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课件(共7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课件(共72张PPT)

资源简介

(共72张PPT)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知识框架】
知识点1 动物的常见分类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体内是否有由_______组成的_____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
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属于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_____
___、鸟类和_______;体内没有脊柱的属于无脊椎动物,如腔
肠动物、_________、线形动物、_________、软体动物和节肢
动物等。
脊椎骨
脊柱
爬行

哺乳类
扁形动物
环节动物
2.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属于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
物、_____、两栖类、_______;体温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属于恒温动物,如_____、_______。
鱼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知识点2 无脊椎动物
1.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及代表动物
(1)腔肠动物
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_____里,少数生活在淡水里。
②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_______两层细胞构成,
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有口无_____。刺细胞在触
手处分布最多。
③代表动物:水螅、海蜇、海葵、珊瑚虫。
海洋
内、外
肛门
(2)扁形动物
①生活环境:可生活在淡水、海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多数营
寄生生活。
②主要特征:有口无肛门,身体背腹_____,身体呈两侧对
称。
③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
扁平
(3)线形动物
①生活环境:土壤或水域中,或_____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②主要特征:身体为细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_____。
③代表动物:秀丽隐杆线虫、蛔虫(体表有角质层,与寄生生
活相适应)。
寄生
肛门
(4)环节动物
①生活环境:水中和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②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______构成。
③代表动物:蚯蚓(靠近环带的一端为身体前端,靠肌肉和刚毛配合运动,湿润的体壁呼吸)、水蛭、沙蚕。
环状体节
(5)软体动物
①生活环境:阴暗潮湿的环境或水中。
②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外壳为_____。(少数软体动物贝壳退
化为内壳)软体动物的贝壳位于身体的表面,贝壳能随身体的
生长而生长,具有保护柔软身体的作用。
③代表动物:蜗牛、河蚌、乌贼。
贝壳
(6)节肢动物
①主要特征:身体分___,足和触角均_____,体表有_______。
②昆虫的外骨骼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外骨骼不能
随动物的生长而生长,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_____现象。
③代表动物:蝗虫(呼吸器官是气管,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
门户;运动器官是足和翅)、蟹、蜈蚣。

分节
外骨骼
蜕皮
2.蠕虫动物
(1)概念: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_____、能够蠕动的动物。
(2)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方式:体壁内有肌肉,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
慢地蠕动。
附肢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名师点拨
节肢动物的特征
(1)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但只有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且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2)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体都由体节构成,但前者体节相似,后者体节不同。
知识点3 脊椎动物
1.鱼类(如图)
(1)生活环境:终生生活在_____。卵生,在水中产卵。
(2)体色:背面颜色较深,腹面颜色较浅,是保护色。
水中
(3)减小阻力:身体呈_____,体表大多覆盖_____,体表分泌
滑液。
(4)运动:用___游泳,胸鳍和腹鳍维持身体左右平衡,尾鳍控
制前进方向,_____________的摆动提供动力。
(5)呼吸:用___呼吸。
(6)感知:鱼类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_____,有感知_________
和_____的作用。  
梭形
鳞片
尾部和躯干部

侧线
水流方向
水压

易混辨析
带“鱼”的动物不都属于鱼类
章鱼、鱿鱼、鲍鱼属于软体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鳄鱼、甲鱼属于爬行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海马、中华鲟、泥鳅、黄鳝属于鱼类。
2.两栖类和爬行类
类群 两栖类 爬行类
生活
环境 幼体:①_____;
成体:水中或陆地上 陆地上
身体 皮肤裸露且湿润 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②_______________
水中
角质的鳞片或甲
类群 两栖类 爬行类
呼吸 幼体:用③___呼吸;
成体:用④___呼吸,
⑤_____辅助呼吸 用⑥___呼吸
运动 幼体:游泳;
成体:四肢跳跃和游泳 爬行
代表
动物 青蛙、蟾蜍、大鲵 蛇、蜥蜴、乌龟


皮肤

名师点拨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不能将两栖动物简单理解成“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如海龟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属于爬行动物。
(2)两栖动物并不能真正适应陆地环境,根本原因是其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3.鸟类
(1)外部形态:身体呈_______,体表被覆_____,前肢变成
___。
(2)骨骼和肌肉:有的骨中空,有的骨_____;胸肌发达,胸骨
上有_______。
流线型
羽毛

愈合
龙骨突
(3)呼吸(图一):体内有许多与肺相通的_____,它有_______
_______的作用,从而使鸟类在吸气和呼气时,___内都在进行
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做_________,保证了飞行时_____
的充分供应。
(4)消化(图二):口中没有牙齿,靠_______啄取食物,吃进的
食物经咽、食管进入嗉囊暂时贮存和软化,然后进入肌胃(砂
囊)充分研磨和初步消化,最后在_____内被进一步消化;没有
消化的食物残渣在_____内形成粪便;粪便经直肠进入泄殖腔
后排出体外。直肠极短,不储存粪便,有利于_________。
气囊
暂时储
存空气

双重呼吸
氧气
角质喙
小肠
大肠
减轻体重
4.哺乳类
(1)哺乳类的体表_____:具有保温作用。
(2)哺乳类的牙齿分化(如图)
被毛
哺乳动物的牙齿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其中,门齿
用于_____食物,犬齿用于_____食物,臼齿用于_____食物,
家兔门齿和臼齿发达,无犬齿,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3)体内有___:膈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将体腔分为___
___和_____两部分。
(4)大脑发达。
(5)用肺呼吸。
(6)___________是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门齿、臼齿和犬齿
切断
撕裂
磨碎



腹腔
胎生、哺乳
名师点拨
动物气体交换的部位总结
蚯蚓——湿润的体壁;河蚌——鳃;蝗虫——气管;鲫鱼——鳃;蝌蚪——鳃,青蛙——肺和皮肤;龟——肺;鸟——肺;海豚——肺;草履虫——表膜。
知识点4 动物的运动
1.运动的方式和意义
(1)方式:奔跑、跳跃、爬行、飞翔、游泳、蠕动等。
(2)意义:通过运动,动物能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
利于寻找食物、_________和繁衍种族。
逃避敌害
2.运动的基础
(1)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关节
②关节的特性
a.灵活性:关节腔内的_____和光滑的_________减少了运动
时的摩擦。
b.牢固性:_______和韧带。
(3)骨骼肌:由[1]_____和[2]_____组成,
有受到刺激而_____的特性。
滑液
关节软骨
关节囊
肌腱
肌腹
收缩
3.运动的实现
(1)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到_____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___
___,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___围绕着_____活动,从而产生
运动。
神经


关节

(2)运动的协作关系
(3)运动的实现: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_____系统的支
配和_________的辅助下,由___、_______和_____三者协调配
合完成的。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块骨、一个关节和两组
骨骼肌配合。
神经
其他系统

骨骼肌
关节
名师点拨
运动的产生与实现
(1)骨在运动中相当于杠杆,关节在运动中相当于支点,骨骼肌为运动提供动力。
(2)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配合。
(3)不同运动状态下肌肉的状态
运动状态 肌肉的状态
屈肘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双手自然下垂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垂直提重物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知识点5 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的分类
(1)按照动物行为的目的可分为_____、攻击、防御、_____、
迁徙等。
(2)按照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觅食
繁殖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行为类型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①_____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
获得途径 由动物的
②_________决定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③___
_____________而获得
生来
遗传因素

活经验和学习
行为类型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适应性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举例 蜜蜂采蜜、蚂蚁做巢 蚂蚁走迷宫、
大山雀偷喝牛奶
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动物越高等,学习
能力越④___,学习行为越⑤_____

复杂
3.社会行为
(1)概念
营_____生活的动物,其行为具有一定的_______,类似这样的
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2)特征
群体内部往往具有明显的_____,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
___,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内部还存在明显的_____。
群体
社会性
组织


等级
(3)信息交流
动物利用_____、形体姿态、_____及气味来传递信息。
(4)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狒狒、蜜蜂、蚂蚁、狼、猴子、大
象、斑马、大雁等。
声音
动作
名师点拨
动物的行为
(1)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先天性行为常伴随动物一生,而学习行为有暂存性,可建立或消退。
(3)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一定都具有社会行为,如蝗虫。
知识点6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促进生物圈的_________。
2.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定
(1)帮助植物_____和_________。
(2)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_____和_____的相对稳定。
物质循环
传粉
传播种子
种类
数量
考点1 动物的主要类群(16地16考)
1.[2025·泰安]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契刻
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其中很多象形字与
生物的外形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龟甲取材于爬行动物中龟体表覆盖的角质的甲
B.鱼生活在水中,主要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动力
C.鸟利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双重呼吸
D.兔、龟、鸟体温恒定,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2023·菏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蝉体表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身体,并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鱼类的鳃丝密布着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鸟类的直肠极短,有利于飞行时减轻体重
D.家兔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3.[2025·枣庄]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对下列诗句中动物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鸟的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利于飞行
B.“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鱼的体表有侧线,可以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犬有发达的神经系统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D.“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多。”蝉蜕是蝉的外骨骼,外骨骼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考点2 动物的运动(16地6考)
1.[2025·临沂]人体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如图表示人体部分运动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图甲动作时,图中②舒张
B.图乙中骨骼肌通过④附着于一块骨上
C.图丙中⑥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D.图丙中⑧内的滑液和⑤能使关节活动灵活
2.[2025·聊城]某地市体育中考要求男
生从引体向上和掷铅球(如图)中选择一
项参加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时,呼吸作用释放更多的能量供骨骼肌利用
B.仅靠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引体向上运动
C.铅球掷出时,掷铅球的手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引体向上中身体向上挺起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3.[2024·泰安]图甲表示投篮动作,图乙是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图乙中⑤模拟关节,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适于完成各种动作
C.图乙中④舒张,③收缩牵引①②绕着⑤运动,可模拟完成屈肘动作
D.图甲中投篮动作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其它多个系统的配合
考点3 动物的行为(16地3考)
1.[2025·威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与“鹦鹉学舌”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蜘蛛织网
B.海豚顶球
C.孔雀开屏
D.大雁南飞
2.[2022·烟台]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2021年我国有12个省份遭到了红火蚁的入侵。红火蚁群体内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火蚁属于昆虫
B.红火蚁依靠声音和动作来通讯
C.红火蚁具有社会行为
D.缺乏天敌是红火蚁在我国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3.[2022·菏泽]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马的奔跑只需运动系统参与就能完成
B.小明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C.鸟类的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
D.蚯蚓走迷宫,黑猩猩用树枝取食白蚁属于学习行为
考点4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6地3考)
1.[2025·威海]野兔能将钩挂在皮毛上的苍耳果实带到不同的地方,这体现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2025·临沂]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你认同的是( )
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平衡
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因此动物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植物的繁殖
1.[2025·安徽]某研究小组在野外考察时,观察记录了很多动物,并拍摄了照片。下列照片中的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
2.[2025·云南]下列动物与谚语“草尽狐兔悲”中提到的动物,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3.[2025·苏州]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下列具有外骨骼的动物是( )
4.[2025·齐齐哈尔]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能体现“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命观点的是( )
A.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B.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有利于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有利于保持恒定的体温
D.蚯蚓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躯体运动灵活
5.[2024·河北]如图为某人左脚的踝关节射线透视图像,
①②表示踝关节内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窝
B.①②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C.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灵活
D.踝关节在运动中起枢纽(支点)作用
6.[2025·宜宾]AI控制技术能将传统文化中的扭秧歌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在一起。如图是运动中的机器人及其下肢部分结构模拟人体运动的示意图(编号①~⑤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骨骼肌,⑤模拟关节
B.机器人抬腿上场,②在④的牵动下围绕⑤活动,此时③处于收缩状态
C.舞动过程中,AI驱动机器人运动相当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躯体运动
D.与机器人不同,人体运动所需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配合
7.[2025·资阳]如图展现的是我国运动员在2025年亚冬会速度滑冰比赛中的瞬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时运动员左臂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B.该运动员的肱二头肌只附着在肱骨上
C.运动员完成图中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D.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8.[2025·齐齐哈尔]军体拳进校园,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磨炼了学生的意志。下列关于此项运动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扎马步——躯体下蹲过程中,膝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
B.出拳——做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学会打军体拳这一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学习行为
D.打好一套军体拳仅依靠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
9.[2025·黑龙江]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鹦鹉学舌”和“蜘蛛结网”分别属于( )
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D.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10.[2025·天水]下列诗词描述的动物中,具有社会行为的
是( )
A.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B.蜂采群芳酿蜜房,酿成犹作百花香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2024·广安]蜜蜂擅长“舞蹈通讯”,当蜜源在一段距离之外时,蜜蜂一面迅速摆动尾部,一面跳“8”字形舞,代表蜜源在太阳左方110°的位置。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下列与“蜜蜂跳舞”行为相同的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鹦鹉学舌 D.小狗算数
12.[2025·河北]河北赤城进行生态修复,让荒山披绿,金雕在此筑巢、育雏,该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雕体温不恒定
B.捕杀金雕属于违法行为
C.金雕长骨中空,充满空气
D.生态修复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3.[2024·黑龙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下列不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4.[2025·天水]甘南桑科草原是青藏高原最具原始风貌的草
原之一,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生活有牦牛、岩羊、雪豹、
雪鸡等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夏时节的桑科草原是花的海洋,吸引着无数蝴蝶飞舞其
间,该类动物一般有两对___,身体和附肢_____。
(2)桑科草原的大夏河中生活有花斑裸鲤等鱼类,其用鳃呼
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分节

(3)雪鸡等鸟类的生殖方式是_____。
(4)牦牛是所有牛科动物中毛发最长、最厚的动物之一,这一
特征说明生物能够_____环境。
卵生
适应
1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
(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中甲分析,引体向
上时,背阔肌_____(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___
_____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完成此动作需要_____系
统的调节。
(2)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
臼,即关节头从图乙中[d]_______中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
节的连接非常牢固,此外,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面覆盖的[e]
_________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这些结构都能使我
们在运动过程中免受伤害。
收缩

关节
神经
关节窝
关节软骨
(3)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速度提高,以满
足肌肉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要。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血液
流经骨骼肌时氧含量变化的是__(填字母)。
B
(4)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为了研究骨的韧性和硬度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运动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骨的特性 组别
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组 高强度运动组
骨的质量(g)
【骨硬度指标】 1.08 1.23 1.06
骨的承重能力(N)
【骨强度指标】 109.64 110.23 94.54
骨的韧性(mm)
【骨韧性指标】 0.41 0.5 0.46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
_________组能更好地改善骨的特性。
不运动组

强度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