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东莞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1-10每小题2分,11-16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列航天、生产和生活中的设备工作时,主要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比亚迪刀片电池 B.快舟火箭燃料燃烧
C.天霸光伏热水器 D.大亚湾核能发电
A. A B. B C. C D. D
2.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语句描述中涉及吸热反应的是
A. 罗邺的《蜡烛》“暖香红焰一时燃,缇幕初垂月落天”
B.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3. 在298K、101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 △H1
H2(g)+Cl2(g)=2HCl(g) △H2
2Cl2(g)+2H2O(g)=4HCl(g)+O2(g) △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3=△H1+2△H2 B. △H3=△H1+△H2
C. △H3=△H1-2△H2 D. △H3=△H1-△H2
4.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描绘了古城襄阳的繁华盛景。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在绿色环保工作上也做出了重大改变,诸多化工厂均已挪走。曾有化工企业位于汉江之滨,其生产过程涉及以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生成物及时分离出去,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C. 为了提高利用率,可以向体系中加入,使得和的平衡转化率都增大
D. 反应达到平衡之后,增大体系压强(缩小体积),和均增大,但增大更明显
5.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可以导电,所以硫酸是电解质
B. 有机物溶于水均不导电,所以有机物均是非电解质
C. CO2为非电解质但是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是因为CO2与H2O反应产生了H2CO3
D.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
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甲测定双氧水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B. 乙证明分解反应催化效果好于
C. 丙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D. 丁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7. 某温度下,某气相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减小压强,平衡向生成X的方向移动
C. 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F的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增大c(X),则c(Y)和K增大
8.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①;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④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⑤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A. 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④⑤ D. ②④⑤
9. 下列措施或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
B. 向氯水中加入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C. 锌与稀硫酸反应,加入少量硫酸铜反应速率加快
D. 将混合气体中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10. 在25 ℃、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摩尔燃烧焓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 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O2(g)=CO(g) ΔH=-393.5 kJ/mol
B.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
C.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D. C6H12O6(s)+3O2(g)=3CO2(g)+3H2O(g) ΔH=-1 400 kJ/mol
11. “萨巴蒂尔反应”原理为CO2+4H2=CH4+2H2O ΔH,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2.05 eV·mol-1
B. 该部分反应历程的决速步骤为*CO2+*H=*HOCO
C. 物质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到过渡态均放出能量
D. 过程中存在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12.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电离常数K增大
B. 溶液加入少量的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C. 的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减小
D. 室温下,溶液的浓度越大,的电离程度越大
13. 开发氢能是降碳的关键。实验计算机模拟在催化剂表面水煤气变换低温产氢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煤气变换产氢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过程I、Ⅱ、Ⅲ均需要吸收能量
C. 状态4中物质状态最稳定 D. 每生成1molH2转移1mole-
14. 下列叙述与图像不相对应的是
A. 图1表示反应速率时间图像,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 图2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影响示意图,则X、Y、Z均为气态
C. 图3表示与足量盐酸的反应速率时间图像,其中段速率增大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D. 图4可知,反应,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的是c点
15. 某兴趣小组探究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向容积为的容器中分别加入2molX和5molY,发生反应:2X(g)+Y(s)2Z(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X的平衡转化率为曲线I和反应10min时X的转化率为曲线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bc段变化可能是催化剂活性降低导致
C. 4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
D. b、c、d三点均达到平衡状态
16. 已知气相直接水合法可以制取乙醇: 。在的条件下投料,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及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 在,280℃条件下,C点的
C. A点对应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约为21%
D. 如果温度过高,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 关注环境问题,深入研究含碳、氮、硫元素物质的转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一定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历程分___________步进行。
(2)已知:
和CO反应生成和NO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硫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下图是工业接触法制硫酸的简单流程图,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生产时先将黄铁矿粉碎再投入沸腾炉,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控制进入接触室的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体积分数的1.5倍,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③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选项能充分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密闭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密闭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
D.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4)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物质
电离常数(常温下)
①常温下,的HCN溶液中,约为___________。
②常温下,在相同浓度的HCOOH和HCN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以下反应不能进行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③将等pH、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别加水稀释倍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对于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Ⅰ.实验一: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原理】硫酸与硫代硫酸钠溶液混合,会产生乳白色浑浊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用品】0.1 mol/L 溶液。0.5 mol/L 溶液、蒸馏水。试管、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等。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除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并定量计算
实验编号 Na2S2O3溶液 H2SO4溶液 蒸馏水
浓度/(mol/L) 体积/mL 浓度/(mol/L) 体积/mL 体积/mL 温度/℃
Ⅰ 0.1 8 0.5 10 V 20
Ⅱ 0.1 10 0.5 10 0 a
Ⅲ 0.1 10 0.5 10 0 30
(3)①实验Ⅰ、Ⅱ探究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V=___________,a=___________。
③用pH传感器测得实验Ⅲ在40 s时为,则该反应在40 s内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Ⅱ.硫酰氯常用于有机合成。制备原理:
。实验测得速率方程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与浓度无关。m、n为反应级数,可以为整数、分数、正数、负数和0)。
为了测得反应级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序号 速率
a 0.10 0.10
b 0.20 0.10
c 0.10 0.05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计算m=___________,n=___________,k=___________。
19. 氨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已有三位科学家因其获得诺贝尔奖,其反应原理为。回答下列问题:
(1)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键能 946 436.0 390.8
计算反应 ___________kJ/mol。
(2)根据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___________温(填“高”或“低”,下同)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温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综合考虑催化剂(铁触媒)活性等因素,工业合成氨通常采用400-500℃。
(3)在催化剂作用下,按的投料比投入,发生反应生成,平衡时混合气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a___________Kb(填“<”“=”或“>”)。
②500℃、压强为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此时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Kp为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求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在体系压强为0.1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点A(440K,0.39),计算该温度时平衡分压___________(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催化加氢合成反应的___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5)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等低碳烃。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_______。
东莞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1-10每小题2分,11-16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放热 ②. 两
(2)
(3) ①.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 提高二氧化硫转化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③. BD
(4) ①. ②. HCOOH ③. B ④. 小于
【18题答案】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①. 计时器 ②.
(3) ①. Na2S2O3溶液的浓度 ②. 2 ③. 20 ④.
(4) ①. 1 ②. 1 ③. 0.6
【19题答案】
【答案】(1)
(2) ①. 低 ②. 高
(3) ①. < ②. 33.3 ③.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1:4 ②. 变大
(2) ①. a ②. b
(3)
(4)小于 (5)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