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西师大版二上 身体上的“尺子”1《发现身体上的“尺子”》(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西师大版二上 身体上的“尺子”1《发现身体上的“尺子”》(课件)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一课时
发现身体上的“尺子”
(西师大版)二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温故孕新
03
情境导入
05
变式深化
06
巩固练习
07
课堂小结
04
合作探究
08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认识身体上的“尺子”,能规范测量并记录数据;掌握用身体尺估测1米长度的方法。
01
02
通过“估测一实测一对比一讨论”,发展量感、数据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理解身体尺的“个体差异性”。
0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身体尺的实用性;在误差探究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包容意识。
温故孕新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杯子高约10( )。 行李箱高约120( )。 龙舟长约10( )。
厘米
厘米

温故孕新
2.填一填。
( )厘米 ( )厘米
3
4
情境导入
我想知道大树一圈有多长!
可是没带直尺、卷尺这些工具,这可怎么办?
我们的身体里藏着很多“尺子”,不用工具也能测量!
合作探究
探究1
发现身体上的“尺子”
合作探究



古时候没有尺子,所以 古人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合作探究
脚长就是我们身体上的“脚长”,称作“身体尺”。
想一想。
合作探究
以脚掌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
1个脚长
生活中很多时候不需要精确度量,可以用“身体尺”来估量。
合作探究
想一想,哪些场景不需要精确测量,适合用身体尺?
估测操场跑道有多长,不用精确到厘米,大概知道就行,适合用身体尺。
合作探究
想一想,哪些场景不需要精确测量,适合用身体尺?
估测教室的长,不需要特别精确,用身体尺很方便。
合作探究
伸出自己的食指,看看手指的宽度;再张开手掌,感受手掌的宽度。
找一找。
合作探究
想一想,手指宽、手掌宽能不能当作“小尺子”?
食指宽约1厘米,可以用手指宽估测铅笔的粗细。
手掌宽约10厘米,可以用手掌宽估测书本的宽度。
合作探究
我们身上还有像手指宽、手掌宽这样的“身体尺”吗?
合作探究
把张开手掌后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最大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拃(zhǎ)”。
迈出一脚后,通常情况下把两脚尖或两脚跟之间的距离称为“一步”。
1拃(zhǎ)
1步
找一找。
合作探究
1庹(tuǒ)
把展开双臂后两手之间的最大距离作为长度单位,叫做“庹(tuǒ)”。
找一找。
合作探究
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感受这些“身体尺”。
找一找。
合作探究
以 4 人小组为单位,互相找一找、说一说:除了手指宽、手掌宽、拃长、步长、庹长,还有哪些身体部分能当作“尺子”?
小组活动
合作探究
我们发现身高可以当尺子,比如估测教室门的高度,看看门比自己高多少。
像拃(zhǎ)长、脚长、步长、庹(tuǒ)长、身高……都是“身体尺”。
找一找。
我们觉得手臂长度也能算,伸开手臂量桌子长度,能快速估测。
合作探究
探究2
测量自己的“身体尺”
合作探究
先估一估,再测量,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测量拃长时,要自然张开手,拇指和中指尽量伸直。
测量步长时,正常走一步,量前脚脚尖到后脚脚尖的距离。
庹长就两臂伸平,量指尖到指尖的长度。
合作探究
以4人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测量,先“估一估”,再用直尺(或卷尺)“量一量”,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小组活动
12
14
20
25
40
50
130
128
130
127
合作探究
估测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会有差异,但身体尺能帮我们快速估测。
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我的庹长和身高差不多!
合作探究
估一估,填一填。
分组计算、讨论。
1 m大约有( )拃长,大约有( )脚长,大约有( )步长。
合作探究
1 m大约有( )拃长,大约有( )脚长,大约有( )步长。
估一估,填一填。
14厘米
7
20厘米
5
40厘米
3
合作探究
1 m大约有( )拃长,大约有( )脚长,大约有( )步长。
估一估,填一填。
16厘米
6
25厘米
4
50厘米
2
合作探究
身体尺能帮我们估测,但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比例不同,结果会有小差别。
变式深化
探究3
用“身体尺”估测与验证
变式深化
用我们的“身体尺”估测教室的短边(用步长)、课桌的长度(用拃长)。先估一估,再用卷尺验证。
小组活动
变式深化
走教室短边,走了12步。
1步长约50cm,估测教室短边长约6米。
用卷尺量后,实际是5米80厘米,差不多!
变式深化
课桌长我量了8拃。
1拃约13cm,估的104cm。
实际用卷尺量100cm,很接近!
巩固练习
1.选一选。
(1)在古代,“拃”、“庹”是用来测量( )。
A.长度
B.重量
A
巩固练习
1.选一选。
(2)比较一下自己的一拃、一步和一庹的长度,( )最长。
A.一拃
B.一步
C.一庹
C
巩固练习
2.连一连。(选择合适身体上的“尺”)
量铅笔的长度
量黑板的长度
量教室的长度
巩固练习
3.填一填。
这块石头有( )庹宽。 这块布有( )拃宽。 竹竿有( )个脚长。
2
5
4
巩固练习
4.圈出正确的答案。
一根旗杆和10个1米多的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高,那么这根旗杆的高可能是( )。
15厘米
5米
15米
5厘米
巩固练习
5.从思琪家到学校一共160米。 一天,思琪从家去学校走了20米后,想起忘了带文具盒,于是返回家去取,再走到学校。 思琪这一次上学比平时多走了多少米?
20+20=40(米)
答:思琪这一次上学比平时多走了40米。
课堂小结
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我认识了身体上的“尺子”。
我还知道了拃长、脚长、步长、庹长、身高等都能帮我们估测长度。
板书设计
发现身体上的“尺子”
手指宽 手掌宽 一拃 一步 一庹
分层作业
拓展迁移:
1.用这些“身体尺”,估测家里客厅的长度、沙发的长度,和家人分享你的发现。
2.查资料、上网,找一找身体上的其他“尺子”。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