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四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四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四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练习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读“太阳系行星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地球 火星
与日距离/(×106千米) 149.60 227.90
质量 1.00 0.11
体积 1.00 0.15
自转周期/天 1.00 1.03
公转周期/年 1.00 1.88
表面平均温度/℃ 15 -63
1.火星大气温度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火星比地球质量小 B.火星距离太阳更远
C.火星比地球密度小 D.火星比地球体积小
2.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有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 )
A.火星自转周期长 B.火星表面温度高
C.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D.火星公转周期短
读“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位于乙地的(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4.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丙地所处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如图为地球运动演示实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手电筒的光线代表太阳光线,在手电筒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自左向右缓缓匀速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6.该演示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地球( )
A.形状 B.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C.大小 D.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7.甲、乙、丙、丁四地中即将迎来日落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十一黄金周,南方的丽丽计划坐高铁到沈阳北站,利用一天的时间游览沈阳故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丽丽坐高铁前往沈阳北站,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9.丽丽游览沈阳故宫时,她应该选择的地图是( )
A.沈阳人口分布图 B.沈阳地形图
C.沈阳故宫导游图 D.沈阳交通图
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最近更是成为长春旅游市场中的“顶流”,幽默风趣的“雪饼猴”吸引了大批游客专程前来。左图为长春市部分区域交通图。右图为长春市动植物园夜游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若左图和右图的图幅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左图比例尺更大,内容更加详细 B.左图中伊通河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
C.右图比例尺更小,实际范围更大 D.右图中五行山位于南门的西北方向
11.游客从南门到五行山景点观看雪饼猴表演时,实地行进了大约350米,若测得南门与五行山景点的图上距离为3.5厘米,则右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
A.1:3500 B.1:100 C.1:10000 D.1:350000
地理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阅读地图了解各大洲发生的事件。下面为七大洲轮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2020年2月12日,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东南部森林大火燃烧210天后终于完全熄灭。该事件发生的大洲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20年2月,非洲东部地区蝗灾肆虐,该地区所在的大洲序号是( )
A.⑤ B.⑥ C.⑦ D.①
14.2024年3月28日央视报道,23日在苏伊士运河搁浅的重型货船“长赐”号仍未脱困,据估算,苏伊士运河被堵,给世界贸易造成损失达每小时4亿美元。苏伊士运河是( )
A.①⑦大洲分界线 B.②⑥大洲分界线
C.③⑤大洲分界线 D.①④大洲分界线
鱼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年前的巨型海洋生物。研究人员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发现了这种生物的化石,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次发现说明当地( )
A.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B.史前鱼龙生活在陆地
C.气候环境变得干燥 D.由陆地变成了海洋
16.下列成语能形容这种现象的是( )
A.愚公移山 B.沧海桑田 C.刻舟求剑 D.泾渭分明
17.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 C.地壳运动 D.填海造陆
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奋斗者”号是我国第一台能够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开展科考和作业的载人潜水器。下图示意海底地形及“奋斗者”潜水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关于海底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陆架在大洋中部 B.大陆坡坡度较缓
C.洋中脊是海底山脉 D.洋盆起伏较大
19.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洋盆—大陆坡 B.大陆坡—洋盆—大陆架
C.洋盆—大陆架—洋盆 D.大陆架—大陆坡—洋盆
20.“奋斗者”号能到达的海洋底部最深处的地形是( )
A.洋中脊 B.大陆坡 C.海沟 D.洋盆
二、解答题
21.读图文资料,完成探究学习活动。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智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把地球公转的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左河水《春分》
(1)“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 (填重要纬线名称),各地昼夜平分。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 (选填“南半球”或“北半球”),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注:“晷”是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2)诗句说明当日是北半球 (填节气)日;当日正午,吉林市各学校操场旗杆的影子是全年最 (选填“长”或“短”)的。“宵漏自此长”是指北半球的黑夜从这天开始逐渐变 (选填“长”或“短”)。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
(3)“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描绘的是秋分时节的物候状况,此时吉林市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地球公转是形成二十四节气的根本原因,深刻影响着劳动人民的农耕活动和民俗文化。
(4)很多生活现象都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结合生活实际,试举例说明。
22.2024年暑假期间,某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到图中区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请你协助该小组分析图中信息,完成相关要求。
(1)甲山峰的海拔大约在 米之间,经测量得知, 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米。
(2)AB处 (填写“能”或“不能”)形成河流。
(3)该地区拟修建一条铁路(如图所示),该铁路的走向是 走向,MN段是修建的隧道,MN的相对高度为 米。
(4)同学们为丙、丁、戊三地的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建议在 地开展攀岩活动。
(5)如果到乙山顶有①②两条路线,不论海拔高度,简述小敏同学选择①线路登山的原因。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日7时40分08秒和8时42分12秒,墨西哥西部的科利马州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均为4.2级。
(1)读图可知,全球分为 大板块,图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板块之间有相对运动,最终形成不同的地貌单元。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与 板块 (选填“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形成。
(2)地中海位于 火山地震带附近。有学者预测,千万年之后,地中海的面积会逐渐 。
(3)简述墨西哥多地震的原因。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6月30日上午,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中通道建成通车,该工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提升湾区在世界的竞争力。下图为四大湾区分布示意图。
(1)从南北半球来看,四大湾区均位于 半球。从五带来看,东京湾区位于 带。
(2)从大洲分布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京湾区位于A 洲,纽约湾区与旧金山湾区位于B 洲,A大洲和B大洲的分界线甲是 。
(3)货轮从纽约湾区到旧金山湾区的最短航线经过B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乙 。
深中通道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了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互利共赢。海洋覆盖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孕育生命的摇篮、联通世界的纽带、促进发展的平台,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结合图文资料,列举两个海洋对人类的贡献的例子。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B
6.B 7.B
8.C 9.C
10.B 11.C
12.D 13.C 14.A
15.A 16.B 17.C
18.C 19.D 20.C
21.(1) 赤道 北半球
(2) 夏至 短 长
(3)昼夜等长/昼夜平分
(4)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像我们会感受到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地球公转还产生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如夏季白天时间长,冬季白天时间短等。(合理即可)
22.(1) 350-400 900
(2)不能
(3) 南北 0
(4)丁
(5)①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比较省力
23.(1) 六 太平洋 亚欧 印度洋 碰撞挤压
(2) 地中海—喜马拉雅 缩小
(3)位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4.(1) 北半球 北温带
(2) 亚洲 北美洲 白令海峡
(3)巴拿马运河
(4)孕育生命、海洋运输、捕捞鱼虾、旅游观光、海洋矿产开发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