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由《科学》杂志评出的近五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内容,主要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研究人类DNA编程 B.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C.量子科学前沿研究 D.研制分解水的催化剂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汁 B.钢铁锈蚀 C.玻璃破碎 D.酒精挥发
3.如图是空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甲表示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4.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
5.在一次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6.实验时发生意外需及时处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过滤液体滤纸被戳破——把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B.液体加热时剧烈沸腾——立即停止加热
C.触碰热试管手被烫伤——冷水冲洗后涂抹烫伤膏
D.洒落桌面的酒精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7.第19届亚运会首创5G超密组网方案,5G芯片主要由单晶硅片构成。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
B.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D.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8.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9.2023 年4月5日我国最大内陆湖泊青海湖开湖,预计4月中旬湖冰将完全融化。下列举措有利于青海湖生态保护的是
A.禁止向湖中乱扔垃圾
B.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湖内
C.大量捕捞湖内的鱼类
D.在青海湖周边大力发展旅游业
1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收集的氧气更纯净
B.鉴别空气、氧气: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点燃红磷并慢慢伸入集气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D.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试剂: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应该添加固体
二、填空与简答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磷原子 ;
(2)4个三氧化硫分子 ;
(3)碳酸钙的化学式 。
12.如图所示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图A-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
(2)A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D中当x等于 时,表示该粒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1)“五·一”期间,全国各地在夜晚点亮霓虹灯,歌颂劳动者。与霓虹灯的制作相关的空气成分是 。
(2)中国是全球氮肥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氮肥产量和销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空气成分中,常用于制氮肥的是 。
(3)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同学们了解到,发射火箭时会携带大量液氧,将氧气压缩为液氧的微观实质是 。
14.为了“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1)对于过滤、消毒、蒸馏等净水操作,请写出一种运用了过滤作原理的生活实例 。(合理即可)
(2)净水时,通常用 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3)水是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请写出一条爱护水资源的建议 。(合理即可)
1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如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取水后加入絮凝剂的作用是 。
(2)吸附池内的活性炭起 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 (填“是”或“不是”)纯水。
(3)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
三、实验题
16.为了完成如图所示实验,进行如下操作。
取两只小烧杯,分别标注A与B,A中加入酚酞,B中加入浓氨水,如图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烧杯A与B。观察现象。
(1)过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
(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17.在实验室中,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 。
(2)仪器a的名称是 。
(3)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4)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5)停止加热时,先要把 ,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6)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通入(填“b”或“c”)。
四、科学探究题
18.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进行电解水实验。
【基础实验】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
(1)打开管a活塞,观察到 。
(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 。
(4)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
【提出问题】理论上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实际测定结果却往往大于2∶1,这是为什么?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1L水中最多能溶解约31mL氧气、18mL氢气。
【探究实验】分别选用不同的电极材料进行电解水实验,3分钟后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电极材料 铜丝 铁丝 保险丝 电阻丝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7.7∶3.3 6.5∶3.2 6.9∶2.9 7.3∶3.4
【实验分析】
(5)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填字母)。
A.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铜丝作为电极时,测得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最接近2∶1
C.选用不同的电极材料进行实验,可能影响测得的气体体积比
D.氢气与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能力不同,可能影响测得的气体体积比
五、计算题
20.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复兴,青少年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强壮身体。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对钙的需求量相对较多,如果从食物中摄取不足,需要从药物或保健品中摄取,如图为某制药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原料]碳酸钙(CaCO3)、维生素D [功效成分]补钙 每片中含:钙(以Ca计)500mg,维生素D100IU [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1片 [规格]2.5g/片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
(2)按照标签内容服用,每日摄取碳酸钙的质量 g。
(3)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参考答案
1.D
2.B
3.A
4.A
5.A
6.A
7.A
8.C
9.A
10.B
11. 3P 4SO3 CaCO3
12.(1)BC
(2)得到
(3)17
13.(1)稀有气体
(2)氮气或N2
(3)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4.(1)茶壶中的滤网
(2)活性炭
(3)用洗菜水浇花
15. 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 吸附 不是 用淘米水浇花
16.(1)A中液体变成红色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7.(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K2MnO4+MnO2+O2
(2)长颈漏斗
(3)A
(4)不易溶于水
(5)导管移出水面
(6)b
18. 时间较长、温度较高 将MnO2与KC1O3的混合物加热 对比(或对照等) 比较MnO2在KC1O3分解前后的质量 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固体是否能加快KC1O3的分解
19.(1)木条燃烧更剧烈
(2)氢元素、氧元素
(3) 分解反应 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
(4)H2OH2+O2
(5)ACD
20.(1)40%
(2)1.25
(3)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