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遂宁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遂宁八中2025~2026学年度上期第一学段素质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 共 75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某校七年级同学以“山顶洞人的生活”为主题开展历史体验活动,同学们可能做的事情有( )
①能把骨头、石头钻孔;②用骨针缝制兽皮;③用磨制的小石珠、贝壳等来美化自己;④挖掘水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可达6米。这反映出北京人( )
A.能够烧制陶器 B.开始饲养家畜 C.会使用火 D.会种植水稻
4.历史证据由“历史的”与“证据”这两个概念复合而成,其核心概念是“证据”。下列证据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的是( )
A.元谋人的门齿化石 B.女娲抟土造人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D.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5.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发现于中国的是( )
A.稻、粟 B.小麦、核桃 C.玉米、蚕豆 D.马铃薯、芝麻
6.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的墓葬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精美的工艺品和日常用品,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这说明当时( )
A.爱美意识形成 B.原始农业兴起 C.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 D.出现了贫富分化
7.下列与“干栏青石微风里,骨耜农耕稻谷收”相符的历史文化遗迹是( )
A.山顶洞遗址 B.二里头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8.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传说中黄河流域形成了许多部落,其中,黄帝、炎帝和蚩尤的部落规模较大。下列关于这些部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炎黄部落在涿鹿击败蚩尤部落;②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③炎帝部落在阪泉战败归顺蚩尤;④炎黄部落之间爆发过阪泉之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相传在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被称为( )
A.推恩令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0.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可信度最高的材料是( )
A.史书《史记·五帝本纪》 B.良渚遗址出土的玉钺
C.纪录片《中华文明》第一集《曙光初照》 D.良渚古城复原图(2024年版)
11.想要获取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12.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体现了中国社会追求的自由民主的执政原则。中国最早能够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应该追溯到下列哪一段历史时期( )
A.远古北京人生活的时期 B.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
C.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时期 D.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
13.数据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
14.他以全力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
A.黄帝 B.尧 C.大禹 D.盘庚
15.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研究北京人情况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C.知名历史学者著述 D.考古现场影像资料
16.某剧组想拍摄我国半坡遗址的专题片,以下场景设计合理的有( )
①粮食作物:水稻;②房屋:半地穴式;③地点:黄河流域;④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导致商朝灭亡的著名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涿鹿之战 D.淝水之战
18.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面是某一学生在学习七年级历史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西周建立 B.夏朝建立 C.东周建立 D.商朝建立
19.如果你是西周时被封的一位诸侯,你不需要对周天子尽哪项义务( )
A.负责赡养周天子 B.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C.向天子纳贡 D.镇守疆土
20.《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日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行省制
21.《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之相符的方式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22.考古学者在今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不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出( )
A.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夏朝时期疆域辽阔
C.夏朝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家 D.夏朝的中心在河北境内
23.“1929 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丁村人遗址
2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启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 B.周武王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
C.盘庚迁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D.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25.2024年4月4日,来大陆参访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参加了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这是他首次实地祭拜中华人文始祖,在此之前他已多次在台北主持“遥祭”典礼。《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这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观念是( )
A.民族认同 B.华夷有别 C.民族差异 D.国家统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5 分)
26.夏商周的历史,是有文献记载或出土文物可考证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威武雄壮的先秦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初始建邦,天下为家】
材料一: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墨子·尚贤上》
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 《史记·五帝本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推举舜、禹成为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该制度含义是什么?(2分)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记·礼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2分)它破坏了原有的制度后,采取了什么制度?(2分)
【商汤义举,重定乾坤】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朝是商汤在推翻谁的统治后建立的?(2分)上图中有一处空白,是商朝最后定都的地方,请写出该地名和当时完成最后一次迁都任务的统治者名字。(4分)
【制度创新,加强统治】
材料四
(4)材料四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1分)西周贵族由高到低分为哪些等级?(4分)
(5)材料四反映的制度主要起了什么作用?(6分)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A A D C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C B D B B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C A
26.
(1)制度:禅让制。(2分)含义:把部落首领让给有贤能的人。(2分)
(2)开启者:启。(2分)制度:世袭制。(2分)
(3)被推翻者:夏桀。(2分)地名:殷。(2分)完成迁都者:盘庚。(2分)
(4)制度:分封制。(1分)西周贵族(由高到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分,顺序写错,不给分)
(5)积极:①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②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③加强了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4分,任答两点给4分)
消极: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强大,对周王室的权威构成了挑战,最终导致了东周时期的诸侯割据和战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