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阶段练习二
2025-10-13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标注“不定项”的试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未特别标注的选择类试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I-127
一、CO2的增值利用
1. 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完成了淀粉的人工全合成工作,合成淀粉的重要反应包括二氧化碳制备甲醇(CH3OH)的反应:
i. (主反应)
ii. (副反应)
(1)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i,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 CH3OH的浓度不再改变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2)对于反应i,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
A. 升高温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B.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C. 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D. 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v正仍等于v逆
(3)该主反应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标有*的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TS为过态):
①使用催化剂的曲线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A.“甲”;B.“乙”)
②催化剂可使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的活化能降低___________eV(eV为能量单位)。
(4)298 K、100 kPa时氢气的燃烧热为;甲醇的燃烧热为;
①由此可求得反应i的焓变___________。
②反应i在___________(选填字母:A.“高温”;B.“低温”;C.“任意温度”)下可以自发进行。
定义:甲醇的选择性(S-CH3OH)。
下图所示为CO2的平衡转化率(X-CO2)、甲醇的选择性(S-CH3OH)随温度、压强的变化:
(5)由图可知大小关系(均选填字母:A.“>” B.“<” C.“=”)
①p1___________p2;
②___________0。
(6)300℃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X-CO2)增大,甲醇的选择性(S-CH3OH)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7)已知在某一条件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25%,甲醇的选择性为50%。若开始充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和6 mol,该温度下反应ii生成的CO(g)为___________mol。
二、含硫化合物
2. 将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至过量,有沉淀生成的是
A. Ba(OH)2 B. Ca(ClO)2 C. Ba(NO3)2 D. BaCl2
3. 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K+、 B. Cu2+、H+、
C. Al3+、K+、 D. K+、、
4. 已知25℃下列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H2S H2SO3 HCN
(1)25℃,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A. Na2S B. Na2SO3 C. NaHSO4 D. NaCN
(2)书写Na2S与过量H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Na2SO3溶液中,c(OH-)=c(H+)+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3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易变质,请写出检验Na2SO3溶液已变质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
石油开采的天然气中含有H2S,H2S会腐蚀管道和设备。在高温1200℃下进行脱硫处理,H2S会被氧气氧化为SO2,并产生水蒸气。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H-S O=O H-O SO2中键能总和
键能/() 339 498 464 1083
(4)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高温热分解法: ,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S发生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
A.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S2(g)与H2的体积比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 平衡时充入H2S,平衡向正方向移动,H2S转化率增大
D. 平衡时充入H2S,再达平衡时,不变
5. As2S3可转化为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亚砷酸(H3AsO3)。H3AsO3在水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关系如图所示。
(1)H3AsO3的电离常数分别为、、,则a点pH=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2)工业含H3AsO3的废水具有剧毒,常用铁盐处理后排放。其原理是:铁盐混凝剂在溶液中产生Fe(OH)3胶粒,其表面带有正电荷,可吸附含砷化合物。不同pH条件下铁盐对水中H3AsO3的去除率如图所示。在pH=5~9溶液中,pH越大,铁盐混凝剂去除水中H3AsO3的速率越快,原因是___________。
三、“苏打”家族
6.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小苏打(NaH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1 用pH试纸测得0.1 mol/L NaHCO3溶液的pH约为8
实验2 向0.1 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盐酸
实验3 向0.1 mol/L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NaOH溶液
实验4 向浓NaHCO3溶液中加入浓Al2(SO)3溶液,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1)实验1的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选填字母:A.“>”;B.“<”;C.“=”)。
(2)实验2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基本不变
(3)实验3反应后的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大小与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4)请写出实验4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若想使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不定项)
A. 通入HCl B. NaOH固体 C. 通入CO2 D. NaHCO3固体
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 mL 0.4 mol/L Na2CO3溶液和40 mL 0.2 mol/L 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 mol/L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强传感器检测,得到下图曲线。
(6)图中曲线___________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0.4 mol/L盐酸。(不定项)(选填字母:A.“甲”;B.“乙”;C.“丙”;D.“丁”)
(7)写出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8)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___________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选填字母:A.“石蕊”;B.“甲基橙”;C.“酚酞”)
7. 了解Mg(OH)2等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行为,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去分析问题,有助于发现电解质溶液中各种微粒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1)室温下将过量氢氧化镁置于水中达到溶解平衡,写出该溶解平衡的表达式___________。
(2)已知25℃时,。t1时刻在足量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入少量稀硫酸,之后不断搅拌,请画出从t1时刻开始,该体系pH的变化趋势。注意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画图时还要求通过计算填写起始pH(保留两位小数)___________。
8. 已知298 K时,,;,或。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正离子、负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
(1)线I代表___________的溶解平衡。(填化学式)
(2)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负离子的钠盐,d点向___________点移动。(用图中的点填空)
(3)P的数值为___________。
四、一种催化剂——碘化亚铜
9. 碘化亚铜(CuI)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在空气中相对稳定。
实验室制备碘化亚铜的装置如图(部分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取50.0 g CuSO4·5H2O、80.0 g NaI于仪器X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搅拌,得到黄色沉淀;
Ⅱ.打开分液漏斗,将A中产生的SO2通向B中的黄色沉淀,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
Ⅲ.将分离出的白色沉淀经过“系列操作”得到产品。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已知步骤Ⅰ中的黄色沉淀含CuI和一种单质,制备Cu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步骤Ⅱ通入SO2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下图中能起到与单向阀C相同作用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下图容器中未标注的液体均为氢氧化钠溶液)
A. B. C. D.
可利用KMnO4测定CuI样品中CuI质量分数(杂质不参加反应)方法如下:
步骤一:称取CuI样品0.500 g,向其中加入Fe2(SO4)溶液,发生反应:。
步骤二:将上述充分反应后的溶液,用KMnO4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共消耗V0 mL KMnO4溶液。
(5)下列定量仪器无“0”刻度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
A. 温度计 B. 容量瓶 C. 滴定管 D. 移液管
(6)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前滴定管读数为0.50 mL,终点时滴定管液面(局部)如图所示(背景为白底蓝线的滴定管)。则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V0为___________mL。
A. 18.10 mL B. 17.60 mL C. 18.90 mL D. 18.00 mL
(7)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消耗标准KMnO4溶液18.00 mL,则该样品中碘化亚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要求写出必要步骤,答案保留2位小数)
(8)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
A. 步骤一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再去做步骤二
B. 锥形瓶水洗后未润洗
C. 滴定管洗净后未用KMnO4溶液润洗直接装液进行滴定
D 由于操作不规范,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
五、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10. 水是重要的溶剂,也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介质。在水中,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体现诸多奇妙变化。下列过程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 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脂效果更好 B. 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
C. 常施铵态氮肥土壤容易酸化板结 D.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溶液制备胶体
11. 已知室温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向10 mL浓度为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至过量。(温度保持不变)
(1)在滴加过程中下列各项的变化情况为(选填下列字母)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①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2)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___________(选填字母:A.“>”;B.“<”;C.“=”)。
12. 如图是某温度下,将足量固体溶于一定量水中达到溶解平衡后,假定溶液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入使c()增大过程中,溶液中c()和c()的变化曲线。根据图中的数据分析、计算。
(1)该温度下,的______。
(2)当c()大于______时开始有沉淀生成;的______。
13. 已知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
(1)写出NaH2PO2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醋酸(曲线Ⅰ,)和次磷酸(曲线Ⅱ,)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14. 现有沉淀怡好完全溶于氨水的原浓度是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已知:的,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阶段练习二
2025-10-13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标注“不定项”的试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未特别标注的选择类试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I-127
一、CO2的增值利用
【1题答案】
【答案】(1)C (2)AC
(3) ①. 乙 ②. 0.20
(4) ① -86.9 ②. B
(5) ①. A ②. A
(6)反应ⅰ放热,反应ⅱ吸热,随温度升高,反应ⅰ逆移,反应ⅱ正移,且反应ⅱ正向移动幅度更大,所以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甲醇的选择率降低
(7)0.25
二、含硫化合物
【2题答案】
【答案】B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1)A (2)S2-+HCN=HS-+CN-
(3) ①. c() ②. 2c(H2SO3) ③. 取样品溶液少许于一试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检验Na2SO3溶液已变质
(4)2H2S(g)+3O2(g)=2SO2(g)+2H2O(g) =-1172kJ/mol (5)D
【5题答案】
【答案】(1)10.65
(2)溶液之间时,pH越大,增大,更多的转变为(或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带负电荷的更易被带正电荷的胶粒吸附除去,吸附效果增强,使得铁盐混凝剂去除水中的速率越快
三、“苏打”家族
【6题答案】
【答案】(1)A (2)B (3)A
(4)Al3++3=Al(OH)3↓+3CO2↑ (5)CD
(6)AD (7)H++=H2CO3
(8)B
【7题答案】
【答案】(1)Mg(OH)2(s)Mg2+(aq)+2OH-(aq)
(2)
【8题答案】
【答案】(1)NiS (2)b
(3)3.5
四、一种催化剂——碘化亚铜
【9题答案】
【答案】(1)三颈瓶 (2)2CuSO4+4NaI=2CuI↓+I2↓+2Na2SO4
(3)I2+SO2+2H2O=+4H++2I- (4)AD (5)BD (6)A
(7)13.75% (8)AD
五、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D ②. A ③. B
(2)C
【12题答案】
【答案】(1)
(2) ①. ②.
【13题答案】
【答案】(1)NaH2PO2=Na++ (2)B
【14题答案】
【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