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题型四 主题情境类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部分 题型四 主题情境类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题型四 主题情境类
【对点训练】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郑重宣布,将连续三年开展“体重管理年”行动。该行动旨在广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全民积极参与锻炼,从而有效控制体重。中长跑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完成下面1~6小题。
1.(2025·福建学业考)跑步时人体各系统协调配合,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D.泌尿系统
2.(2025·福建学业考)跑步时血液循环系统会发挥更高效的运输功能,下图属于该系统的器官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5·福建学业考)跑步方法不当易引起关节软骨损伤。如图中表示关节软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2025·福建学业考)吸气时膈肌和肺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扩张 B.收缩、缩小
C.舒张、扩张 D.舒张、缩小
5.(2025·福建学业考)血液中的物质流经骨骼肌时会发生变化,符合下图变化趋势的是( )
A.氧气、尿素
B.氧气、葡萄糖
C.二氧化碳、尿素
D.二氧化碳、葡萄糖
6.(2025·福建学业考)跑步时排汗增加,身体加大了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下列具有重吸收作用的结构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入球小动脉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7~11题。
  茭白是苏州“水八仙”之一,是一种叫作菰的植物的肉质膨大茎。菰的茎秆原本很细,大约在汉代末期,人们发现一些菰的茎被未知生物侵染后会变膨大,可食用。
  现代研究表明,这种能侵染菰并使之产生如此变化的生物是黑粉菌。黑粉菌是一种真菌,以菌丝的形式从菰中吸收营养物质。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在黑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刺激下,菰的茎节细胞会加速分裂,储存养分,形成肥大的肉质茎,但不再开花结果。如果切开长得比较老的茭白,会看到里面有许多黑斑,它们是黑粉菌的孢子。没有被黑粉菌感染的菰则正常开花,但不能形成肉质的茭白。
  除了作为蔬菜食用,茭白植株具有修复湿地生态、治理水体污染等作用。我国很多种植茭白的地区,都开展生态立体种养模式,例如“鱼、鸭、茭白”种养模式。茭白田中的鱼、鸭能捕食害虫,鸭粪是鱼的饲料;同时,鸭粪和鱼粪还能肥田。
7.(2025·苏州学业考)下列关于黑粉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能产生孢子
③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④营养菌丝会吸收营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25·苏州学业考)茭白黑粉菌与菰的关系是( )
A.竞争 B.合作
C.寄生 D.共生
9.(2025·苏州学业考)菰在被黑粉菌侵染后,会发生的变化是( )
A.茎节细胞加速分裂,形成肥大的肉质茎
B.叶片会迅速变黄枯萎,停止生长发育
C.能正常开花,但不能形成肉质的茭
D.茎内因病变产生黑斑,并且逐渐腐烂
10.(2025·苏州学业考)“鱼、鸭、茭白”种养模式中相关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
A.茭白→鸭→鱼 B.害虫→鱼→鸭
C.鱼→害虫→茭白 D.茭白→害虫→鸭
11.(2025·苏州学业考)相较于常规单一茭白种植模式,生态立体种养模式的优势不包括( )
A.丰富了物种多样性
B.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C.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D.实现了能量的循环
   某校实验室有三份动物标本的标签脱落。生物兴趣小组在重置标签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了这三种标本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下表所示。
标本代号 主要特征
Ⅰ 身体呈流线型,有鳃,有鳍
Ⅱ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三对足,两对翅
Ⅲ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有翼,有喙
据此完成12、13题。
12.(2025·湖北学业考改编)根据标本Ⅱ的主要特征,小组同学推断该标本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
A.刺胞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3.(2025·湖北学业考)小组同学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生物进化顺序,将上述三种标本动物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Ⅱ、Ⅰ、Ⅲ D.Ⅱ、Ⅲ、Ⅰ
14.(2025·湖北学业考)犬瘟热是犬类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接种疫苗是预防犬瘟热的有效措施之一。接种犬瘟热疫苗后,可通过定期检测血液中相关指标的含量以评估免疫效果。检测的指标最可能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抗体 D.抗原
  某湿地污染严重,出现水体发臭、鱼虾大量死亡等现象。专家运用生态浮岛,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浮岛是一种利用植物根系及周围聚集的微生物来吸收和转化水体中多种污染物,从而净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完成15~16题。
15.(2025 江西学业考)植物根系周围聚集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
16.(2025 江西学业考)生态浮岛成功运用后,湿地水质得到显著改善,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杨梅为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果实含有非常丰富的花青素和钾等,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消食消暑、降血压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成熟的杨梅肉柱裸露,附着大量酵母菌。果蝇取食酵母菌,并将卵产在杨梅肉柱间。用盐水浸泡杨梅可去除果蝇幼虫。杨梅成熟采收前,采取单株整树挂罗帐、粘虫板诱杀、性信息素诱杀和及时清理落果等措施可降低杨梅的虫果率。
请据此完成下面17~21小题。
17.(2025 广东学业考)杨梅的营养价值高,但部分人不适合食用。下列人群中不宜吃杨梅的是( )
A.高血钾患者 B.疲惫乏力者
C.高血压患者 D.免疫力低下者
18.(2025 广东学业考)对比杨梅和果蝇的结构层次,前者没有(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9.(2025 广东学业考)果蝇取食酵母菌时,两者形成( )
A.竞争关系 B.寄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20.(2025 广东学业考)清洗杨梅时会“掉色”,色素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21.(2025 广东学业考)下列关于杨梅种植和管理的做法,科学的是( )
A.全部种植雄株
B.全部种植雌株
C.成熟期喷施高残留农药
D.及时采收成熟杨梅
  角膜损伤严重会导致角膜盲症,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盲症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角膜捐献数量不足。科研人员用猪角膜加工制成人工角膜,帮助角膜盲症患者恢复视力。请据此完成下面22~26小题。
22.(2025 广东学业考)下图表示眼球结构,其中角膜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2025 广东学业考)角膜在视觉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透过光 B.调节晶状体
C.形成物像 D.传递神经冲动
24.(2025 广东学业考)患者接受角膜移植后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角膜属于( )
A.抗体 B.抗原
C.免疫器官 D.免疫细胞
25.(2025 广东学业考)人工角膜的优势不包括( )
A.原材料易得 B.可批量生产
C.无感染风险 D.应用前景好
26.(2025 广东学业考)良好生活习惯能减少眼疾发生,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A.在黑暗环境中玩手机
B.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C.大力揉搓眼睛
D.长时间看电视节目题型四 主题情境类
【对点训练】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郑重宣布,将连续三年开展“体重管理年”行动。该行动旨在广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全民积极参与锻炼,从而有效控制体重。中长跑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完成下面1~6小题。
1.(2025·福建学业考)跑步时人体各系统协调配合,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B)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D.泌尿系统
2.(2025·福建学业考)跑步时血液循环系统会发挥更高效的运输功能,下图属于该系统的器官是(D)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5·福建学业考)跑步方法不当易引起关节软骨损伤。如图中表示关节软骨的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4.(2025·福建学业考)吸气时膈肌和肺所处的状态分别是(A)
A.收缩、扩张 B.收缩、缩小
C.舒张、扩张 D.舒张、缩小
5.(2025·福建学业考)血液中的物质流经骨骼肌时会发生变化,符合下图变化趋势的是(B)
A.氧气、尿素
B.氧气、葡萄糖
C.二氧化碳、尿素
D.二氧化碳、葡萄糖
6.(2025·福建学业考)跑步时排汗增加,身体加大了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下列具有重吸收作用的结构是(C)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入球小动脉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7~11题。
  茭白是苏州“水八仙”之一,是一种叫作菰的植物的肉质膨大茎。菰的茎秆原本很细,大约在汉代末期,人们发现一些菰的茎被未知生物侵染后会变膨大,可食用。
  现代研究表明,这种能侵染菰并使之产生如此变化的生物是黑粉菌。黑粉菌是一种真菌,以菌丝的形式从菰中吸收营养物质。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在黑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刺激下,菰的茎节细胞会加速分裂,储存养分,形成肥大的肉质茎,但不再开花结果。如果切开长得比较老的茭白,会看到里面有许多黑斑,它们是黑粉菌的孢子。没有被黑粉菌感染的菰则正常开花,但不能形成肉质的茭白。
  除了作为蔬菜食用,茭白植株具有修复湿地生态、治理水体污染等作用。我国很多种植茭白的地区,都开展生态立体种养模式,例如“鱼、鸭、茭白”种养模式。茭白田中的鱼、鸭能捕食害虫,鸭粪是鱼的饲料;同时,鸭粪和鱼粪还能肥田。
7.(2025·苏州学业考)下列关于黑粉菌的叙述,正确的是(B)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能产生孢子
③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④营养菌丝会吸收营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25·苏州学业考)茭白黑粉菌与菰的关系是(C)
A.竞争 B.合作
C.寄生 D.共生
9.(2025·苏州学业考)菰在被黑粉菌侵染后,会发生的变化是(A)
A.茎节细胞加速分裂,形成肥大的肉质茎
B.叶片会迅速变黄枯萎,停止生长发育
C.能正常开花,但不能形成肉质的茭
D.茎内因病变产生黑斑,并且逐渐腐烂
10.(2025·苏州学业考)“鱼、鸭、茭白”种养模式中相关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D)
A.茭白→鸭→鱼 B.害虫→鱼→鸭
C.鱼→害虫→茭白 D.茭白→害虫→鸭
11.(2025·苏州学业考)相较于常规单一茭白种植模式,生态立体种养模式的优势不包括(D)
A.丰富了物种多样性
B.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C.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D.实现了能量的循环
   某校实验室有三份动物标本的标签脱落。生物兴趣小组在重置标签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了这三种标本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下表所示。
标本代号 主要特征
Ⅰ 身体呈流线型,有鳃,有鳍
Ⅱ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三对足,两对翅
Ⅲ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有翼,有喙
据此完成12、13题。
12.(2025·湖北学业考改编)根据标本Ⅱ的主要特征,小组同学推断该标本所属的动物类群是(D)
A.刺胞动物 B.环节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3.(2025·湖北学业考)小组同学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生物进化顺序,将上述三种标本动物进行排序,正确的是(C)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Ⅱ、Ⅰ、Ⅲ D.Ⅱ、Ⅲ、Ⅰ
14.(2025·湖北学业考)犬瘟热是犬类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接种疫苗是预防犬瘟热的有效措施之一。接种犬瘟热疫苗后,可通过定期检测血液中相关指标的含量以评估免疫效果。检测的指标最可能是(C)
A.红细胞 B.血小板
C.抗体 D.抗原
  某湿地污染严重,出现水体发臭、鱼虾大量死亡等现象。专家运用生态浮岛,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浮岛是一种利用植物根系及周围聚集的微生物来吸收和转化水体中多种污染物,从而净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完成15~16题。
15.(2025 江西学业考)植物根系周围聚集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B)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
16.(2025 江西学业考)生态浮岛成功运用后,湿地水质得到显著改善,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杨梅为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果实含有非常丰富的花青素和钾等,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消食消暑、降血压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成熟的杨梅肉柱裸露,附着大量酵母菌。果蝇取食酵母菌,并将卵产在杨梅肉柱间。用盐水浸泡杨梅可去除果蝇幼虫。杨梅成熟采收前,采取单株整树挂罗帐、粘虫板诱杀、性信息素诱杀和及时清理落果等措施可降低杨梅的虫果率。
请据此完成下面17~21小题。
17.(2025 广东学业考)杨梅的营养价值高,但部分人不适合食用。下列人群中不宜吃杨梅的是(A)
A.高血钾患者 B.疲惫乏力者
C.高血压患者 D.免疫力低下者
18.(2025 广东学业考)对比杨梅和果蝇的结构层次,前者没有(D)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9.(2025 广东学业考)果蝇取食酵母菌时,两者形成(C)
A.竞争关系 B.寄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20.(2025 广东学业考)清洗杨梅时会“掉色”,色素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的(C)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21.(2025 广东学业考)下列关于杨梅种植和管理的做法,科学的是(D)
A.全部种植雄株
B.全部种植雌株
C.成熟期喷施高残留农药
D.及时采收成熟杨梅
  角膜损伤严重会导致角膜盲症,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盲症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角膜捐献数量不足。科研人员用猪角膜加工制成人工角膜,帮助角膜盲症患者恢复视力。请据此完成下面22~26小题。
22.(2025 广东学业考)下图表示眼球结构,其中角膜是(A)
A.① B.② C.③ D.④
23.(2025 广东学业考)角膜在视觉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A)
A.透过光 B.调节晶状体
C.形成物像 D.传递神经冲动
24.(2025 广东学业考)患者接受角膜移植后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角膜属于(B)
A.抗体 B.抗原
C.免疫器官 D.免疫细胞
25.(2025 广东学业考)人工角膜的优势不包括(C)
A.原材料易得 B.可批量生产
C.无感染风险 D.应用前景好
26.(2025 广东学业考)良好生活习惯能减少眼疾发生,下列做法科学的是(B)
A.在黑暗环境中玩手机
B.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C.大力揉搓眼睛
D.长时间看电视节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