( ) ( ) ( )

巩固练习
5.同样用“庹”量同一间教室的宽,老师量的结果是5庹,而小明量的结果是7庹,这是因为什么?
老师和小明的1庹不一样长,所以测量标准不一样。
课堂小结
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我会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了。
我还知道“身体尺” 测量方便但不够精确。
板书设计
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
沙坑 步长、脚长
大树一圈 庹长
双杠 身高、拃长
分层作业
拓展迁移:
利用周末时间,用“身体尺”(步长、拃长、庹长等任选其一或多种结合)测量以下两项内容,并记录测量过程与结果:
1.从自己家小区门口到所在单元楼门口的距离。
2.家里客厅的长度。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